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多重视角

2010-02-15李建中

浙江经济 2010年9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浙江

文/李建中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员)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特征。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覆盖领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十二五”时期,为了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坚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多重视角。即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和创意产业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浙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水平

在学术界,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提出,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是跟当时西方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密切相关的。现实表明,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且不断呈现新的生机,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增值链中成为十分关键的利润源泉和创新源泉。

生产性服务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涉及范围很广,包括与整个生产过程与创新过程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质量控制、财务管理等);还包括与资源分配和市场交易相关的活动(如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其原因之一是在工业化中后期,随着分工的深化,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不断调整,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产业划分目录,生产性服务业涉及的产业主要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等。据统计部门分析: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已初具规模,2007年实现的增加值约为3858.17亿元,占GDP的20.5%。

浙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围绕产业集群构建生产性服务体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体系,可以有力地支撑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体系,又有利于进一步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围绕产业集群构建生产性服务体系,其范围大致可以圈定在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培训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和公共服务八个方面。这是符合浙江实际情况的。建议根据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性质和特点,编制全省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创建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的环境,研究制定在用地、税收、价格、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能够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项目作为示范。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拓展外贸发展空间

“服务贸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专门报告中。1974年,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中也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其定义为四种供应模式:即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1)跨境提供。指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即交付服务时,消费者和供应商依然留在各自境内,如国际间电信、邮政和通过因特网实现的函授课程、远距离诊断等。(2)境外消费。指消费者离开其本国领土进入另一国获得服务过程,如境外旅游、境外留学等;(3)商业存在。指一国在另一国境内建立商业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如外资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外资学校提供的课程等。(4)自然人移动。指一个国家的自然人在另一国家境内提供服务,如外籍医生、教师、律师等提供的专业服务。我国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规定,国际收支项下的服务贸易,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和其它商业服务等12个项目。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扩大,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浙江服务贸易的现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1)总量小,服务贸易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2008年,浙江服务贸易占全省贸易总额(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和)的比重仅为6.7%。(2)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统计表明,旅游、运输、建筑服务是浙江服务贸易出口的三大支柱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8年,这三大行业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4.52%,实现服务贸易顺差42.2亿美元。

浙江在“腾笼换鸟”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把服务贸易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要顺应世界范围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以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为依托,围绕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建立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体系,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努力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推动服务贸易的多层次发展,不断增强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培育开放型经济

服务外包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形式。服务外包从一般意义来说,是指企业将原来在内部从事的服务活动转移给外部企业去执行的一种业务安排。服务外包的基点是专业化,其本质是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企业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通过合同方式转让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从而达到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之目的。服务外包作为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转型的产物,对形成新的世界贸易和生产格局、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正确理解服务外包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服务外包的结构主体涉及服务发包商(需求方)和服务提供商(供给方)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相互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外包行为。(2)我们所说的“加快服务外包发展”,目前主要是从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角度提出来的,特别是从承接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的角度提出来的。(3)服务外包的形式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其中:ITO主要涉及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服务等;BPO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常见于金融、资产管理、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培育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浙江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要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与促进省内服务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尽早提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编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重点项目的落实。同时,以杭州“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发展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加快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尽早把浙江建设成为全球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承接地,打造“浙江服务”的整体品牌形象。

发展创意产业,促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创意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作为一项国家的战略产业,最早是英国提出的。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其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其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出版、电视和广播、电影和录像、互动休闲软件、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设计、音乐、广告、建筑、表演艺术、艺术和古玩交易、工艺品等13种门类。创意产业的本质是推崇创新,强调人的创造力,关注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渗透、推动和贡献。现实表明,尽管世界各国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分类标准有所不同,但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浙江,发展创意产业,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中心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创新型省份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浙江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软件、动漫、设计、传媒等为特色的创意产业初步形成,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浙江要充分认识发展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以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创意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产品研发与设计、软件开发、动漫游戏、传媒、广告策划、艺术创作和工艺品等门类或行业,发挥创意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总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国际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和创意产业,只是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的分类,都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在概念的外延上有许多交叉重合之处。因此,根据不同的发展背景与政策需要,从多重视角发展这些现代服务业,或者有所侧重提出其中的某一类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它们的规模、能级和水平,最终都将促进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浙江经济的新飞跃。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