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79例临床分析

2010-02-21陈华刚

重庆医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皮质醇中度

陈华刚 ,蔡 苗,蔡 强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644000)

儿童哮喘症为儿童常见疾病,对肺功能、生活质量影响大,目前公认考虑为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具备气道高反应性的一种炎症。吸入治疗目前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而丙酸氟替卡松(FP)是新一代表面糖皮质激素,具有肺内作用强而持久的特点。为评价FP吸入气雾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故对79例患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追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本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患儿,收录时间为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男45例,女34例,年龄4~12岁,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症诊断标准[1],并按病情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哮喘,轻度组 23例,中度组28例,重度组28例。

1.2 药物 由葛兰素史克公司提供的FP气雾剂(125μ g/揿)。

1.3 仪器 选择宁波海曙医疗用品厂生产CWG-Ⅲ型、CWG-Ⅵ型储物器配合吸入FP和北京吉纳高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峰流速仪。

1.4 方法 入选病例按病情轻度125μ g/d,中度250μ g/d,重度500μ g/d。全部病例均用储物器配合用药,由专人规范指导用药。在观察期间,患儿有哮喘病发作,轻、中度均以吸入喘乐宁,重度适度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6岁以上患儿,在治疗中以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中行呼吸峰流速(PEFR)值测定,治疗前及观察期间,每天2次,记录每天最高PEFR占预计值百分比,记录1个月、6个月、1年PEFR值,在治疗前、后,部分患者(有顾虑,愿配合)则测早晨皮质醇浓度。

1.5 观察临床症状评分 见表1。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2、3。

表1 临床症状评分表

表2 哮喘患儿治疗期间临床症状评分±s,分)

表2 哮喘患儿治疗期间临床症状评分±s,分)

*:P<0.001,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1个月 6个月 1年轻度组 23 4.10±0.62 2.77±0.92* 0 0中度组 28 7.01±1.39 4.32±1.51*0.175±1.02* 0重度组 28 9.80±0.30 4.78±2.31* 1.58±1.27* 0.58±1.21*

表3 3组患儿治疗前后PEFR占预计百分比(±s,%)

表3 3组患儿治疗前后PEFR占预计百分比(±s,%)

*:P<0.001,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1个月 6个月 1年轻度组 23 85.40±7.2192.81±7.27*96.12±6.12*98.12±3.15*中度组 28 71.72±4.7984.12±12.71*90.22±5.78*93.71±6.74*重度组 28 40.20±23.174.17±11.11*90.12±9.76*92.15±7.83*

结果所有病例在吸入FP后,观察期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评分均减少(P<0.001),肺功能PEFR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治疗期不良反应 声嘶5例,口腔鹅口疮1例,呛咳1例,经指导强化漱口后症状消失。

2.3 治疗后1年与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浓度比较 见表4。

表4 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皮质醇度比较±s,mmol/L)

表4 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皮质醇度比较±s,mmol/L)

*:P>0.5,与治疗前比较。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年后轻度组 6 186.79±32.17 187.12±33.27*中度组 7 187.43±36.25 186.23±47.15*重度组 4 199.36±29.46 192.59±35.24*

3 讨论

儿童哮喘症为一种儿童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其炎症反应,并导致气道高反应性[1-2]。哮喘的反复发作可以引起气道痉挛、黏液渗出、分泌增加、黏膜水肿、血浆渗出、血管扩张、神经活性增加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气道重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减少微血管渗漏和减轻黏膜水肿作用,80年代以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得到了更新的认识,指出气道变态性炎症比气道平滑肌痉挛更为重要[3]。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治疗这种变态性炎症的最有效药物,它可从多个环节阻断气道变态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种具有多种细胞作用、多种作用途径的抗炎药物[4]。全身应用激素,可引起高血压、应激性胃溃疡、骨质疏松、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故GINA方案认为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儿童哮喘症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可以明显预防哮喘发作,减轻哮喘发作的症状,从而使哮喘得到长期缓解。FP是一种新型吸入性表面糖皮质激素,对其受体有高度选择性,吸入后利用率为14.9%,由肺吸入半衰期长,约8~14h,局部抗炎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但口服利用率仅占1%以下,故全身不良反应较小[5]。FP作为新一代的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基于雄甾烷的三氟糖皮质激素,吸入后30min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的水平即可达到高峰。它具备了理想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具备的特点:对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具有高脂溶性;吸入后在气道内的浓度高、停留时间长;吸收后生物利用度低。在所有糖皮质激素吸入型中,FP脂溶性最强,该特点使其在气道局部具有较强抗炎活性,其抗炎强度是丁地去炎松(BUD)的2倍,是二丙酸倍氯米松(BDP)的4倍,已成为国外防治哮喘最常用的药物之一[6],本组治疗资料显示,轻、中、重度组79例,患儿在吸入FP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明显减少,PEFR改善率较前明显提高,使用喘乐宁次数减少,证实FP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部分患儿血皮质醇浓度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无明HPA抑制作用。治疗中全部病例均应用储物罐辅助吸入FP是减少激素在口咽部的沉积和吸收[7],本组患儿仅有声嘶、呛咳、鹅口疮不良反应,均经正确指导应用吸入方法并加强口腔漱口,得到纠正。故应用储物罐辅助吸入FP治疗4~12岁儿童哮喘有效、安全,全身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1]中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2]戴家熊,韩连书.小儿哮喘[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2.

[3]鲍一笑,张廷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70.

[4]李明华,董竞成,秦望.支气管哮喘的现代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 104.

[5]Hardily SM.The human Pharmacology of fluticasone Propionate[J].Respir med,1990,84Suppl A:25.

[6]袁银开.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4,15(10):30.

[7]胡亚美,胡仪吉.儿科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0.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皮质醇中度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小米手表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唾液皮质醇与血浆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测定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