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2010-03-24周斯娜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产力头盆后位

周斯娜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北京 101200)

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中常见的一种胎方位,降低枕后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因此,产程中及时有效地纠正枕后位,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通过对100例确诊为枕后位产妇的研究,采取母体同侧侧俯卧位的体位,利用胎儿自身重力、羊水浮力及产力的共同作用,使部分枕后位逐渐按照分娩机转转至枕前位,同时加强产力,变难产为顺产,有效率达85%,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中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出现产程停滞,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位者100例,均为头位、单胎、骨盆正常、无明显头盆不称,头盆评分>7分,无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无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年龄在21~31岁之间,孕周37~41+6周。

1.2 方法

(1)阴道检查,确定胎方位,如发现合并宫颈水肿,给予2%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封闭。(2)纠正体位,嘱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即采取与胎儿脊柱同方向侧卧位,在30~45°坡床上,产妇微躬腰部,含胸屈膝,将对侧下肢上收至与脊柱纵轴成90°角,同侧下肢向后伸直,使腹前壁贴于床面上。

1.3 缩宫素静点加强产力,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1.4 效果评价

枕后位至分娩结束时转为枕前位或枕横位为有效;经处理胎方位无改变者为无效。

由专人负责填写表格,采集病史,记录病程,测量骨盆,估计胎儿体重,处理产程。

表1 100例枕后位转位及分娩关系

表2 转位效果与胎儿体重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100例产妇中有85例有效转位(其中枕前位80例,枕横位5例),15例胎方位无改变,有效率85%。

2.1 分娩方式

100例产妇中,阴道分娩共80例,其中有4例已有效转位,因胎儿宫内窘迫行阴道助产;剖宫产20例,其中有5例已有效转位,因产程停滞、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见表1。

2.2 转位有效与胎儿体重的关系(表2)

表明胎儿体重<3500g组转位有效率较>3500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改变产妇体位影响胎方位的机理,胎方位与产妇临产前后的卧姿、胎盘位置、骨盆情况、产力等因素有关。受重力影响,胎儿重心在产妇侧卧位或仰卧位时移向产妇的侧后方,容易发生枕后(横)位,若合并有骨盆、产力等因素,则可能会形成持续性枕后(横)位。胎盘位置、骨盆情况是无法改变的因素,可以通过改变产妇体位来纠正枕后位。胎儿重心在胎背侧部,胎儿位置受胎儿重心影响而改变,故改变胎背方向,则可改变胎儿的重心,从而改变胎方位。枕后位时,胎儿背部在产妇的侧后方,产妇采取与胎儿脊柱同侧的侧俯卧位时,胎儿背部在羊水浮力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绕身体长轴旋转,从而向产妇腹前方向转动,带动胎头转成枕前位。胎儿体重的增加,发生潜在性头盆不称、持续性枕后(横)位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分娩前应正确估计胎儿体重,对估计胎儿体重>3500g者,应严格进行头盆评分,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对于进入活跃期出现产程停滞,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位者,在排除绝对头盆不称后,应进行积极处理——采取同侧侧俯卧位,同时加强产力、治疗宫颈水肿等,如产程仍无进展应考虑徒手转位或手术终止妊娠,以避免不必要的产程延长,减少对母儿的危害。

[1]绫罗达,顾美礼.难产[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87~333.

猜你喜欢

产力头盆后位
论后位继承制度的适用价值与立法构建*
饲料中添加“产力高”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数字化分娩监护仪在足月单胎头位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母畜因产道空间不足引起难产的诊治
头盆不称的诊断和ICD-10编码的准确性
枕后位、枕横位与头盆不称关系的探讨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从突显理论谈同位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