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影创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010-02-17聂俊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1期
关键词:手法对象摄影

聂俊龙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汕尾 516601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主观思维过程中,矛盾贯穿一切过程的始终。世界上的事物都相对立而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就是说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各种矛盾,存在着各种对比因素,处处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对比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人们在认识和判断事物过程中,往往把两个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对比的对象和次数越多,认识往往也越深刻。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就是说明对比、比较在认识事物中的作用。人们在认识世界,改善生活,提高思想修养等方面,都在广泛运用对比法。

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要讲究对比艺术,因为任何一幅摄影作品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包含着各种对比因素。例如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丹麦摄影记者艾瑞克·瑞弗德拍摄的新闻图片《阿富汗小难民的葬礼》夺得最佳新闻摄影奖。画面上是6只布满沧桑的手为死去的小难民遮上最后的白布,这是一个只有一岁的孩子的葬礼。这幅图片把对比手法在画面中运用得淋漓尽致——死去的孩子和活生生的手,孩子安详的面容和大人手上布满的沧桑,恰当地运用了生死、藏露、大小、强弱等多种对比手法,以此冲击观众视觉,表达作品主题。

摄影的对比是指构思和组合画面时用生动的形象进行对照,通常是用某一对象同另一对象相对比,借以显示内容的本质或特征。

摄影对比手法运用成功的作品,在画面的形象组合中,应包含3方面的因素(决不是2个因素),否则就变成为对比而对比,失去对比的真正的意义。第一个因素是对比对象,第二个因素是被对比的对象,第三个是通过对比能产生各种积极因素——提示事物内在本质或意义或给人某种启示、醒悟等。如《稻子和稗子》(李英杰摄),画面上的对比对象是稻子形象——谦虚地低着头,被对比的是稗子的形象——骄傲地昂着头,在两相对比之下,就自然地出现第三个因素——“虚心者进步,骄傲者落后”的哲理性感受。

摄影创作中的对比手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

1 色调对比法

色调对比既有黑白灰的影调对比,也有红绿蓝的彩色对比。

1.1 黑白对比

画面上只有黑白两种调子,没有中间灰调子;由于画面景物反差极大,所以黑白对比极其强烈。

1.2 明暗对比

明暗对比的画面形象中包含着中间的灰调子,不是纯黑和纯白,由黑白灰的不同影调造成的明暗差异可以构成画面的鲜明对比。明暗对比经常用在以下一些方面:1)用明暗对比表现画面景物的纵深感,即使画面景物呈现近的暗、远的亮;2)用明暗对比突出画面主体,主体是浅白色的背景用深灰色;3)用明暗对比表现景物的立体、轮廓、质感、光滑、干湿、粗细等效果。

色调中的彩色对比是比较复杂的,可概括为色彩的冷暖对比;色相、明度、纯度上的对比;补色、邻色、消色等方面的对比关系。因色彩在人的视觉中很敏感,不同的色调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色彩的对比处理不当将影响作品艺术感染力,恰当运用彩色对比则能使作品焕然生辉。《红与蓝》(中国第二届国际影展)是运用彩色对比的好例子。画面中布满蓝色的陶瓷盘,形成以蓝色为主的冷色基调;几颗鲜红的小山楂果精心地设置于画面视觉中心,整体色彩通过作者的高度提炼,浓缩和强调了红与蓝的视觉对比效果,使作品格调清新而高雅。

2 形体对比法

所谓形体,是指对象的形态和体积。利用对象的外观形态特点进行造型对比,以达到揭示画面内容的目的,乃是摄影表现手法的一大特点。

2.1 大与小的对比

就是用摄影对象形体的大小差异进行对比,可以使观众对画面内容产生强烈印象。在大与小对比时,要使表现“大”的对象离镜头近,而被对比的“小”的对象,应置于画面较远的位置。也可以用广角镜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来对比。

2.2 高与矮的对比

要表现巨大与高大最常用的是高矮对比法。由上影厂摄制的影片《一夜歌星》,请篮坛巨人穆铁柱饰演宾馆保卫人员,导演用另一个矮胖保卫人员同这位2米多高的球星对照,在高矮悬殊的对比中,观众对穆铁柱的高大形象印象非常深刻。

2.3 曲与直的对比

所谓曲与直都是指线条,更确切地说,是指摄影对象的轮廓线条特征。用线条的曲直差异来表现内容,不仅改善了摄影画面的单调乏味,而且使画面产生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

2.4 直与横的对比

画面上的横平与竖直线条,在表现上具有稳定感,因直线条能产生高耸和端正的视觉印象,而横线条在视觉过程中可以不改变方向自然地移动。所以,用直与横的轮廓线条对比的画面,具有视觉上的稳定感。

2.5 粗与细的对比

这是表现画面主体质地的一种方法。例如要表现一块方糖的晶体感,必须用深暗光滑的衬底;要拍摄一条毛虫,必须把它放在光滑的树叶上,才能表现出毛虫的外形特点。

2.6 圆与方的对比

这是指通过形状变化来取得对比效果的一种表现方法。如《祖国万岁》这幅作品,把圆形的国徽衬托在扁形的背景上,使主体格外醒目。

2.7 手与足的对比

这种表现手法的摄影作品在生活题材的摄影画面中反复出现。如《以足代手生活20年》(法国珀金摄,见1988年第6期《世界摄影》)曾获世界第31届荷赛新闻生活系列奥斯卡·巴纳克奖。以足代手的新闻人物是一位新郎,在新婚的宴席上,新娘用手持匙进食,而新郎是用脚持匙进食,两者形成鲜明对照,给观众的印象十分深刻。这幅作品的力量,离不开对比手法的作用。

形体对比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举的7例,既是为了说明对比在摄影创作中的作用,也是为了开阔大家的视野,在启迪中加强思索,在摄影表现手法上也有所突破。在使用形体对比手法时,应注意从内容出发,不可忽视对象的形状特点,也不可生搬硬套,矫揉造作。

3 概念对比法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点。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摄影创作中的概念对比,就是把生活中的哭与笑、动与静、虚与实等概念,用真人真事的真实形象进行生动对比,使观众对再现在画面上的事物的印象得到增强。

3.1 虚与实的对比

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相生。我国历代画家都是运用虚实对比的艺术构思来表现意境的。宋代范仲淹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些虚实表现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摄影画面的虚实对比。由于摄影的虚实对比表现方法,是采用现代化的照相器材和科学原理,因此,摄影的虚实对比手法,优势明显。

常用虚实对比手法:1)用景深法(用大光圈、近距离或长焦距镜头摄影)使画面主体清晰而陪体虚;2)用控制快门速度的方法使画面主体实、环境虚;3)用追随法、变焦追随法、等速法、晃动法使画面主体中的局部是实影,陪体全成虚影;4)用叠影法,即采用多次曝光摄影,使画面形象产生重叠;5)用投影法,就是用画外景物的投影或倒影,同画面的清晰形象构成虚实对比;6)加用滤光镜,使画面形象有虚有实。通常又有多影镜转动法、雾化法、柔光法、中心聚集晕化法、中心透明晕化法等。

上面所说的虚实对比手法,都是指拍摄创作表现方法。至于数码图片的电脑后期加工处理,使画面产生虚实对比效果,则另当别论。

3.2 远与近的对比

这是在画面上表现深度感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用远与近的对比,可以使体积和颜色相同的对象,在画面上呈现纵深度。由于镜头成像的近大远小,同人眼的视觉效果相似,因此,观众从画面形象的大小对比中就产生距离空间,平面画的空间造型也可以借助远近对比来完成。

3.3 动与静的对比

这是为了加强观众对画面主体的运动视觉思维,也就是要让观众从画面形象中感受到主体是在“运动”,所以,在画面的动与静的对比中,动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动静对比适用的题材、内容、对象极其广泛。如:人物的四肢动与身躯静;风光画面中云或雾的动与山峰的静;舞台演出的人物动与布景静;水上运动的水面人物动与水上环境静;节日夜景中礼花焰火动与街道灯光静;广告画面的产品动与衬底静;等等。

3.4 疏与密的对比

所谓疏,是指画面的大小空白;所谓密,是指画面上影像密集重叠之处。所谓疏与密的对比,是说摄影画面上有的地方要密,有的地方又要留出大块空白造成对比。疏密对比的画面处理方法,用于表现山水风光和反映人物社会活动的摄影创作都是常见的。如有一幅作品《给大家的礼物》(由法国达尼艾尔摄影,见《大众摄影》1986年11期封二),画面中的人几乎被报纸所淹没,但他读的是一张白纸。这幅画的人物四周(上下左右)是重重叠叠的报刊,人处在画面中心位置,衣着是黑的和深灰的,画面上的报纸密度已经是铺天盖地,但是人物手中的一大张白纸,使整个画面通风透气,白纸的疏、报纸的密形成鲜明对照。

3.5 新与旧的对比

新旧对比的目的,是为了在提高画面主体表现力的同时,实际是在宣传或赞扬社会的新成就。比如《交错》这幅摄影作品,画面左边是2位穿着时髦的浅色连衫裙的少妇,而右边是穿深色老式上衣和长裤的妇女。这幅新旧对比的摄影作品,观众对新的印象深刻。尽管画面上反映的是服装式样的新旧变化,但它是人们生活变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面貌变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这种对比手法对观众的心理影响,决不会仅仅停留在服装的式样变化上。

3.6 哭与笑的对比

一般讲,在同一张照片上出现又哭又笑的人物,在视觉上不易取得协调一致效果,但是只要符合主题需要,采用哭笑对比手法,可以使内容表现得既鲜明又突出。如《党的恩情比海深》这幅作品,内容是报道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后的救灾情景,照片上一位解放军战士肩上背着一袋面粉送给受灾的老人,解放军战士在笑,但手摸面粉袋的老人见物生情,激动地在流泪。哭与笑的对比体现了军民鱼水情,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7 老与少的对比

摄影的老少对比画面,主体一般是老人,也有用古树同儿童对比的。如《古树和幼苗》(见《优秀摄影作品欣赏》,王志渊摄影),画面用一大片古老森严的柏树同一群幸福、可爱、活泼、愉快、生机蓬勃的儿童对比,寓意深远含蓄。

3.8 褒与贬的对比

对画面事物的肯定或否定,是通过形象的视觉感受来体现,因此必须注意摄影表现方法。例如,要使褒扬的物体显得高大、雄伟、壮丽、有立体感,而使被贬低的物体显得低矮、歪斜、变形、呆板。

3.9 繁与简的对比

所谓繁,意思是复杂。因此,繁与简就是指复杂与简单的对比。摄影者经常碰上线条复杂的主体,或主体与较为杂乱的环境、背景相混杂,主体在画面上难以突出。如何使主体衬托在线条简单的背景上,在突出主体的同时,又要保留现场的气氛呢?繁与简的对比有别于虚与实的对比,不可把环境、背景中的复杂线条虚化掉了事。这时要充分利用空间透视使繁杂的背景得到简化,使主体得到突出。这种繁与简的对比是通过主体与环境、背景和不同光线射向等方法,改变环境背景的影调变化来突出主体的,所以,繁与简的对比比虚实对比更难表现。

摄影创作中事物的对比还有很多种,运用好哪一种都可以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一般的摄影者来说,想把对比的手法很好地运用在自己拍摄的图片中,就要在摄影创作中多观察、多思考,看适合运用哪种对比,然后多拍摄,也许就能够获得一幅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只要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艺术眼光,使其达到一定高度,那么运用好对比的手法自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1]佟光昕.呼应与对比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J].新闻传播,2007(6)

[2]王运良,贺跃进.浅谈摄影创作中对比艺术的魅力[EB/OL].http://www.hdqyg.com/

[3]马棣麟.摄影艺术构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4]韦伯.摄影构图的最佳选择[M].贺西安,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98

[5]张小纲,陈振刚.摄影[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手法对象摄影
神秘来电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