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圈养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

2010-02-16张成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圈养禽流感动物园

张成林

(北京动物园,北京 100044)

动物园是圈养野生动物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城市文明的载体。观赏动物园的动物也是人们认识自然、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样,动物园动物存在一些疾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疾病,对社会公共卫生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现在,我国每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近年来很多中小城市也在建设动物园,动物园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对野生动物的宣传和保护。多年来,国内外对圈养野生动物的饲养、繁殖、展示方式等有了大量的研究[1-7],对圈养野生动物常见疾病防治也有大量的报道[8-10],但是对于圈养野生动物疫病的防治研究相对较少[16-18],特别是对接种疫苗效果的研究更少[19-23]。一方面由于圈养野生动物种类多、种间差异大、群体数量少,对疫苗的需求多、要求高;另外,研究经费不足,对野生动物疫病缺乏深入研究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于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和初级阶段。每个动物园接种疫苗的情况不清楚,野生动物没有专门的疫苗使用,所用的疫苗都是借助家畜家禽甚至人的疫苗。为此,我们建议加强野生动物疫病防护工作的研究,提高野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水平。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国部分动物园实际疫苗使用情况,包括使用疫苗、疫苗剂型。

1.2 统计方法

(1)统计使用单位、接种动物、疫苗种类、接种剂量、接种时间等。

(2)本文所称“疫苗”包括抗病毒疫苗、抗细菌的菌苗,不做进一步分类。

(3)疫苗种类:以该疫苗预防的主要疫病进行统计,预防“单一疫病”的单价苗、联苗算作同一类疫苗,其中每种疫苗算作一个疫苗种,比如“口蹄疫”类疫苗有“O型单价疫苗”、“亚洲I型单价疫苗”、“O型-I型联苗”,统计中作为口蹄疫一类、三种疫苗;预防“多种疫病”抗原组成的联苗,以预防的主要疫病统计为一类疫苗,比如“犬六联”统计为犬瘟热疫苗。

(4)疫苗规格:以接种疫苗的商品包装形式进行统计。

(5)预防疫病数:所用疫苗预防疫病的数量。

2 结果

2.1 使用的疫苗及预防的疫病

根据统计显示,统计的动物园共使用18类36种疫苗,预防31种疫病。其中哺乳动物使用14类24种疫苗,预防24种疫病;禽类使用4类12种疫苗,预防7种疫病。以抗病毒性疫苗为主,另有预防魏氏梭菌、炭疽、巴氏杆菌、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抗菌性疫苗。仅有北京动物园使用的“鹿用魏氏梭菌A”疫苗是自家菌制作的疫苗,流感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为人用的疫苗(表1)。

表1 使用的疫苗及预防的疫病Tab.1 The used vaccines and prevented diseases

3 讨论

3.1 加强对圈养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

大部分动物园处于城市中心位置,中等大小的动物园饲养200种左右的动物,一个园每年接待几十万到几百万的游客。野生动物中存在的疫病种类较多,许多疾病不为我们所知。本次调查发现,动物园动物中仅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疫病达31种。但是,受到野生动物的特殊性和动物园的技术、经费等限制,动物园对疾病防治工作技术非常落后,和国内发展不到20年的宠物疫病的防控技术仍有很大的差别。使动物园变成重要疫病防控的“死角”,对社会公共卫生造成威胁。所以,应当加强对圈养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经费支持。

3.2 加强对重要疫病的监测研究

从物种特性区分,动物园动物中存在的已知的人兽共患疫病多达9种,包括禽流感、狂犬病、猪链球菌等。但是,这些疫病在动物园动物中的存在的情况如何?没有系统的调查资料,不能完全确定。有些有能力的单位曾经进行某些疫苗免疫水平监测,但是对于该疫病是否有存在没有进行检测和监测。为此,我们需要开展动物园动物疫病监测和研究,可以从某一类动物或某一种疫病开始进行监测研究,并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各动物园。这样有利于整个动物园中对于疫病的防御和控制。监测研究工作需要很大的经费支持,所有的动物园都是亏损单位,其他获得研究经费渠道较少,需要政府给经费支持。

3.3 应加强动物园之间交流,争取社会各研究机构的支持

本次受调查的18家动物园动物使用的疫苗多达36种型,基本上是家畜家禽及人用疫苗给对应的物种使用,各动物园免疫的动物种类没有统一,接种的疫苗都是独自在市场上购买,剂型混乱、效果不能确定,比如使用最广泛的禽流感疫苗,有H5N1、H5N2、H5H9、H5、H5N28等多种型。关于野生动物的疫苗资料缺乏,动物园之间关于接种疫苗的情况交流又少,有限的技术资源没有共享。所以,我们建议各动物园之间应加强动物疫病信息的交流和有限资源的利用。同时,动物园与研究机构之间虽有合作,但多数是为研究机构提供样品,或仅有零星病例诊断合作,还没有切实的为动物园动物疫病防控做出更系统的工作。

3.4 逐步建立动物园动物适用的统一的疫苗接种规程。

动物园饲养的动物种类多,虽然有些动物能够与家畜家禽关系靠近,但是对于疫病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同一种细小病毒弱毒苗,对红狼的敏感性远高于青狼;大熊猫、小熊猫就不能使用其他犬科动物使用的犬瘟热弱毒苗;有些雉鸡对新城疫疫苗很敏感等等。预防同一种疫病,由于动物园所在地区不同,接种疫苗的种类有明显的差异,接种物种、接种剂量、接种间隔等各单位不全相同。野生动物与家畜家禽的种间、饲养周期等有诸多差异,使用同样的疫苗及接种程序显然不妥。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适合动物园动物使用的疫苗接种规程。

[1]王丽红,张立,贺倩,等.亚洲象野外及圈养条件下食物成分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42(2):84-88.

[2]刘振生,王小明.圈养条件下岩羊冬季昼间的行为及活动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1):41-44.

[3]周正军.亚洲象生物行为学机制的研究.河北林业科技,2003,5:16-18.

[4]邢世旺.笼养丹顶鹤的繁殖行为观察.生物学杂志,2001,18(5):24-25.

[5]杨冬辉,李拥军.丹顶鹤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2001,22(1):58-62.

[6]高云芳,陈超,李保国,等.川金丝猴尿液中睾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J].动物学报,2003,49(3):393-398.

[7]张得良.加强动物园饲料管理提高野生动物饲料利用效率[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4):52.

[8]陈永林,张成林.大熊猫魏氏梭菌病的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2):52.

[9]陈永林,张成林.大熊猫克雷伯氏菌病的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2002,38(8):48-49.

[10]沈福朝,吴红英.梅花鹿链球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J].中国兽医杂志,2002,38(11):55-56.

[11]陈永林,张成林.化脓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药杂志,2007,41(9):52-55.

[12]陈永林,胥哲,张成林,等.斑马链球菌病的病原诊断[J].中国兽药杂志,2000,34(5):33-34.

[13]陈永林,张成林.大熊猫铜绿色假单胞菌感染诊断[J].中国兽药杂志,2000 26(5):26.

[14]赵观禄,顾伟光,樊莉,等.亚洲象急性肠梗阻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12):48-49.

[15]左文波,郭建华.黑猩猩混合感染原虫和线虫的治疗[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3,11(3):59-60.

[16]张学礼,郑晓红.长颈鹿爆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5):36-37.

[17]刘金鹏,陈永林,张成林,等.动物园水禽爆发巴氏杆菌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1,37(7):48.

[18]李鹏,崔玉苍.野驴多沙星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河北畜牧兽医,2003,19(3):36.

[19]卢受昇,张汉云.近年野生鸟类禽流感的研究方法介绍[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5,30(1):16-17.

[20]薛峰,陈浩,彭宜,等.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野鸭、天鹅、丹顶鹤禽流感监测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6),565-567.

[21]邵向群,孔繁仑,董卫峰,等.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水禽的效果探讨.中国家禽,2008,15:43-44.

[22]吴晓平,唐海波.野生鸟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增):73-75.

[23]李曦,符芳.自主活动鸟类禽流感及新城疫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3):327-331.

猜你喜欢

圈养禽流感动物园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禽流感
美国7月禽流感频发复关或延迟至明年二季度
我家的动物园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圈养在心中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