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乳腺癌的痰瘀病机

2010-04-13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癌毒七情瘀血

周 萍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1331)

乳腺癌属中医“乳岩”、“乳石痈”等范畴,历代医家对乳腺癌病因病机多有论述,“六淫”和“七情”是乳腺癌的两大主要病因,而“痰毒瘀结”乳腺癌的主要病机,探讨如下。

1 六淫七情是乳腺癌发病的主要病因

《灵枢◦九针论》谓:“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也。”提出了六淫外邪停留经络,久蓄不去而致瘤病的发生。《诸病源候论◦石痈》中提到“有于下乳者,其经虚,风寒之气客之,则血涩结,……,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说明“风寒之气”乘虚伏内,结聚于乳络,阻塞经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积久成形,而成乳岩。由此可见,六淫伏毒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外因。同时,“七情郁毒”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内因,突然、强烈和长期承受精神刺激,超过机体调节范围,则会引起气血失和、脏腑失调而发为乳腺癌。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谓:“若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强调了乳腺癌的发生与“七情郁毒”密切相关。

2 痰毒瘀结是乳腺癌发展的主要病机

乳腺癌是六淫和七情等影响机体脏腑功能,日久脏腑蓄毒不化而致“癌毒内生”所致。乳腺癌的癌毒内生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内、外因长期反复的刺激,可使经脉阻滞、气血不和、脏腑失调、浊邪积聚,而最终癌变。癌毒既生,往往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使脉络瘀阻、水湿凝聚,致痰、瘀内生,癌毒与痰、瘀互结又促进了病情的发展。《诸病源候论◦石痈》中提到“有于下乳者,其经虚,风寒之气客之,则血涩结”,是谓“六淫伏毒”乘虚入内,结聚于乳络,阻塞经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积久成形,乳岩遂成。《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岩论》中“夫乳岩之起也,由于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结聚成核”,是谓“七情郁毒”长期不解,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留于中焦,滞于隔间,生湿聚痰,结于乳络,致乳络阻塞不通而变生乳岩。另外,“七情郁毒”长期内伏,气滞日久,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日久形成乳房肿块,发为乳岩。正如《外科正宗》所说:“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

癌毒是痰、瘀形成的重要因素。癌毒留结则脏腑功能障碍,津液不得正常输布代谢,滞留体内,凝聚而为痰,形成痰毒交结。癌毒内生,阻滞气机,气不行血,血脉凝滞为瘀,或癌毒郁久化热,也可煎炼血液成瘀。其次,痰是津液不化而成,瘀血乃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所致。痰滞体内,血行受阻,而成瘀血;瘀血阻滞气机,致津液聚积而化生痰浊。唐容川在《血证论》所谓 “血积既久,其水乃成”、“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阐明了痰浊与瘀血的关系。痰瘀互结,郁久腐化,凝聚成毒,痰瘀毒相互交结而发生乳腺癌。

3 小 结

“毒邪”是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关键因素,其中,“六淫伏毒”和“七情郁毒”是乳腺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痰毒瘀结”为乳腺癌发展的主要病机,痰毒瘀结病机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癌毒七情瘀血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北海之殇
韩儒金昌协的四端七情论与“性情经纬说”
瘀血发热治验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