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动态

2010-02-15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0年1期
关键词:数控系统工作组光缆

首部自主研发的数控总线国家标准于近日获批发布——我国下一代控制器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8号(总第148号)] 获悉,由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档数控系统国家工程中心)和北京机床研究所共同牵头,国内骨干数控系统制造商及有关高校参与制订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部数控总线国家标准——GB/T 18759.3-2009《开放式数控系统 第3部分:总线接口与通信协议》近日获批发布。

我国下一代控制器标准化工作,始于2001年,由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放式数控系统工作组负责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原国家经贸委、科技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研制了GB/T 18759.1-2002《开放式数控系统 第1部分:总则》、GB/T18759.2-2006《开放式数控系统 第2部分:体系结构》两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下一代控制器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曾先后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与“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此次获批发布的中国首部自主研制的数控总线标准——GB/T 18759.3-2009《开放式数控系统第3部分:总线接口与通信协议》,主要针对我国现有数控系统采用模拟接口存在的问题,基于国际上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制定的。该项标准主要规定了开放式数控系统中总线接口和通信协议规范,目的在于实现机械电气设备用开放式数控系统中数控装置、传感器、驱动、I/O等装置之间传输命令和应答,以支持装置间的互操作。该标准技术内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我国数控系统行业在总线技术标准方面的空白。

(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敏装置工作组成立大会近日在济南召开

2009年11月11日,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敏装置工作组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从事电感应保护装置(又称:光电保护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检测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共计26名出席了成立大会。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赵钦志、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调研员苗晓刚、山东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海军、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白云国出席大会并讲话。

成立大会由工作组组长单位——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景林主持。

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黄祖广同志代表标委会,宣读了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成立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敏防护装置工作组的批复》(机电标秘字[2009]第20号)文件。

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敏装置工作组,其国内统一编号为:SAC/TC231/WG6,对外英文名称为:Working Group 6 on Electrosensitive equipment of 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231 on Electrical Systems of Industrial Machinery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第一届电敏工作组由1名顾问和19名专家组成,于俊贤同志任组长,黄祖广同志任副组长,组长单位为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电敏装置工作组主要负责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及系统用的电感应保护装置(又称:光电保护装置)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为IEC/TC44/WG10。

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赵钦志和秘书长黄祖广代表标委会,向工作组专家颁发了聘书。

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林景同志,代表工作组组长单位,向大会介绍了组长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对于建立工作组的支持,并表示了做好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愿望。工作组组长于俊贤同志,代表工作组,向大会报告了工作组的工作计划,及经费的筹集和使用办法。深圳市丹尼斯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玉华同志,代表工作组的专家们,表达了作为标准化工作组的专家,应当为国家的和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承担起责任,认真地做好对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的愿望和决心。

随后召开了“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敏装置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专家会议”,会议专题对IEC/TS 62046:2008《机械安全 现场人员检测保护设备的应用》国际标准进行了认真的研讨。会议还就工作组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标准制修订计划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工作组未来几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标准制修订计划。具体如下:

(1)转化IEC/TS 62046:2008 《机械安全—现场人员检测保护设备的应用》为国家推荐性标准,计划于2010年完成。

(2)修订GB/T 19436.1-2004和 GB/T 19436.2-2004两项国家推荐性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计划于2010年完成。

(3)修订GB 19436.3-2008国家标准,计划于2012年完成。

(4)转化IEC TR 61496-4:2007《机械安全—电感应保护装置(ESPE)—第4部分:设备用视觉检测保护装置(VBPD)的特殊要求》为国家标准,计划于2013年完成。

(5)制定行业标准——《机械电气安全 工业机械用光电保护控制装置技术要求》,计划于2011年完成。

(6)制定行业标准——《机械电气安全 屏蔽门安全防护用光电检测控制装置技术要求》,计划于2011年完成。

随后,工作组的专家们考察了组长单位——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对济宁科力光电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工作组的能力给予了肯定。

(黄祖广)

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CIMES2010)筹备会圆满结束

由中国机械装备集团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北京国机展览中心、励华国际展览北京公司主、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将于2010年6月14日-1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为了切实做好展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中国机床总公司于12月16—19日在海南三亚-亚太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第十届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筹备会,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家参展商及展会负责人参加了这次筹备会。

会议上中国机床总公司总裁郝明、原国务院机电进出口办公室主任郑国伟分别对此次展览会筹备工作情况、我国机床市场概况及需求分析进行了发言。筹备会上参展企业纷纷要求增大参展面积,未报展企业积极踊跃,出现了CIMES2010展会展出面积紧缺的局面,这促使国内外参展商精选展品,把自己最好、最新的产品展示出来。从而进一步达到主办方的办展目的和满足观众的要求。

“Guidelok”——适合于长行程架空应用的全新拖链解决方案

当拖链被用于滑行场合时,金属碎屑就成为了长行程应用的一大问题。易格斯的设计师们现已研发出了一款可在上端区域滑行的横向系统,被称为“Guidelok”。这是一个适于行程长达50 m的长行程应用和架空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

这个新系统将拖链的上端区域固定在了一个可摆动滚轮支架上,当运动拖链的弯曲部分经过时,它会自动移开。整个系统通过一个轻型铝制导向槽进行导向,首先会通过滚轮支架;接着滚轮支架会移动到弯曲都的后面;之后上端拖链的运行就会由滚轮支架来支撑。借助这种设计结构,在上端拖链和底端拖链的滑行表面之间就不会嵌入碎屑。

除了可以有效保护电缆,防护切屑这一主要优势外,这款设计还具有许多其它优势。免支撑拖链长度的巨大改进使用户可以在拖链长度既定的情况下,选择尺寸更小的拖链,从而节省材料以及总成本;其次,通过使用尺寸更小的架空拖链还可以减小驱动力。最后,新“Guidelok”的上端拖链和底端拖链之间是完全分离的,这就可以将摩擦和磨损减小至最低,从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新拖链系统已经在一家德国机床制造商处成功应用。“Guidelok”替代了一条重载型钢制拖链。这个滑行拖链解决方案在运行过程中还未产生过问题。易格斯现已开始提供“Guidelok”这个全新拖链解决方案的服务。

弯曲半径仅为5d的新型光缆

易格斯研发出了一款新型光缆“Chainf lex CFLG.2LB”,可通用于所有总线系统。这款适用于拖链的两芯玻璃纤维总线光缆,是特别为了5d或40 mm之类的小弯曲半径应用而设计的,即使在长期往返运动后,也不会丢失数据。它可以将标准总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减小50%以上;在持续动态应用中,与以往的两芯玻璃纤维总线光缆相比,可减小弯曲半径65%以上。

由于特殊纤维光缆和聚芳族酰胺去应力和抗扭转元件的补偿节距长度,一条弯曲半径为38 mm的测试光缆已经在拖链中经过了859多万次往返运动而无故障产生。其高耐磨损且高耐油的TPE外护套可有效防护机械和环境损害。该款光缆不含PVC和卤素,可承受持久的动态运动,适用温度范围为-40~+60℃。

据易格斯公司介绍,新一代纤维光缆适用于所有工业领域——从机床,拾取搬运,直到采石以及木材加工。与铜制总线电缆相比,纤维光缆重量更轻,可实现更高数据传输率,更小的弯曲半径,更长的长度,更好的EMC安全性以及更小的阻尼。

猜你喜欢

数控系统工作组光缆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多光缆的光纤通信信号多路传输系统
基于FANUC 32i A数控系统的外部测量设计
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在SC125大型车铣镗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FANUC Oi mate TD数控系统的手动功能开发
数控系统中GUI软件平台设计和实现
32个工作组印迹 >
浅谈光缆连接器的小型化改进
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联合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