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探讨

2010-04-08赵小兰吴晋丽叶达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封管液封管生理盐水

赵小兰 吴晋丽 叶达华

静脉留置针因其可保留,避免了反复穿刺,输液方便、快捷,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护理操作技术不够精细而导致使用静脉留置针失败,使留置时间过短,未达到预期效果,且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因此,封管技术是确保留置针导管通畅,预防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环节[1]。为此,近几年来,国内对留置针的封管技术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技术进行综述。

1 封管方法

1.1 正压封管法

王素婷等[2]通过观察,认为边推注液体边退出针头的封管方法可使套管内保持正压,但此方法在推注封管液的同时需关闭小开关,再拔出针头,就可确保小开关至针头部维持正压,而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会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但有观察发现退针时均匀速度很难掌握,容易将针头退出肝素帽时而造成负压,血液易倒流入管腔形成血栓[3]。杨景明等[4]在正压封管的基础上,通过对体外部分管腔注液加压的方法进行封管,并对所加压力进行了测定,经临床观察和对比发现减少了堵管,延长了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方法为:在输液结束后,用 125 U/m l肝素盐水 5 ml正压封管,一边推注肝素盐水,一边将针头左右旋转往外拔,当还剩 1m l肝素盐水时,将留置针的小卡夹夹住留置针根部,再推注 0.5~1 ml肝素盐水至推不动为止,这时,再将插入肝素帽中的头皮针拔出,完成封管操作。

1.2 双重正压封管

老年人血液粘滞性大,杨丽等[5]提出对老年患者使用双重正压封管法:在原正压封管的基础上,再反折留置针延长管的根部,无形中减少了套管内与静脉腔上通的长度,阻断了血液向延长管以下回流的可能。刘延锦等[6]提出采用正压同时反折留置针延长管方法封管,可延长置管时间。方法为:取10ml一次性注射器 1具,抽吸生理盐水 10m l,待输液完毕后从原输液头皮针处缓慢推注,待推注 5m l时边推边往外拔针,直至针头退回肝素帽,使套管针管腔内充满液体,并保持正压,在正压下迅速将留置套管针从护翼根部 1 cm处向上反折,并用一次性胶布固定。

1.3 输液器快速封管法

周莉等[7]在液体快输完时,将头皮针退至肝素帽边缘处,打开输液调节器,让液体进入 3~4m l,时间为 60 s,双手将留置针尾部的延长管反折,夹上关闭夹,避免挤压针头一侧的延长管,拔出输液管。

1.4 缓慢推注封管法

曲瑶等[8]比较 120例进行快速静脉注射与缓慢静脉注射封管的效果,缓慢静脉注射封管组成功率为 95%,而快速静脉注射组成功率仅为 53.3%。通过验证,也发现快速静脉注射封管液使局部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明显增高。

1.5 脉冲 SAS式封管法

陈伟芬等[9]采用对照方法进行临床实验研究显示,脉冲SAS封管法明显优于传统封管法。方法是每天输液前首先用10~20ml生理盐水(S)脉冲式冲洗套管,再接治疗用药(A),输液结束后用 10~20ml生理盐水(S)脉冲式冲洗套管,而后用 100 U/ml肝素盐水 2m l正压封管。

1.6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使用

可来福无针密闭接头由于科学的设计,在输液完毕,输液管接头与可来福接头分离时可自动产生瞬间正压,将留置针软管内液体向前推进,血液不能反流入管形成血栓,无须封管[10]。其对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无影响,且适用于对肝素过敏的患者[3]。郝玉凤等[11]对 188例患者使用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观察表明,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减少了封管的繁琐和感染机会,明显优于肝素帽。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尚未普及[3]。

1.7 静脉套管针无肝素帽时的封管方法

静脉留置针无肝素帽时,可将调速器移至靠近茂菲氏滴管处关闭,将距过滤管约 5~10 cm处输液管常规消毒,以一次性5ml空针吸取 500 U/ml肝素液 5ml穿刺该处输液管,缓慢推注肝素液 3 ml,推注完毕拔出针头,取下输液瓶穿刺针,将输液器在靠近过滤器约 1~2 cm处打一死结,将输液管靠近茂菲氏滴管端距死结约 1 cm处剪断即可。该封管方法操作简单、有效,污染机会少,就地取材,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可达到与肝素帽相同的封管效果,减少护理工作量[12]。

2 封管液的选择

2.1 稀释肝素液

浓度为 125 U/m l的肝素盐水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封管液。肝素盐水能显著降低细菌群落聚集[13]。王俊卿等[14]对 2 d~2岁儿科 68例行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分别用 25 U/ml的 2~3ml肝素液及 0.9%氯化钠注射液 10~20ml封管观察,肝素液封管患儿 2 d内无 1例堵管,而 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患儿2 d内堵管率为 13.9%,认为肝素液封管效果明显优于0.9%氯化钠注射液。其浓度与剂量可根据不同年龄和疾病而选择。饶庆华等[15]对 546例各年龄组患儿分别用肝素与生理盐水各2m l进行封管对照实验,得出肝素溶液安全有效的量化指标,新生儿为 0.5U/ml,小于 3岁为 1~5 U/ml,3~7岁为 5 U/ml,8~14岁为 5~12 U/m l。对于成人,只要出、凝血机制正常,使用肝素封管液封管是安全的。血液病患者封管肝素盐水应为 62.5U/ml,共 2~3m l[16]。邓华琼等[17]用 3种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62.5 U/ml、83 U/m l、125 U/m l)对 60例肝硬化患者用2~3ml进行封管观察,结果表明 3种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均安全可靠。而 125 U/ml肝素钠封管液保留天数最长。提示 125 U/m l肝素盐水封管是留置输液的最佳浓度。孔凡玲等[18]提出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时宜采用肝素液封管,以 100 U/ml浓度肝素液封管效果较好。袁丽[19]观察了两组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每组 56~59例,观察组用 250 U/ml肝素盐水,对照组用 125 U/ml肝素盐水,结果观察组堵管率 6.08%,对照组 19.13%。因糖尿病患儿发生代谢紊乱,血黏度高,处于易栓状态,故建议对糖尿病患者用 250 U/ml肝素盐水封管。

2.2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与体内水盐代谢及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同时对血管无刺激性,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对于肝素钠禁忌症的患者,可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其维持时间可达 16 h[20]。陈伟民[21]研究结果表明,肝素钠、生理盐水两种封管液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生理盐水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不需要用溶媒稀释,避免了稀释过程中的污染,从而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潘庆华等[22]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采用生理盐水封管,3~6 d无静脉炎、管腔凝血、堵管发生。范燕红等[23]研究在早产孕妇人群中使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生理盐水封管,两者留置时间、堵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对孕妇采用留置针输液时,生理盐水封管可以替代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庞溯摈等[24]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后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20ml左右,再用肝素盐水 2~5ml正压封管可显著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套管针留置时间。

2.3 封管液量

封管液量与封管维持时间、留置时间之间的关系报告差异较大,至今仍无定论,报道的量从 3~20ml不等,堵管率留置时间不一致[25]。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疾病和使用药物不同有关。范燕红等[23]使用 5ml和 10m l生理盐水封管,留置时间和导管堵塞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采用10ml生理盐水封管组,导管堵塞发生时间晚于 5ml封管组(P<0.05),提示对于孕妇人群 10ml生理盐水封管可能比 5 ml封管更有优势。

3 小 结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对各种封管方法及封管液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研究,采用何种封管方法及使用哪种封管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何提高封管技术,仍待进一步与护理同仁们探讨。

[1] 李 梅,刘冬兰,舒秀荣,等.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技术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14-1016.

[2] 王素婷,李亚静,牛 静.浅静脉留置针不同封管方式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03,3:60-61.

[3] 王怀芝.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2,8(10):753-754.

[4] 杨景明,王忠珍,陈仕飞.静脉留置针体外管腔正压封管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218-1219.

[5] 杨 丽,赵 媛,高春英.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双重封管固定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3-714.

[6] 刘延锦,李福琴,王艳红.静脉留置套管针封管方法的探讨[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1,13(1):36-38.

[7] 周 莉,杨晓红.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对比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836-837.

[8] 曲 瑶,白 岩.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推注速度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40.

[9] 陈伟芬,程永红,朱 华,等.肿瘤病人行颈内静脉置管化疗导管管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4-5.

[10] 王丽芬,周 艳.无针密闭输液的操作系统在肿瘤内科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1-12.

[11] 郝玉凤,张广荣,李冬云.深静脉留置封管方法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41.

[12] 王 蓉.静脉留置针无肝素帽时的封堵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4):294.

[13] 高玉芳,鲍 霞译.如何预防院内感染[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413-415.

[14] 王俊卿,袁秀红.影响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1,15(3):158-159.

[15] 饶庆华,元 风,李宝丽,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5):329-331.

[16] 舒泽蓉,张琼英,邹小琴,等.留置针肝素封管液浓度对肝硬化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3,9(1):10-11.

[17] 邓华琼,刘 芳,刘建蓉,等.肝素封管液浓度对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影响的研究[J].华西医学杂志,2001,16(3):358.

[18] 孔凡玲,魏晓兰,金 敏.血脂与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的关系及其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8-20.

[19] 袁 丽,欧 青.不同浓度肝素液封管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的影响[J].中国华西医学杂志,2005,20(1):146.

[20] 黄丽云,林妙娴,幸连春,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药物与时间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287-288.

[21] 陈伟民,赵艳红,王 真.80例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的效果观察[A].河南省科普、五官、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2005.

[22] 潘庆华,杨志红,李秀征.小儿静脉留置针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B):184.

[23] 范燕红,江绮怀,易云霞,等.静脉留置针在产科输液中的应用及封管液种类和剂量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744-746.

[24] 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与静脉炎关系的实验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1.

[25] 王 艳,潘雪莲.国内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20(9):79-81.

猜你喜欢

封管液封管生理盐水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封管在10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
自制生理盐水
普通肝素尿和激酶封管在透析患者长期导管中的对比
三种封管液对血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效果的比较研究
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研究
不同封管护理方法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发生导管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活塞夹闭位置对血液回流的影响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