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德野生羊肚菌生态环境调查

2010-04-09

河北林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菌子凹坑羊肚

李 旺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承德野生羊肚菌生态环境调查

李 旺

(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通过对野生羊肚菌发生环境比较系统的实地调查观测,阐述了承德野生羊肚菌的资源分布、形态种类、发生特点、相关植被等状况,为区域野生真菌资源的研发提供了资料与数据。

承德;羊肚菌;生态环境

羊肚菌(Morchella escuelenta)属子囊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是国际上公认的珍稀食药兼用型真菌,它不仅以其特殊的美味而深受欧美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营养保健的菇类珍品,富含蛋白质(每100g干品中含28.31g)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对精肾亏损、脾虚滑泻、气虚多痰、消化不良、抗疲劳、免疫调节等病症均有良好的食疗功效。羊肚菌野生资源分布较广,我国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河北、内蒙、吉林、黑龙江等2O多个省份均有分布,但采收量稀少。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昂贵,国内各地滥采乱挖,致使这一珍贵的野生资源濒临灭绝。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对承德地区的野生羊肚菌种类及生境等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地点概况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腹地,北纬40°11′~42°40′,东经 115°54′~119°15′,海拔 200~1200m,平均海拔350m。承德市属亚温带向亚寒带过渡地带,半湿润半干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8.9℃,年均无霜期160d。夏季多温凉,冬季少严寒,雨量适中。本次重点调查的野生羊肚菌发生地是承德市双桥区避暑山庄、平泉县的柳溪、黄土梁子、平房、蒙和乌苏、北五十家子等乡镇。

2 野生羊肚菌发生特点与环境

2.1 生长地点

该地区野生羊肚菌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生地点以河沟边、公路旁、缓坡地、山间峡谷、树林及林地边缘河坝两旁居多,在针阔叶混交林内曾发现野生羊肚菌的零星分布,发生地点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呈现不规律性,但常常处于容易保湿和土壤潮湿的生态环境中。野生羊肚菌发生地常见的“相伴”树种有裂叶榆、山杨、河杨、五角槭、刺槐、山梨、椿树等。羊肚菌多发生在砍伐过的树坑、裸露的活体树根周围、缓坡地及河道护坝的两侧发生率居高,野生羊肚菌发生与树龄有关,幼树林没有发现羊肚菌,发现长有羊肚菌的地方树龄都在10a以上,树龄越大发生范围越大。

2.2 土壤情况

羊肚菌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在调查中发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土中生长羊肚菌,土层瘠薄的岩石上也生长羊肚菌,甚至在裸露的树根上,没有任何土壤的墙壁上也长有羊肚菌。

野生羊肚菌产生地的土壤,通过多点取样测定,pH值在5.4~6.0之间,说明野生羊肚菌喜欢在微酸的土壤中生长。

2.3 光照情况

羊肚菌生长地的光照,通过实地进行照度测量,凡光照在20~100lx范围内都有羊肚菌子实体生长低于20lx或高于100lx的地方均未发现有羊肚菌生长。

2.4 温度情况

温度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经过3a的观察发现温度对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当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2℃,白天最高气温稳定在18℃时开始发现幼小羊肚菌子实体;最低气温在8℃,最高气温25℃时羊肚菌子实体生长最快;最高气温达到30℃羊肚菌子实体生长停止,出现自溶现象。

2.5 湿度情况

承德地区春季十年九旱,对羊肚菌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调查中发现,当年羊肚菌发生的多少与上一年秋冬季雨雪的多少有直接关系。秋冬季雨雪多,第2年春季羊肚菌生长数量就多;秋冬季雨雪少,第2年春季羊肚菌生长数量就少。从3a的调查数据可以得到验证,2006年秋季少雨,冬季无雪,2007年春季虽然下了一场小雨,但羊肚菌发生的数量极少;2007年秋季雨量充沛,冬季下两场中雪,2008年春季在同一地段,同一时间羊肚菌发生的数量与2007年相比多出近10倍。2008年秋冬季雨雪少于2007年,2009年春季的羊肚菌产量明显低于2008年。经实地测定凡生长羊肚菌的地段空气相对湿度均在32%~50%,土壤含水量在18.69%~34.70%。这说明土壤含水量,空气湿度对菌丝的生长,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以及子实体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3 羊肚菌种类与形态

承德地区采集的野生羊肚菌,经鉴定都是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常见的种类有 2种,其中以粗柄羊肚菌(M.crassipes(Vent.)Pers.)数最多。子实体单生成群生。菌盖均圆锥状,长7~9cm,粗5~6cm,表面的小凹坑近圆形,大而浅,淡黄色,棱脊薄,不规则地相交织。小凹坑内为子实层。菌柄近白色至淡黄色,长10cm或更长,基部膨大处可粗达5cm,表面有纵行显著扭曲的粗凸隆起,中空。

其次是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Fr.)。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长而近圆锥形,顶端尖或稍长,长4cm,粗2.5cm,表面有许多小凹坑多呈长方形,且多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淡褐色,棱脊色较浅,小凹坑内表为子实层。菌柄长5cm,粗1.4cm,白色,上部平滑,下部有时带有不规则的沟槽,中空。

4 结论

调查发现,羊肚菌对生长的地域要求不严格,除冷热差异大的地区外一般都能正常生长。羊肚菌生长发育,特别是子实体原基形成后对温度和湿度的反应较为敏感。初春气温适宜、雨量充沛,野生羊肚菌的数量就多。羊肚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目前供食用的仅靠采集的野生菌,数量极少,价格昂贵,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开展羊肚菌的研究与开发是食用菌界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祈盼这一支引人注目的新花早日绽放。

[1]刘波.山西大型食用真菌[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10-12.

[2]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66-167.

[3]何培信.名特新食用菌3O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5.

[4]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95-600.

[5]孙晓明,张卫明,吴素玲,等.羊肚菌抗疲劳作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0(1):17-18.

[6]王波,羊肚菌人工栽培新技术[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S646.7

A

1002-3356(2010)02-0026-01

2009-02-25

猜你喜欢

菌子凹坑羊肚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静静的菌子世界
腐蚀凹坑干涉效应与疲劳寿命计算
含有不同间距凹坑缺陷的发酵罐应力分析与计算
小菌子撑开大产业
迪氏迷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羊肚菌补肾壮阳
二年残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研究
含凹坑缺陷结构疲劳寿命的快速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