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对等理论”在影视谐音双关语言翻译中的运用

2010-04-05马建丽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译制片译制双关

马建丽

(中国传媒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24)

前言

影视作为大众媒介和文化载体,有形无形中塑造社会文化和意识(Danan 1991:4)。一部经典译制片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许多经典译制片乃至影片中的插曲一直流传至今!例如美国经典译制片《魂断蓝桥》及其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印度经典译制片《流浪者》及其主题曲《拉兹之歌》,日本经典译制片《追捕》及其主题曲等。试想那些成为经典的译制片,除了原片中丰富的故事情结、人物性格及其感人的命运之外,一定还会有耐人寻味、令人感叹的经典对白,而往往这一两句话成为整部译制作品的灵魂,这有如棋盘上的“眼”(张子扬2000:134)。正是经典的译制语言成就了经典译制片,是译制片的永恒艺术魅力所在。因为任何一部需要译制的外国影片,本身已经是一部完美的视觉形象艺术作品,译制工作的中心就是在既定的视觉人物形象的语言上下功夫。原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主任郭维安在《谈译制片的语言创作》中也谈到:“译制语言转换成功的关键在于传神。每一部好的外国影视剧都包含特有的神韵。译者要感受和传达原作的神韵,就不能对原作语言进行机械复制,而是要对原作语言做创造性的转换。”

1.影视翻译中的难点——谐音双关语言翻译

影视翻译从文体上是文学翻译的一部分,因此与一般文学翻译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要求译者有良好的中英文功底,在翻译时必须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等一般翻译规律。然而影视翻译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语言艺术创作,有着与普通文学翻译不同的特点,因为它是视听语言文化产品,语言要具有视听性、瞬时性等特征。许多翻译困难之处是一般文学翻译遇不到的,比如在影视翻译中对于谐音、双关等文字游戏脚本翻译的处理,可以说是影视脚本翻译中的难点。因为中英语音、文字、文化系统差异都特别大,对于在影视剧本翻译中遇到的谐音、双关等文字游戏,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按照英文原文直译过来,往往得不到同样的传播效果。而影视翻译也不同于普通文字翻译,可以通过加注、解释等手段来补充说明翻译中照顾不到的地方。因此经常会出现银幕上演员滑稽的表演,而译制片的观众一点也没有发笑的尴尬场面,达不到和原片同样的传播效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得影视作品中的谐音双关语言在翻译中也能对应地翻译成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呢?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圣经》研究和翻译专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论”是一个很好的理论指导。

2.动态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1914-)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圣经》研究和翻译专家,西方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奈达长期从事翻译研究,最主要的翻译贡献就是他所提出的“动态对等论”。奈达结合自己翻译《圣经》的经验基础,在他的论著中提出了翻译的本质定义:“The nature of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按照他的观点,翻译从本质来说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即把原语中所包含的信息,转化为译入语中最为贴切、自然的对等语言,首先是指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指文体上的对等。

即翻译的本质在于使源语言信息在接收语中再现出其最接近的、最自然的对等,首先是就意义上的再现,其次是文体上的再现。奈达的“动态对等论”是建立在他的“读者反应论”基础之上,即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感受,要达到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同样感受的译文,才算是成功的翻译,这就是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1)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对等不是等同

“The translator must strive for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In a sense this is just another way of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meaning rather than conversion of the form of the original text.”译者必须追求对等而非等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另外的方式来强调再现意义的重要性,而不只是转换语言的形式。

(2)The closeest equivalent最接近的对等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ultures,there exist cultural blanks.What will a translator do to cope with this situation?Just to find the closest equivalent.It still means a natural equivalent,it mainly talk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由于不同语言之间文化的不同,因此存在着文化空白现象,即在一国语言文化中有的语言现象,在另一国的语言文化中并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找出最接近的对等,这主要是涉及到语言文化翻译的问题。

3.“动态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谐音双关中的运用

影视脚本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谐音、双关语言,目的是为了制造一定的喜剧效果。因此如果影视剧语言中的这些“眼”翻译好,不但忠实于原文,也会使电影增色不少,达到和原片同样的传播效果。下面就举例分析在影视剧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动态对等理论”,做到谐音、双关语言的成功翻译,以达到和原片同样的传播效果。

下面的例子是2009年中央电视台6台电影频道播出的美国电影《纽约时刻》中谐音双关语的对白翻译:

(1)原文:2QL4SKL

2(too)QL(cool)4(for)SKL(school)(New York Times,2008:19)

译文:逃学装酷(马建丽译)

原文是电影中女孩的车牌号。这个女孩很喜欢逃学,而电影中另一个角色是逃学稽查大队队长。因此,当他看到这个女孩的车牌号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车牌号其实就体现出这个女孩爱逃学的特点。译文翻译成“逃学装酷”,不失为好的译文,把原文中通过谐音所暗含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再看下面的例子:

(2)原文:Savitsky:It’s Savitsky,your landlord.You are two weeks late on your rent,Lomax.

Lomax:Mrs.Savitsky,can we deal with this later?Because I’m working on a very big case right now.I’m busy.

Savitsky:You are dizzy,you should lie down.(New York Times,2008:22)

译文:塞维特斯基:塞维特斯基,你的房东。你两个星期没交房租了,洛马克斯。

洛马克斯:塞维特斯基先生,能等会再说吗?因为我现在正在忙一件大案子,我忙晕了。

塞维特斯基:你要晕了?那快躺着吧。(马建丽译)

原文主要是通过对于“dizzy”和“busy”两个单词相近发音的误听达到一种滑稽语言的效果。译文如果直译成“晕了”和“太忙”,无论从发音上还是意思上都表达不出原片的效果。因此,译文分别译成“忙晕了”和“要晕了”,使得前后句之间的语言意义连贯,又达到误听的喜剧效果。

下面的例子是2009年春节期间中央6套《佳片有约》栏目上映的美国迪斯尼电影《奇妙仙子》中的对白:

(3)原文:Silvermist:Just cup your hands like this,reach into the water,and...Okay,you’ve heard of a dewdrop?This is a don’t drop.That’s water-fairy humor.(Tinker 2008:68)

译文:水蜜斯:把手捧起来,然后伸进水里,然后。对了,这叫“露珠”,掉了就是“漏珠”了。这是水仙子的幽默。(马建丽译)

原文主要是通过对于“dewdrop”和“don’t drop”两个单词相近的发音以达到一种幽默语言的效果。译文分别为“露珠”和“漏珠”,这两个汉语单词无论从发音上还是意思上都表达出原片的谐音双关语言效果,是非常好的译文。再看下面的例子:

(4).原文:BOBBLE:Have you seen Tink?

CLANK:No,thank you.Not thirsty!

BOBBLE:No,no.Not“drink,” Tink!

CLANK:Pink?I like purple meself!

BOBBLE:Tink!Have you seen Tink?

CLANK:What?I do not stink!Maybe it’s you,eh? (Tinker 2008:26)

译文:波波:看见奇妙仙子了吗?

胖子:不,谢谢,我不喝饮料!

波波:不,不是“饮料”,是奇妙!

胖子:蜜桃?不,我喜欢猕猴桃。

波波:奇妙!我说的是——奇妙!

胖子:什么?(闻味道)我有怪味道!是你身上的吧?(马建丽译)

原文主要是通过对于“Tink”,“drink”,“pink”和“stink”四个单词相近的发音误听达到一种滑稽语言的效果,而且这四个单词末尾的发音完全相同。译文如果分别把这四个单词翻译成“奇妙”,“喝”,“粉红”和“臭味”,那么既达不到语言意义上的连贯,也表达不出来原文由于发音造成的滑稽效果。译文运用“动态对等理论”分别把这四个单词翻译成“奇妙”,“饮料”,“猕猴桃”和“味道”,把原文的滑稽语言效果表现出来,是很好的译文。

结束语

当今电影科技发展令人惊叹,影片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科技化,受众所得到视觉冲击效果越来越多。然而经典的译制语言永远是译制片制作、传播成功的灵魂性元素,尤其是电影中的幽默滑稽语言的翻译,是译制片出彩成功的亮点。因此,“动态对等理论”对于影视中谐音双关语言翻译的理论指导具有非常深远和重大的意义,是影视翻译界人士永恒追求的目标和研究课题。

Danan,1991.Dubbing as an Expression of Nationalism Meta,XXXVI,4[M].London:Pinter Publishers.

WALT DISNEY PICTURES,2008.Florida.

Warner Brothers,2008.Warner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L.P.

马建丽译,2008.《奇妙仙子》.美国迪斯尼公司驻中国总代理.北京:中央电视台6套。

马建丽译,2008.《纽约时刻》.中影集团译制中心.北京:中央电视台6套。

张子扬,2000.几度抛梭织得成[J].译制片探讨与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译制片译制双关
译制片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及艺术素质
译制片剧本编辑的特殊性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藏语译制的数字化改造
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双关
译制片的录音师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