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我国大豆根本利益亟待战略固本

2010-02-14杨冬赓

中国农业信息 2010年5期
关键词:大豆

文/杨冬赓

曾几何时,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最具竞争力农产品的地位,199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主要出口国。然而,随着四大国际粮商(嘉吉、ADM、邦吉和路易达孚)自20世纪80年代相继驻华,由它们操纵的“洋大豆”低价大举入侵,致使我国在1996年以后成为大豆净进口国,2000年更是成为大豆进口第一大国,且进口量不断攀高,至2009年全国大豆总需求量高达5463万t,而国内只能满足1500万t左右,约有4000万t的缺口依赖进口。“大豆的主导权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国内市场只是影子市场,话语权的缺失使我国被动追随,结果就是受制于人。只要听说中国要采购大豆,价格就会上涨,之后又会回落”,国内某期货公司分析师如是说。

大豆起源于中国,古称菽。《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其中,五种即黍、稷、菽、麦、稻,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西周、春秋时,大豆已成为仅次于黍稷的重要粮食作物。战国时,大豆与粟同为主粮。两汉至宋代年间,大豆种植除黄河流域外,又扩展到东北地区;宋代初年为了在南方备荒,曾在江南等地推广粟、麦、黍、豆等。至清初,东北地区成为大豆的主产区。至今,我国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黄金地带”。

近年大豆冲击濒临。在此期间,国外与国内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种植效益下滑的现状相比,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美国、巴西等大豆出口大国大力扶持大豆的发展,美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都拿出190多亿美元补贴大豆;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等使其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迫于成本压力,国内企业纷纷采购进口大豆。雪上加霜的是,外资吞噬又逐步掌控了我国大豆加工命脉。据2009年统计,我国当时97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实际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t,占国内总量的85%。由此,我国大豆产业岌岌可危,大豆根本利益亟待维护,而且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固本培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研究员程国强近日指出,我国对大豆产业的支持政策亟待完善和强化,但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必须是保护农民利益;今后支持大豆产业发展,应坚持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利益,确保市场和价格稳定,发挥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程国强建议,东北产区应制定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的大豆发展战略,特别要注重充分发挥独特的非转基因大豆和食用大豆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与产业保障,促进大豆产业稳定发展。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万宝瑞近日指出,大豆产业急需“组织化”,发展专业合作社,并与专用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化经营。万宝瑞认为,大豆专业合作社是豆农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实施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大豆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各界纷纷献言献策,呼吁国家采取应急措施,从生产、流通、加工等环节入手,保护我国大豆产业安全。

2008~2009年,我国实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农业部也将大豆列为高产创建计划,创建了数百个大豆万亩(1万亩约等于666.7公顷)高产创建示范片。从实际效果看,起到了托市保价、稳定面积提高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对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退而结网是振兴大豆产业的根本出路。

猜你喜欢

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古交市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长势喜人
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如何提升我国大豆产量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用大豆“炸沉”军舰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