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2010-04-07沈林英吴梅张惠峰沈月秀

护士进修杂志 2010年21期
关键词:淋巴结核抗结核换药

沈林英 吴梅 张惠峰 沈月秀

(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浙江 长兴313100)

淋巴结核是一种病情反复,不易根治的顽疾;尤其是溃疡型淋巴结核脓水淋漓不尽,久治不愈,不但给患者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痛苦,而且带来生活上不便。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每年以24.75%的速度递增;两病并发,相互影响,致使病情复杂,治疗效果不佳,预后比单纯糖尿病或单纯肺结核较差[1]。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共收住20例糖尿病合并颈部淋巴结核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我们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控制理想,缩短了淋巴结核愈合的病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岁;发病部位均见于颈部。患者均有:(1)结核病史;(2)颈淋巴结核临床表现;(3)颈淋巴结穿刺发现结核病变或找到结核杆菌;(4)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2]。职业:农民9例,学生2例,个体3例,退休3例,无职业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颈部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降糖药和抗结核药治疗,采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原则。

1.2.2 用0.5%碘伏消毒溃疡周围皮肤,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用刮匙细心地将结核病变组织全部刮除,直至露出正常肉芽组织,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创面待干,再将利福平粉剂均匀撒入创面,填入凡士林纱条,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1d后换药。

1.3 结果 20例患者中1个月内治愈16例,占80%,好转4例,占20%;50d后治愈4例。治愈时间最短22d,最长58d,平均40d。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两种慢性病并存,需要长时间用药;长期的治疗和症状反复,患者会出现焦虑、孤独、恐惧、消极、自卑甚至绝望的心理,加之淋巴结溃疡外露较多,脓水淋漓不尽,患者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根据此类患者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热情对待,耐心解释,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文化素养与患者谈心,注意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在心理上给予安慰,以诚恳的态度感化患者,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精神和心理压力,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需要长期坚持;而淋巴结核属慢性消耗性疾病,需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两者有矛盾之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为患者制定均衡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情况,确定患者每日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遵守饮食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及油腻食物,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时有利于淋巴结核的转归。由于抗结核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故应经常调整饮食种类,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饮食方案。

2.3 用药监测 要求患者足量、规律、全程用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口服降糖药与抗结核药分开服用,并定期测血糖。胰岛素注射部位要合理选择并更换,注射普通胰岛素时按时定量进餐,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的疗程较长,易发生不良反应;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 指导患者做合适运动 指导劳逸结合,适量运动。运动可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直接或间接地利于控制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综合征。

2.5 换药护理 换药时如果溃疡面大,暴露多,瘘道浅,易于清理坏死物,愈合快;如果溃疡面小,暴露少,瘘道深,清理坏死物有一定困难,需用特殊细长的镊子或小刮勺。换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清理溃疡瘘道内坏死组织及分泌物要彻底,直到有新鲜血渗出为止;(2)动作轻柔,勿用力过大过猛,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3)坚持感染创面无菌换药,保持瘘道引流通畅。

3 健康教育

3.1 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家属给患者多关怀,向其宣传淋巴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传播方式、易感人群、主要并发症和如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对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者选择一对一个别谈话。教育患者勿随地吐痰及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掩住口鼻等;患者的衣被、书籍可用紫外线消毒或在日光下暴晒,用过的器皿可煮沸10~15min,以杀灭结核杆菌,预防结核病传播。

3.2 帮助患者分析发生危险的相关因素,给予充分的指导、讲解,提醒老人起居要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3],以防跌倒。

3.3 患者患病后对家庭、今后生活感到无所适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患者的性格行为、异常心理进行监测和判断,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 小结

淋巴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等特点,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感染,患者除有渐进性体力丧失外,还有心理上的改变以及肺功能下降,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受到限制[4];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淋巴结核与糖尿病并存患者,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在治疗期间,除了正确的治疗措施外,系统的健康教育、用药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处理等护理措施是治疗中缺一不可的。护理上要体现个体化的原则,重点放在健康教育和用药监测上,通过上述护理对策,达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稳定糖尿病病情和提高淋巴结核治愈率的目的。

[1]李龙芸,兰青,朱元珏.糖尿病合并肺结核60例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1):27-29.

[2]田磊.颈淋巴结核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2004,4(4):65-66.

[3]魏继英,陈晓东.健康教育在门诊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5):115.

[4]吴敏秀,张金颜,廖建敏,等.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3-74.

猜你喜欢

淋巴结核抗结核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消淋巴结核的外用有情方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淋巴结核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观察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