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油料装备训练探析

2010-02-16梁隆鑫丁泽中张志龙

中国储运 2010年1期
关键词:受训者油料装备

文/梁隆鑫 丁泽中 张志龙

信息化条件下油料装备训练探析

文/梁隆鑫 丁泽中 张志龙

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油料装备训练内容的更新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油料装备组织训练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培养油料装备勤务人员信息素养,运用网络化、模拟化教学训练模式增强油料装备用管人员心理素质和油料装备教学训练效果。

信息化条件;油料装备;训练

油料装备是现代战争中实施油料保障的重要手段,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而油料装备训练是提高油料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提出了装备技术训练要逐步实现“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把“新知识、新技能、新装备、新训法”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训练的各个环节。这为油料装备训练由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型明确了方向,即把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融入到油料装备的教学与训练中,改进油料装备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促进油料保障能力的提高。

一、更新油料装备教育训练内容,培养油料勤务人员信息素养

油料装备教育训练方法及内容是否与时俱进将直接关系到油料勤务人才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油料装备在现代战争中油料保障能力是否能充分发挥。因此,必须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及时调整教育训练内容,把信息主导、信息制胜、综合集成、资源共享等一些新观念,注入到油料装备教育训练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保障演练中;加大信息基础常识、信息化装备知识、信息作战理论和后勤保障理论的学习;增加计算机和网络运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等基础技能训练内容;增加运用信息技术装备、平台、系统等实施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等指挥应用技能训练内容;增加心理战常识教育,开展心理战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适应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油料装备教学训练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军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渗透到油料装备,使其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采用传统的教育技术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油料装备教学训练要求,因此,必须采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提高油料装备教学训练质量和效果。

1.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油料装备理论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教学演示。即采用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将油料装备勤务的教学内容显现在屏幕上,以辅助教练员讲解。二是模拟教学。即把视频、音频和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逼真的模拟演示,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静态的事物动态化,内在的事物表象化,促使受训者真正理解油料装备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例如,以XXX群车加油车的收发油操作流程为例,教练员采用Flash等软件把其收发油的操作流程以及各个阀门的打开顺序逐一地在屏幕上进行显示,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循环的动态演示图,给受训者一个直观又生动的油料流动过程,使受训者对其收发油的操作流程有着感性上的认识,以便于受训者更能理解与掌握其操作过程。三是交互式学习。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为受训者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受训者可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即受训者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油料装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和网上资源,自主地与多媒体计算机进行面对面学习,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交流。

油料装备教育训练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可以将全军的油料勤务训练网和油料装备教材上有关的文字、图像、照片,CD、VCD上的音频、视频,自己制作的动画、漫画等素材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并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增加讲授内容的信息量和接受效果,给受训者提供更多更新的油料装备知识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油料装备教学训练中可控制教学训练情节,暂停、慢放或多次播放所需的影音材料,或加以文字说明与视频画面同步运行形成动静结合、多位一体、多容量的教学内容,达到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模仿的目的。其课件可采用Flash、Director等软件进行制作。

2.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增强油料装备勤务人员心理素质

随着各种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应用,战争的残酷性越来越突出,而且心理战将被广泛地应用于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这就对油料装备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必须在平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战场环境,加强战场针对性心理训练,提高油料装备操作人员的心理防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油料装备操作人员进行心理训练时,应主要从声音和视觉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是模拟“声”,刺激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在战场上许多武器装备都会发出震耳欲聋、令人产生恐惧心理的巨声、怪声,这会影响到油料装备操作人员的正常心理,使其产生恐惧感,甚至会瓦解士气。在心理训练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模拟各种武器产生的巨爆声、怪声,使其有切身的体验,保障时见怪不怪,心理上不受干扰。二是模拟“光”,增强心理适应力。心理战的实践证明,通过视觉进行的心理战,更易摧垮人的精神,使人迅速丧失战斗力。因此,在战场上运用多种手段,以“光武器”攻击对方的心理,将是作战双方常用的心理战样式。为了减轻油料装备操作人员对异光的恐惧感,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就应在心理训练中充分利用我军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就便器材造光,使受训者从心理上适应突如其来的闪光、五颜六色的奇光、扑朔迷离的异光等。此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训练油料装备驾驶员在仿真的不同道路、不同地形、不同气候环境中的操作驾驶。实践证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较好地实现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统一,锻炼受训者动作、思维与心理的多重反应,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

三、创新组织训练方法,提高油料装备操作技能

随着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的出现,后勤油料装备将出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数字化油料装备和高效能的保障系统。然而传统的油料装备训练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趋向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油料装备的训练,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组织训练方法,不断提高油料装备勤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

1.网络化油料装备训练

网络化训练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油料装备信息化训练,其训练场地是军事训练网、局域网以及与其连接的计算机、媒体设备、分布交互式模拟系统、信息化油料装备组成的训练平台,使用的资源是预置的训练信息数据库。网络化训练具有油料装备训练信息资源共享、远程训练异地同步、训练信息实时可查、训练情况有效监督,以及增强官兵信息化作战意识等优点,能解决油料部(分)队驻地分散、油料装备种类繁多、集中组训困难等问题。

进行油料装备网络化训练,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网上教学。即在统一组织下,教练员以多媒体课件、电教片、教案等形式进行授课,而受训人员身处各自网点,在计算机上“面对面”接受理论讲解。二是网上作业。即油料部(分)队首长机关依据预测情况,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利用模拟环境条件、数字化地图等,在网络上进行决策指挥、组织协调和油料装备保障等训练。三是网上演练与考核。即油料部(分)队在上级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安排与指导下,以训练文件和战术想定为背景所进行的油料装备展开与撤收以及遂行油料装备保障任务等内容的训练,其目的是锻炼与考核油料部(分)队紧急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和战时的供应保障能力与防卫能力。

2.模拟化油料装备训练

在油料装备结构日趋复杂、造价费用高、维护保养精细和组织难度大的情况下,模拟化训练是提高油料装备训练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后勤现代化训练的必由之路。油料装备模拟化训练具有模拟逼真、形象直观,不受天候、地形、场地等外部因素的限制,操作容易、安全可靠,可减少油料装备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可减少油料、物资的消耗,节省经费等特点;同时,可增大训练情况的复杂程度,解决实兵实装训练难以解决的问题。

模拟化训练运用于油料装备训练中,一方面是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进行油料装备技术性训练。即利用与油料装备训练功能相似的模拟训练器材,对油料装备勤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进行专门训练,提高油料装备操作使用者的技术技能。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行油料装备的应急保障训练,如管线大队在特殊情况下开展的油料装备勤务演练、联勤分部的抽组训练等。该训练运用一定的规则和条件参数来建立训练模型,用以模拟不同条件、不同作战方案的情况下演练或训练进程,为导演人员提供自动化导演平台,为受训者提供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进行训练,提高油料装备勤务各级指挥员的应急指挥能力和处突能力。

油料装备技术含量高,成本造价高,保养要求苛刻。因此,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不同装备和不同的训练规模、受训对象、训练课题、训练目的、训练内容、难易程度等进行训练设计,充分应用现有的训练器材和已建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军民结合,不断研发更先进的训练系统与训练器材,按先基础后应用、先简单后复杂、先低级后高级的训练程序开展网上练兵,提高受训者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操作能力,确保油料装备效能的发挥和油料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

后勤工程学院/77109部队)

猜你喜欢

受训者油料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防晒装备折起来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基于广义最大覆盖模型的油料保障力量动员研究
精确化油料保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