APP下载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2010-04-13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神经病糖尿病足溃疡

卫 红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病变及末梢血管病变相关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最常见的表现是慢性足溃疡,严重者可发生坏疽,需要截肢甚至导致病死。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国外报道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在病程中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20倍,美国每年截肢的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足患者[1]。我国糖尿病足发病情况目前虽然还没有准确的资料,但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1 发病机制

糖尿病足是以糖代谢紊乱为前提的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生过程主要经过下列环节:糖尿病—代谢异常—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坏死溃烂。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及其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一方面可致神经轴突、神经鞘膜及雪旺细胞变性致使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感觉缺失、皮肤干裂、组织抵抗力降低易于感染坏疽;另一方面可使血小板聚集力增强、血液粘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肢端缺血坏死溃烂。缺血及神经损伤又使局部组织愈合能力、抗感染能力降低因而伤口不易愈合。

2 危险因素

2.1 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是90%的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原因,一半以上超过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神经病变。感觉神经异常使下肢麻木、感觉缺失,失去自我保护功能导致易发生损伤,同时对足损伤不易感知而延误治疗。运动神经病变使足部小肌肉萎缩,趾骨畸形,造成鹰爪趾、高压足,局部压力增高易导致溃疡形成。自主神经病变使足的汗腺去神经化导致皮肤干裂萎缩及胼胝形成;交感神经病变使小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微血管硬化、动静脉短路形成,造成局部缺血和营养缺乏而加重足病的危险性[2]。绝大多数在患糖尿病的5~20年,多数报道平均糖尿病病程在9~10年[3]。随着病程的延长,各种慢性并发症如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将大幅度增加。

2.2 血管病变 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具有病变更为常见、发病年龄更小、没有性别差异、进展速度快、多个节段发生病变、病变发生在更远端的特点。患者的膝以下小血管广泛累及,病变程度严重,易导致截肢[4]。糖尿病足多发生在40岁以上,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老年人糖尿病足发生增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老年人动脉硬化发生率增高,激素水平的改变、皮肤弹性降低、抵抗力下降等都是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组织代谢率、修复能力下降,导致愈合时间延长。

2.3 代谢紊乱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状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与单纯糖尿病、糖尿病并高血压或脂代谢紊乱相比,胰岛素抵抗最为严重,其造成的大血管病变亦最严重。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均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密切相关[5]。

2.4 感染 高血糖是一种良好培养基,为细菌入侵、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高血糖使机体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下降而极易感染。感染能使任一类型糖尿病足加重,这也是患者去医院就诊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由于神经不敏感,糖尿病足感染的患者通常感觉不到疼痛。包括感染严重的患者在内,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的体温、白细胞数、C反应蛋白都没有升高。因此,糖尿病足感染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

2.5 足部畸形 胼胝、高压足、爪形趾、Charcot足等。长期足部压力异常,可以导致皮肤的营养性毛细血管受压,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破溃。据报道大多数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都与神经病变、局部畸形以及由于鞋袜穿着不合适所致的创伤有关[6]。同时,足部轻度外伤(机械性)、鞋内压力大、冲击、溃疡、冻伤、热烫伤、热灼伤、化学物质伤、职业伤等而易致糖尿病足。

2.6 吸烟 吸烟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主要危险因素之一[5]。研究显示吸烟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要远远强于与心血管的关系。吸烟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液粘稠度增加,还可减低胰岛素敏感性,升高血糖,引起血脂紊乱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影响创口愈合。

2.7 肾病及视网膜病变 已有研究证实,在存在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发生下肢溃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这表明这些患者存在有广泛的微循环障碍[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的微血管病变有着共同的发病机理。

2.8 其它 包括糖尿病知识缺乏、心理因素及文化、经济状况差等。研究显示:80%患者缺乏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知识,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足部护理知识和健康足部护理行为。许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认知能力低下,对疾病的误解或其他生活中的矛盾和经济困难,使患者感到无助失望,表现出自暴自弃,听天由命不就医,拒绝治疗。国内研究表明:情绪越循环消极,血糖越不容易控制,而且慢性并发症多,生活质量越不高。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其以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年龄病程及代谢控制状况为高度相关因素,而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亦属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教育,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对高危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有效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1]Akbari CM,Maesata R,Smith BM,et a1.Overview of the diabetic foot[J].Semi Vasc Surg,2003,16(1):3-11.

[2]Brem H,Sheehan P,Boulton AJM.Protocol for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04,187:1-10.

[3]张幸华.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182-183.

[4]杨 坚,许樟荣,王志强,等.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性外周动脉病变血管造影对比研究.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24-327.

[5]邱 伟,梁维娟,宋瑞芳.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中原医刊,2006,33(10):12-13.

[6]范丽风,张小群,郝建玲,等.530例糖尿病患者对选择、穿着合适鞋袜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10-12.

[7]刘兴佳,袁 玉.2型糖尿病患者中肾病眼病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 中外医疗,2008,18:45-46.

猜你喜欢

神经病糖尿病足溃疡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越测越开心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