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代码工作优势 建设诚信信息网络

2010-04-05任明

大众标准化 2010年1期
关键词:网络系统代码诚信

任明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国民经济中的大事,而电子政务化建设又是整个信息化工作的先导,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作为电子政务建设关键之一的标准化工作,组织机构代码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标准码,其发展和应用与我国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面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我们应更新观念,加强代码数据库建设,加快代码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充分发挥代码在电子政务化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代码信息的广泛深入应用。

2008年7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蒲长城副局长在视察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时强调:代码数据库信息一定要在诚信体系中发挥作用。代码并不是只为质检系统服务,而是为整个国家的诚信体系服务。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讲话指明了组织机构代码(以下简称代码)工作的发展方向,使我们代码工作者深感振奋。现在全国的诚信体系建设红红火火,各种形式的诚信网站如雨后春笋。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代码工作如何介入?如何通过我们的工作促进我国诚信体系的建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谈一点个人看法。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自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诚信体系的热潮。在国家管理层面,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是目前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2005年11月,全国整规办、国资委出台了《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各省市的政府机关纷纷响应,都建立了以“诚信”为主题的政府网站。在社会上,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更是看中了诚信市场的巨大商机,各种形式的诚信(信用)网站应运而生。通过“百度”搜索,我们就能查到许多关于诚信网站或信用网站的内容。然而,当我们需要查找有关单位的诚信资料或者记录某些单位失信行为的时候,仍然束手无策。这就说明我们现有的诚信网络系统还不完善;我们的诚信信息记录系统,以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体系还有待健全;作为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者,我们应该利用自身工作上的优势,主动介入,建设覆盖全国的诚信信息网络系统,以促进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

1 代码工作系统的优势

要组建一个高质量的、社会信任的诚信网络系统是不容易的,它要求组建单位必须具备相当的经济、技术、组织和管理协调能力,而在这些方面,代码工作系统恰恰具有极强的优势。

1.1 组织优势

代码是由一组数字组成的特定标识。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关于实行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规定对在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机关、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机构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是组织机构代码标识的法定凭证,是各组织机构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身份证明,被誉为“单位的身份证”。为保证代码管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进行,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立了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为首的国家、省、市(县)三级赋码发证系统。这支队伍覆盖面广、素质强、业务精,这个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可以成为诚信信息网络的基础力量。

1.2 技术优势

我国的代码工作从1993年开始,已有17个年头,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代码工作已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从电脑、扫描仪、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到操作系统、系统网站、超大型数据库等软件技术一应齐全。用这套技术保障系统来承担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代码工作系统还建立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申报资料电子文档库、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共享平台,有这三大系统的支持,一定能够确保各类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的准确、完整。这种优势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

1.3 管理协调优势

诚信信息可涉及组织机构参加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信贷、纳税、合同履约和产品质量。要使这许多的信息都集中到一个数据库中是不容易的,除了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外,还需要得到各行各业和组织机构本身的支持,管理和协调方面的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各个诚信网络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而在这一方面代码工作更是具有强大的优势。首先,建设诚信体系是国务院交给代码部门的一项工作,现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又一次提出了要求,政府的支持是肯定的;其次,代码工作者每天都在和企业打交道,几乎所有的组织机构都要经过代码证书新申领、变更、到期换证和年检的一道道关口,代码工作部门可以在办理这些手续的同时,主动采集相关单位的诚信信息;再次,十多年来在推广、应用代码证书的过程中,代码工作部门和银行、税务、公安等许多应用部门建立了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这些部门是组织机构诚信或失信信息的重要来源,代码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些关系与部门共享有关信息;另外,产品质量信息主要来源于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我们可以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省、市质监局领导的支持下,利用这个系统定期发布产品质量信息,使产品质量信息成为诚信信息网络的信息基础。

2 发挥代码工作优势 建设诚信网站系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代码工作系统的优势,用舍我其谁的勇气,积极参与到建设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工作中来。

纵观这几年的代码工作,我们已经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如国家法人库的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甚至有些地方性诚信网站也确立了代码在诚信信息数据库中的主码地位。我们还可以在诚信体系建设中做得更多,建设诚信信息网络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诚信信息网络系统的总体设想是:

(1)国家代码中心统一规划网站布局,统一设计网站结构,统一提供服务器,统一制订技术标准。各地(市)代码管理机构独立建站,通过使用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技术标准、接口标准,与国家代码中心网站系统链接,逐步实现各地信用信息系统相互对接,全国范围诚信信息共享,形成统分结合的全国诚信信息网络系统。

(2)诚信信息网站不参与诚信(失信)行为的认定过程,只记录由认定部门提供的诚信或失信事实。诚信事实包括各种表彰及奖励,客户的表扬和肯定,各类检查合格结论等等。失信事实包括欠税、欠费,不履行合同,拒检或不按时年检,检查不合格,经核实的消费者投诉等等。

(3)信息录入分为主动录入信息和强制录入信息两种。主动录入信息是指组织机构主动加入诚信系统,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诚信承诺,展示自己在诚信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强制录入是指经有关部门(银行、税务、法院、消费者协会等等)认定的各种失信事实,不需组织机构自身同意就可直接录入数据库向社会公开,但在信息录入后必须向该组织机构书面告知。

(4)信息系统应统一诚信度评分标准,最高为5分,最低0分。一个诚信事实得1分,一个失信事实扣2分。通过诚信得分制,鼓励各组织机构加强诚信意识,减少失信行为,培养“以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5)信息系统应组织机构和网民的互动。失信事实登载后,相关的组织机构应该在网络上留言,谈认识、谈整改措施、公布整改效果。网民也可利用网络进行举报、发表评论,扩大诚信建设的宣传效果。

总之,我国的诚信体系尚在建设之中,还有许多缺陷。我们应该主动介入,发挥代码工作优势,建设诚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诚信信息共享平台体系,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网络系统代码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基于DEMATEL-ISM的军事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高速公路网络系统配置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