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学院校学员余暇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0-03-18肖长海王志远芮建桥

军事体育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军队体育

肖长海 王志远 王 龚 芮建桥

(第三军医大学a.军体教研室;b.学员七队,重庆400038)

余暇体育,是指在余暇时间里进行的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心康复、娱乐和发展为目标,以自由选择为原则的一种余暇活动方式。余暇体育与课堂体育的不同在于活动时间、方式、内容的自主性,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员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军队医学院校学员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和规律,我们对目前军队三所医学院校学员余暇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进一步改进和促进提出建议,为院校更好地组织学员开展余暇体育活动,丰富军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三所军队医学高校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600名在校学习 (大学二、三年级)国防本科生学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以访谈的方式搜集相应的资料,为问卷的设计和分析研究提供真实科学的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以访谈法所得到的资料为依据,通过对多篇文献的研究与借鉴设计问卷。共发放出问卷600份,回收 585份,其中有效问卷 535份,回收率为97.5%,有效率为91.5%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

调查分为5个方面内容了解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统计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出,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呈多元化趋势,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减缓压力。由此可见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没有集中在强身健体方面,表现出的是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并通过体育活动减缓学习人际关系中的压力,以更好地适应高强度和高消耗的学习生活。

表1 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

2.2 军队医学院校学员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

2.2.1 军医学院校学员余暇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

在问卷调查中,根据学员的年龄特征,军队院校体育教育特点和余暇体育基础,设置了五大类学员熟悉并容易开展的运动项目供他们选择,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余暇体育活动的项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球类排在第一位。其原因主要为球类运动的项目趣味性、对抗性强,通过运动过程中的对抗和队友之间的配合可以培养学员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增进学员之间的情感;游戏类则排在第二位,原因主要是游戏类项目因其灵活轻松,简单有趣,便于开展,能使学员心理获得松弛和调理。

综合来看,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对余暇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集中在对运动场地和器材要求较低的项目上,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对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动器材的保障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还不够,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项目受场地设施等的限制而比较单一。

2.2.2 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频度与时间

对学员日常余暇体育活动的频率和平均每次活动的时间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见下列表3。

表3 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频率

从表内统计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每天都参加的仅占学员总数的10.5%。而且,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无规律状态,没有养成定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习惯。另外,学员每次参加活动所持续的时间也远远不足,每天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的仅占学员总数的 33.8%。表明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直接影响到了学员终身体育的意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进行体育活动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2.2.3 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对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采用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学员选择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占学员总数的39.9%,以集体组织的形式参加的占32.3%,个人独自活动的占27.8%。表明学员最愿意参加的活动形式是与同学或者朋友一起,反映了余暇体育应有的休闲、自由、自主的特点和娱乐、调理身心的功能,也突出了青少年爱好自由,张扬个性的特点。余暇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休闲方式,和同学或者朋友一起参加,既松弛身心,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2.2.4 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受到的指导

对目前余暇体育活动中接受指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学员在余暇体育活动中很少受到技术指导,这使得部分学员在锻炼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逐渐失去了参与的热情;另外,部分学员因为缺乏余暇体育方面的知识,不知该如何开展余暇体育活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氛围和开展余暇体育活动的条件有待改善和加强,缺少地方院校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第二,缺少有效的学员与教员沟通的机制,学员不知道如何向教员请教有关方面的问题,而教员也不了解学员余暇体育需求情况,难以形成余暇体育活动方面的互动及对学员开展余暇体育活动的指导。

2.3 影响军队医学院校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因素

对偶尔活动和不活动的学员特别进行了不愿参加的原因单项调查。

影响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因素即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观方面,学员专业学习任务重,课程作业量大而时间紧列为影响原因第一位,说明很多学员还是希望参加到余暇体育活动中去的,但是迫于课业的压力,不能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最终只能放弃参加体育活动。另外,部分学员将余暇时间用在了上网、休息和外出购物等其他方面,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就相应减少。客观方面,缺少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与器材以及缺少活动时间和氛围是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学校应加大对余暇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器材建设投入,提供时间保障,建立良好的体育文化活动机制和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3 建议

3.1 提高职能部门重视程度,履行对余暇体育活动管理、引导、督促的责任。余暇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对余暇体育活动行使管理、引导、督促的责任。

3.2 合理设置课程,保证余暇体育活动的时间。余暇体育活动必须有时间支撑,目前影响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比较突出的是专业学习负担重和一些集体性活动过多占用了学员余暇时间,应合理进行课程安排,调整集体事务性活动的时间,保证余暇体育活动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指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余暇体育观,教育学员在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德、智、军、体、美全面发展,激发学员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动机。

3.3 把握军队医学院校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余暇体育活动。军队医学院校有着军事化封闭式管理的特点,肩负着培养具有专业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任务。故学员余暇体育活动必须遵循任务要求,考虑军队院校的特点,安排出足够活动时间,在活动内容中,增加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博弈性强的高层次与高涵养体育活动项目如:保龄球、橄榄球、网球、游戏、登山、放风筝等。从活动组织上应采用集体组织与个人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可能的情况下成立一些体育单项俱乐部开展活动,同时,要有计划的安排专业体育教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员的余暇体育活动,在活动内容、技巧、规则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学员参与意识和兴趣。

3.4 强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为余暇体育活动提供保障平台。场馆设施是余暇体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为保障余暇体育活动的进行,必须强化体育场馆建设,完善必要的设施器材。有条件的院校,可适当增设一些高档体育项目的场地建设如:网球场、保龄球场、壁球场、攀岩场等等。这些场馆建设不仅可以提供学员的余暇生活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更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生活的品味与文化氛围。

[1]胡光霞.吉林大学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5):25~27

[2]汪英.高校学生余暇体育的影响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3):68~69

[3]李敏.对高师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研究[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3):65~67

[4]曲宗湖.学生余暇体育指南 [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军队体育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