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园林美学》

2010-02-15马玲金华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321017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园林管理造园美学

马玲 金华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321017

读《园林美学》

马玲 金华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321017

在这个社会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尚的时代,这本书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了美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园林美学与美学就行了比较和剖析,通过对园林美及园林美的表现形式详细介绍,引导人们创造园林美、鉴赏园林美、管理园林美,通过对古今中外园林美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园林美学继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美学”,从而对中国园林的未来发展指引了较为精准的方向。

园林美学;鉴赏;创造;继承;发展

一、书名:园林美学

二、著者: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主编,万叶、叶永元等编著

三、出版:2001年12月第2版/北京市/中国林业出版社

四、页数:217

五、内容概要

这本书包括六个篇章,依据日常生活对园林美学的认识设立主题,并详细分解,从而解说园林美学的意义、表现、创造、鉴赏、管理及继承。

首章“绪论”,主要介绍日常对美学的认识及美和美学的基本思想,同时提出美学的基本观点,并总结园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任务。

次章“园林美及其表现形式”,描述园林美的特征及表现要素,进而叙述园林美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园林美的创造”,系介绍园林艺术的风格形成于变化,并根据对未来造园趋势的分析提出生态效益居头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园林美的鉴赏”,介绍园林美鉴赏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并对如何进行园林美鉴赏的作了引导,且举承德避暑山庄之例说明。

第五章“园林管理与园林美学”,简介园林管理的特征及其与园林美学的关系,鼓励园林工作者要不断提高美学修养,切忌好高骛远。

第六章“园林美学的继承和发展”,说明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园林美学的继承和发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园林美学。

书末还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在对很多相关书籍的了解和支撑下完成的,涵盖的知识点明确、可靠,观点新颖、潮流、真实,实为园林工作者及爱好者的学习及入门之书。

六、读后心得

万叶、叶永元两位均为上海城市管理学院的资深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会关系使他们能对园林美学有较高的认识和剖析,在前辈及周围的园林专家、美学专家等的帮助下,倾注心血写下这本《园林美学》,书本并非长篇大论,是一本形体小而价值大的书。

过程是辛苦的,成果是甜美的。在这个重视生活质量、重视园林质量的年代,本书从深处发掘美在生活中,生活在美中,表现了编著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这个生活压力较大、工作繁忙,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这本书的内容对生活质量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本书的内容首先向人们提出美和美学的基本思想,引导人们认识美,并将综合提炼的美的本质“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含目的性和规律性,必然与自由的统一,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积极肯定的物的形象”的理念介绍给读者。继而提出园林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造园思想,通过对造园思想的研究慢慢地、逐步地发现园林的本质及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园林;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园林审美意识;培养和发展人们对园林的审美能力;认识继承、保护和发展园林的意义;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继承、保护和发展园林的重要性。并且向读者提出了园林美学的研究方法,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认为对园林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从实际出发,找出规律,而不是脱离现实或罗列现象总结经验;必须把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统一,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变化着的园林审美现象,而不是陷入抽象空洞的概念逻辑的推理中。

生活中,多数人对园林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更不要提园林美学了,本书通过对园林美和美学的基本知识的介绍,让读者可以理解到园林美学的切实意义。

第二章介绍了园林美及其表现形式,将东西方园林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西方园林几何化、人工化,东方园林写意化、自然化。总结了园林美是一种自然与人工、现实与艺术相结合的融哲学、心理学、文学、美术、音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美。在总结园林美的特征的前提下,讨论了园林美的表现要素,包括造园意境美、主题形式美、章法与韵律、点缀于装饰及其他。

本章意图是读者明白园林建设中要依照审美法则、按照审美规律构建园林,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种种园林美的效果。

第三章讲解了园林美的创造,通过对古人的造园意识的分析、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造园艺术的解构以及对未来造园的趋势的呼吁将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变化进行了古今大串联,从而引出园林造园的基本原则,并对原则详细分析后介绍了园林造园的处理手段。

本章主要通过对古今中外的造园情况的简析,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的叙述,归纳总结出未来造园趋势是生态效益居头等重要地位,并高度提炼了园林造园的基本原则为“天人同构,因地制宜”。通过对地形的利用与改造、掇山叠石、理水、植物造景及建筑等要素的园林建设的描写体现园林造园的处理手段。

第四章是对园林美的鉴赏进行详细剖析。首先介绍的是园林美鉴赏的意义,引出园林美鉴赏的多样性及综合性,并提出如何鉴赏园林美,以实例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分析了其美学的效果。

本章通过对园林美鉴赏的时代、历史、国土、人情、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通过人类在园林鉴赏美中的心理与生理因素,深刻体现了园林美鉴赏的意义。用承德避暑山庄的美学效果真实、真切地体现园林美的鉴赏方法,引导如何鉴赏园林美。

第五章介绍园林管理与园林美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园林管理与园林美学的关系的分析,引出园林的日常维护与园林美、园林更新于园林美的配合协调的关系,并将园林美与主要功效进行了联系。

本章主要用意是将园林管理与园林美的必然关系展现在读者眼前。首先分析园林管理与园林美学的关系即“以美学思想来指导管理工作”,意为园林管理过程及结果要服从园林美学的需求,引出园林管理者的美学意识及美学素养的重要性,认为园林管理要立足于了解园林的美,了解园林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了解园林的整体风格和布局,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对园林的美做好保持和发扬。通过园林管理中维护与更新两大重要工作的分析,总结出“清洁也是美,简单也是美”的园林美的真谛。在讲述园林美与园林功效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的同时,对园林工作者的美学修养提出了要求,要求园林工作者包括设计者、管理者的悟美、审美情趣需要在“因人制宜、多种途径、渐进积累、不断提高”的思想指导下逐步熏陶、加深。

第六章讲述的是园林美学的继承和发展。先讲述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提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并且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美学。

本章主要目的是分析如何对园林美学继承和发扬。通过简要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欧洲、日本园林美学的主要特色,提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结合时代的需求,创造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园林。通过时代对园林美的新的迫切的要求“回归大自然”,归纳出当代审美意识的变化。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园林差距主要为覆盖率不够、城市绿化美感效果差,并肯定了近年来园林建设的成就。

本书结尾较为客观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园林美学趋向:一是比较美学,二是生态美学,认为社会实际需求和人民生活需求将决定园林艺术和园林美学的发展方向,要求园林美学的内涵要不断地发展、更新和充实,并认为“未来的新园林美学必将在美化人类生活、美化社会环境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个社会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尚的时代,这本书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分析了美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园林美学与美学就行了比较和剖析,通过对园林美及园林美的表现形式详细介绍,引导人们创造园林美、鉴赏园林美、管理园林美,通过对古今中外园林美学的比较分析,提出“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园林美学继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美学”,从而对中国园林的未来发展指引了较为精准的方向。

七、评语

这本书可以使园林工作者更为透彻地理解园林美学,可以使园林工作过程少走弯路。蕴含了作者很多年的园林工作研究的人生领悟,同时也给园林美学的发展提出了理想的方向。这正是园林工作的精髓。

八、附注

读完本书,本人对园林美学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体会到园林美学在园林工作中的重要,园林美学就在身边,了解到园林美学的继承和发展,并意识到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园林美学。

[1] 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科.学出版社.2006.

[2] 周武忠.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 张承安等.中国园林艺术词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4] 戴廷勋、张小元等.园林美学[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4.

[5]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周武忠.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J].扬州大学学报.2003,(4).

[7] 徐 宁.论江南园林的美学思想[J].神州民俗.2009,(1).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1.110

马玲,(1976-),女,金华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工程师,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风景园林硕士研究在读,研究方向: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猜你喜欢

园林管理造园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园林管理策略之我见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外婆的美学
浅谈园林管理的创新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当前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纯白美学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