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2010-04-08戴春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成员理论

戴春平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戴春平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文章在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背景、发展进程、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积极意义:一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三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四是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性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五是对促进我国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意义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席卷世界,国际产业技术梯度转移趋势不断加速,尤其进入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全球化进程,世界资源要素和产品服务跨国界的流动规模与动力均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仅对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冲击,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马太效应”,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大潮中不仅没有得到发展,而且还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恶化,为恐怖主义、邪教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呈现了总体和平稳定,但局部冲突有所加剧的发展趋势,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挑战日渐加剧。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几次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提升明显,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长期落后、底子薄、人口多,区域发展极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实力的提升固然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着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进步,但是社会结构的优化没有伴随物质财富增加实现同步推进,从而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进入这一发展阶段时,将面临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同时社会发展也进入一个高风险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与不稳定、不和谐是共生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再加上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和不合法问题,很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失衡。目前,我国社会形势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小部分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小部分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个别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等。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要统筹兼顾地协调解决上述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及问题,必须要提出和形成一个社会领域的全新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正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趋势而提出和形成的全新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发展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伴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因此来源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也必将伴随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发展而不断发展,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发展理论体系。

我国是在2002年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的,是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此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和谐的外延。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主报告《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我党五大执政能力之一。随后在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次表明“和谐社会”已成为执政党社会建设的新理念。2005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成为我党的历史上一次开创性的战略研。同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胡锦涛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十六届六次中央全会更是讨论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契合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极大共鸣和高度关注,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观点,现对近年来和谐社会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做一简要述评。

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首先,从理论角度来看,它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一样,其产生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背景下的产物。认识这一背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和出发点。学者们普遍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面考虑到国内外形势因素。从国内环境来看,构建社会中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把握当前国内形势,为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和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环境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洞察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国际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统筹规划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契合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科学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建设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党执政能力的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不同的见解,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对此,新华网根据中宣部时事报告(2006)归纳出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五大观点,即“关键阶段论”、“社会转型论”、“问题依据论”、“内外依据论”和“阶段性特征论”。笔者认为这五大观点基本归纳了当前学术界的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作为一个动态发展和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保持着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优良特性,今后仍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对具体实践发挥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取得越来越显著的效果。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顾名思义它一方面是一个“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因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大层面,其一是“和谐社会”的共性内涵,其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性内涵。

(1)“和谐社会”的共性内涵。和谐者,从字面解读则是每一个人(口)都能通过(皆)经济活动保障能吃饱饭(禾)、能通过民主政治表达自己的观点(言)协调彼此关系。可见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的社会,属于一个能满足社会成员马斯洛提出的五层次需要的较高层次需要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社会成员在自身生理需要的满足基础上的实现自我和谐,社会成员之间在彼此之间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需要的满足来实现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人际和谐,整个社会与外部自然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新陈代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是大、中、小不同层面的和谐社会、还是广义与狭义的和谐社会,作为社会成员的集合,和谐社会之所以和谐,就是成员自身、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外部系统之间建立了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进而实现了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整个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在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的阶级社会阶段,社会成员内部存在阶级、阶层的划分,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物质财富和民主自由的不平等,社会的主要属性是有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成员属性决定的,因此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和谐社会不过是统治阶级缓和阶级矛盾的借口。社会成员本身不能实现和谐,基于各种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实现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稳定和均衡也是短暂和不可持续的。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性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它立足具有主观灵动性的人类成员而构建的关系网络,是将人与自然的生产力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统一起来的实践观,具有立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属性,代表着最广泛社会成员生存发展需要的根本利益,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条件下最能体现社会成员自身和谐、社会成员之间和谐以及全社会与自然系统和谐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社会;是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也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结合当前实践要求,我国致力于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于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成员自身的和谐、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以及全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和谐三大主要层面,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具有三大主要特征:其一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其二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安定有序;其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社会成员是和谐社会的组成单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需要都得到充分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活动都得到支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能力潜力都得到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成果都得到肯定,并且这种对个体成员生存发展权利的尊重和肯定不会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权利,整个社会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展格局。

(2)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安定有序。不同的社会成员、成员组织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安定有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社会成员的生存发展活动是建立在遵守民主协商程序达成的法律规范基础上的,是具有充分民主自由、法治规范的社会;社会成员生存发展能力和机遇的差异性也被充分考虑,社会建立了纠正贫富收入差距过大,杜绝了性别、民族、宗教等社会歧视,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全方位交往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城市守信的社会;社会内部建立了不同成员及成员组织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和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消除了通过暴力手段解决意见和利益的差异,社会结构保持动态的均衡稳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同时社会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与自然生态系统持续的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新陈代谢。因此,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这个社会中,人类在充分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自然生态系统可承受和自我更新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生存发展需要,通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经济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断减少向自然界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杂的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意义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从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深刻思考,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党对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的和谐,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对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扬弃;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中“论十大关系”以及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建设一个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纪律又有自由、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观点的精神;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安定团结的重要性、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等理论观点,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和创新了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文明”一起抓等思想。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新的社会实践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党新时期对社会主义认识达到的新高度,也是我们党对执政的更高价值追求,更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之义。

(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

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既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面临种种制约小康社会建设的社会问题,必须用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发展过程中化解各种困难。

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不断提高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能力,不断提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不断提高有效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曾创造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发挥过极其巨大的贡献。尽管近代以来,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中华民族的发展相对落后了,并且经历了一段惨痛的历史。但是正因为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开创了中华民族重新复兴的新格局。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人民解放和幸福的长期奋斗中,坚持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运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规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经济政治基础。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又把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和向往的和谐社会概念引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并赋予其崭新的含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几千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第一次成为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动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努力实现社会成员自身、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协调。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必将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四)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了方法论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带有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光辉论断,抓住了发展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的无数事实证明,我国的很多问题都是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不断地解决的,只有国内各阶层及其内部达到稳定和谐的局面,我国经济社会才能取得发展,也只有经济社会不断得到发展,我国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与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和继承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方法论指导。

我国已经能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模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结构也从传统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进入高风险的挑战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面转型,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生产关系的变革,更表现在社会成员之间在共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关系的变革。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物质文明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更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因此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保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本身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统筹兼顾了社会成员自身和谐、社会成员之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既强调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也兼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力发展问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同时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新机制、消除社会各阶层不和谐因素,构建互利共赢机制等为突破口,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指导方法,对我国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导,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五)对促进我国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我国要在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一方面要遵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发展前瞻性,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政治文化建设、避免先污染再治理等不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面临着诸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变革加深,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等问题,必须全面兼顾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者关系,加快科学发展步伐。

目前在社会领域,我国还存在诸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不和谐的因素,制约着科学发展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正是针对上述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社会发展的全新指导理论,对促进我国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校:张京华)

D0-0

A

1673-2219(2010)08-0142-04

2010-04-01

戴春平(1970-),男,广东河源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成员理论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