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介苗接种局部结核感染及同侧腋淋巴结核的治疗

2010-04-08骆士军杨明利李东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淋巴结核卡介苗窦道

骆士军,杨明利,李东华

(佳木斯市肿瘤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在各层次医疗卫生单位以是常规免疫注射。但由于接种卡介苗引起的注射部位感染结核形成脓肿或窦道,同侧淋巴结核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个别病人长时间不愈,对其预防及治疗尚未见规范方法。我院自1990~2006年共收治337例因注射卡介苗后引起的上述感染病人,现将其预防及治疗方法做一介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0~ 2006年共收治因注射卡介苗后感染结核,引起注射部位化脓,窦道形成或同侧腋淋巴结核共337例,其中腋淋巴结核,化脓、窦道形成 231例,注射部位化脓或形成窦道者106例。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 2个月,以淋巴结核切除脓肿排脓搔爬,窦道搔爬为主要治疗方法,单纯口服雷米封抗结核化疗,用药时间2~ 4个月 ,因注射感染的局部脓肿或窦道者无一例复发。腋淋巴结核术后15人窦道形成不愈,后又查出肿大淋巴节,行再次手术治愈,主要原因为淋巴结核病灶遗漏,脓肿残腔大,清除不彻底 ,创口假性愈合。

1.2 手术指征

淋巴结核肿大体积超过0.8cm有脓肿或窦道形成者。

1.3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口服雷米封,有混合感染者给予抗菌药物。一般用氯胺酮麻或局麻加基础麻醉。局部注射感染化脓者或窦道形成者切开排脓搔爬不缝合,油纱条换药。腋部淋巴结核给予摘除 ,不要遗漏肿大淋巴结,一般1个,最多2~ 4个。化脓或残腔较大的放胶膜引流或油纱条,术后抗结核抗菌治疗。

2 结果

37例病人因注射卡介苗后局部感染结核。脓肿、窦道形成或腋下淋巴结核病人,经淋巴结核摘除,脓肿排脓、窦道搔爬、局部换药、口服雷米封抗结核治疗,住院治疗141例,门诊治疗196例,全部病人临床治愈无复发,病程2~ 6周。

3 讨论

卡介苗接种预防结核病现已是每个儿童所必需的,但因接种卡介苗后引起的局部结核感染、同侧腋下淋巴结核也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①注射剂量过大,超过注射剂量(0.1mL)局部产生较强反应[1]。②注射过深,局部反应大、皮内注射较浅较好。③接种部位在三角肌外下缘较佳。④接种前未摇散均匀,菌苗沉淀,浓度过高,超浓度注射。⑤感染淋巴结核者多为1岁以内小年龄组。注射卡介苗后局部感染结核,化脓,淋巴结核,发生原因与菌种、年龄、剂量、接种方法有关[2]。确诊为感染结核后应常规口服雷米封,对有手术指征者手术治疗效果较佳,注射局部感染化脓者脓肿切开搔爬要干净[3],病变组织刮除要彻底,不缝合,放油纱条换药,7~15d多可治愈,做窦道搔爬,术后油纱条换药。腋部淋巴结核手术摘除应彻底,尽量不遗漏肿大淋巴结,遗漏后多需再次手术。形成脓肿者除排净脓肿外应把病变组织刮净,仔细检查残余病变组织中是否有肿大淋巴结,如发现应给予摘除,残腔缝合者要放胶膜引流,2~ 4d拔除 ,不要怕伤口不愈合。皮肤条件差不能缝合者放油纱条换药,术后抗结核治疗2~3个月。对337例病人在卡介苗及注射后出现的局部感染结核或同侧腋下淋巴结核的问题,我们采取雷米封抗结核治疗,脓肿及窦道,排脓或搔爬,腋淋巴结核摘除的治疗措施。经2到6周全部治愈无复发,手术治疗为较佳方法。

[1] 谢惠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3

[2] 胡业美.实用儿科学 [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03

[3] 吴在德.外科学 [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6

猜你喜欢

淋巴结核卡介苗窦道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卡介苗接种后发生感染的可能原因研究现况
淋巴结核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
为何要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三黄膏、止痛膏治疗脓肿溃疡型淋巴结核的疗效观察
卡介苗感染人B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