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事故创伤的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

2010-04-13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伤员病情应急

目前,车祸创伤人数日趋增加,成批量伤员的现场分类、救治、安全转运已成为衡量抢救成功率的标准之一。本组168例为2006年3月~2008年11月车祸致伤的严重创伤患者,在病人的急救护理中,笔者所在急救中心严格执行 “创伤急救护理原则”,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和管理方法,使很多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其中,男132例,女3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6.5岁;急救反应时间为8~15 min,平均急救时间为12.5min;颅脑损伤39例、胸外伤48例、腹部闭合伤19例,其中脾、肝破裂57例、失血性休克15例、肠破裂34例、肾破裂12例、开放性腹外伤42例、胸腹联合伤43例、四肢骨折107例、脊椎骨折合并脊髓横断25例、复合伤86例。

1.2 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

1.2.1 应急启动 接通120后,应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及联系方式,大概的伤情,受伤人数等。一些大型或特大型交通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启动119、110专线,请求给予急救支援。

1.2.2 检伤结果 对伤情做出正确的估计及恰当的分类,以便处理和转运伤员。通常分为以下4类:危重伤员,在胸部或身体醒目处标以红色标记;重伤员,生命体征尚属稳定,此类伤员须严密观察并配发黄色标记;轻伤员意识清楚,仅有软组织挫伤,在现场无需特殊处理,但须严密观察,以防潜在性创伤,此类伤员标以绿色标记;死亡的配发黑色标记。

2 急救护理措施

①现场首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②氧气吸入,若呼吸不畅或停顿者,可先用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③心跳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术。④控制明显的外出血,防治休克,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⑤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溢出者,应注意保护外溢的脑组织,切不可对伤口行加压包扎。⑥要特别注意开放性胸外伤的处理,采取简易排气法,防止发生张力性气胸,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和神志的改变。⑦及时转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抢救及治疗,特别是对于疑有内脏损伤的患者,途中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必要时进行心电图监护。及时报告院中做好接诊、会诊和抢救的准备。⑧协助医师做好现场检查和处置情况的记录,特别是到达现场的时间和处置,抵院后要做好各种交接手续。将本组实施外固定51例;电除颤2例;气管插管15例;止血21例。对心跳呼吸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7例。静脉输液167例;通气吸氧159例;包扎87例。

3 院内急救联系

将危重伤员安全迅速地转运到恰当的医院急诊科进行诊断治疗,根据其病情转入相应的科室,整个急救过程需要由不同部门协同完成。做到院前和院内互相协调,达到急救功能上的一体化[1],同时要向患者家属或单位同事做好病情交待和适当的解释工作,以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

4 讨论

4.1 对于成批量伤员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启动应急预案和实施红、黄、绿、黑4种颜色标识的伤员分类,方便了各联动单位配合与施救,提高了急救的社会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使严重创伤患者在 “黄金1小时”[2]内得到了完全的救治。此时的医生和护士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特别是在院前急救和护理过程更是如此。

通过多年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笔者体会到:作为一名从事急诊急救专业的护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急救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临危不乱,冷静对待和处置每一位患者,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有整体观念,急诊急救的护理模式更具整体性,院前、院内和重症监护室密切相连,不能脱节,保证患者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室或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这三个环节的连续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对于任何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创伤患者更是如此,要争分夺秒地赢得创伤患者急救的“黄金1小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嘱下达之前主动做好各项抢救工作,如建立高质量的静脉通道,快速进行床旁监护,吸氧并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变化等。要有针对性,急诊急救护士对待每个创伤患者都要尽力做到较为准确地把握创伤患者复杂的病情演变过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要关心、理解、同情患者,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4.2 现代急救模式不单是院内接诊和抢救,更强调现场救护,因为现场救护不仅方便患者,而且直接影响救护的水平和质量。平时加强应急协作机制的演练,以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模拟成批量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急救,提高实战能力。

同时,急救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及其护理的基本知识,以满足各类急救患者的需要。掌握院外现场急救的5项基本技能: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急救工作中的高效、协调以及护理人员的娴熟技能与分工配合直接关系到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质量。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创伤急救护士,要掌握各种急救护理的技术操作(如深静脉穿刺、大动脉穿刺、气管插管等)。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操作方法(如多参数监护仪、多导心电图、除颤仪、呼吸机、冰帽的使用等);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教育,更新急救观念,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以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

猜你喜欢

伤员病情应急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