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010-02-15计永利高原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110001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计永利 高原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 110001

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计永利 高原 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 11000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择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中国医科大学1479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择业观念及价值观念,并根据医学院校毕业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使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该论文获2009年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辽宁大学)、辽宁省高等学校辅导员培养基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征文一等奖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大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当前各高校共同研究、探索的课题。

1.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简单的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在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指导[1]。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和常规性工作来抓。学校领导不仅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还将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上下一心,形成合力。学校每年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每年都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学院等相关部处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的成员,领导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制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证。在全校上下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树立让学生成才的意识。彻底改变过去“管”就业的思维模式,变就业指导为就业服务,形成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和全程化的工作模式[2]。从而让我们的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

2.坚持以人为本,把就业指导工作做先、做细、做深、做实

2.1 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我校将要毕业的1749名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显示:86.8%的毕业生希望工作地点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有88.9%的毕业生比较重视高收入;有高达93.9%的毕业生比较重视行业发展前景;有87.4%的毕业生比较看重工作单位有利于施展个人才干,比较重视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的毕业生只有35%;还有18.2%的毕业生对就业没有明确定位。从以上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还抱着旧的思维定式,一提到就业就奔着科研院所,省市国有单位,艰苦和需要创业的地方几乎无人问津。所以,毕业生就业难与他们自身的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3],必须加强宏观指导,积极地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目前的形势是进大医院困难,学历要求普遍提高;中小医院和偏远地区医院难以招到优秀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今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不出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4]。

2.2 有针对性的系列就业指导教育

2.2.1 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

学生处毕业办组织辅导员老师担任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的教师。任课教师结合就业形势,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认真备课,使学生不仅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法规,而且具备一定的就业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和创业意识,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2.2.2举办系列毕业教育讲座

大学生学制五年,学生进入四年级后,我们就把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来抓。有目的、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举办一系列讲座。如学生处长做了近几年省内外就业形势、政策的报告;研究生处长做了如何报考研究生以及如何选择专业的报告;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就如何面试成功、如何做自荐材料以及避免出现的问题做了报告;毕业办主任做了关于如何签约、就业相关政策以及易出现的问题报告。此外,我们还邀请专业教师结合自己在一线工作的实况进行现身说法引导学生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具实效,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2.3 以人为本,使就业指导工作个性化

发挥思想教育工作优势,减轻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辅导员老师以人为本坚持就业指导工作“做先、做细、做实”的原则,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共性指导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个性化指导,和每名毕业生至少谈话一次,尤其是带班辅导通过与学生近五年的相处,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品质、学习状况、工作能力等都有较深的了解,在学生中很有威信,已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老师和朋友。针对个别学生面试遇到困难、签约出现犹豫,或“这山望那山高”等情况,辅导员耐心细致的帮学生分析原因,帮助学生寻求解决的办法,提高了用人信息的利用率。 针对个别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过程中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辅导员老师就积极主动深入到毕业生当中,与他们交流思想,摸清他们就业的真实想法,引导他们坦然正视自我,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冷静客观地认识就业形势,找准自己择业的范围,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目标。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到就业竞争中。

2.4 建立通讯网络,保证信息多渠道的畅通

首先,我们建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就业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快速、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得就业信息的一个平台。其次,学生实习期间,我们建立了学生通讯录、Q Q群、校友录,使就业信息能够过更快、更好、更广的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再次,我们由各班班委建立了一个通讯员小组,形成一个通讯网络,口头把我们收到的就业信息传达给班里的每一位学生。

3.提高大学毕业生质量,打造医大品牌

打造“医大品牌”形象,提高毕业生质量,学校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与用人单位形成良性互动。

3.1 抓培养环节

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我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严谨的办学作风,是当前就业形势下留给每届毕业生的宝贵财富。就业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创医大品牌。

3.2 抓推荐环节

在新的就业制度下,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和相关的毕业年级办公室在推荐毕业生时严把质量关,诚信认证,对学生向用人单位提供的成绩单,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评优、评奖等情况进行严格认证,如有“伪劣”坚决不予推荐,在用人单位赢得信誉。

3.3 抓信息环节

学生处就业指导部门,为使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更多的选择余地,常年与各兄弟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定期向他们介绍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向他们推荐学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同时,充分发挥学校老校友、老领导的作用,恳请他们为母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作贡献,在最大限度的挖掘老用户用人潜力的同时,积极和各医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省市卫生部门加强联系,不断开发新用户,立足东北走向全国。通过努力使我校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比例达到1:2或1:3,为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保障。为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后在用人单位的情况,学校每年发出2000份毕业生反馈调查表,对毕业生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反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用以指导我们的学生管理、教学和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温家宝总理在与大学生谈心时也曾说过:“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毕业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就业工作。

[1] 梁锦坚,吴春丽.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81-282.

[2] 王琰.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导向错位与修复[J].西北医学教育.2008, 16(4)∶701-702.

[3] 吕世军,马博.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7(3)∶9.

[4] 岩磊,刘彦明.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91-293.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1.070

计永利,女,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本科学历,副研究员,学生期主任。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