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和发展趋势

2010-02-14王小广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物价预期调控

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北京 100089)

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形势和发展趋势

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北京 100089)

一、对今年物价形势的分析

2010年第三季度物价增长比上两个季度均有明显加快。三季度CPI同比增长3.5%,比二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与前两轮很相似,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是食品价格出现了持续偏快增长的趋势。三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4%,比上个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判断物价增长水平是否过高,需要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分析:

(一)与2009年底大家的预期比,仍明显低于预期。2009年底社会各方面的预期普遍较高,一般认为今年CPI增长会明显超过3%,各月基本都在3%以上,有不少月份将在5%以上,甚至少数人预计有些月份可能达到7~8%。而实际运行结果却是明显低于预期:1~9月累计CPI增长2.9%,其中仅有4个月高于3%,另5个月则低于3%。

(二)与上两轮物价增长比是最弱的一次。本世纪以来的十年,我国物价上涨一共出现了三轮,第一轮(2002~2006年)最高点发生在2004年,CPI增长3.9%;第二轮最高点发生在2008年,CPI增长5.9%;预计今年将是第三轮物价上涨的最高点,即使2011年物价还会进一步攀高,相信也不会高于3.9%。

(三)与GDP增长相比,物价增长偏低,至多算适度。上半年GDP增长11.1%,CPI增长仅2.6%;前三季度GDP增长10.6%,CPI增长2.9%;预计全年GDP增长10.1%,CPI增长3%上下。因此,仍可以把今年宏观经济的特征概括为“高增长低通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CPI增长3%有去年基数低的作用,2009年CPI下降0.7%,排除基数的影响,实际CPI增长为2%左右。

(四)几次上涨都属外部冲击型,但这次冲击力偏弱。导致三次物价上涨的因素基本相同,主要是食品类价格持续偏快增长,而核心通货膨胀率(除食品外的CPI上涨)一直不高,这属于外部冲击型物价上涨。这次的冲击应是最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食品类中居核心地位的两大产品(大米和猪肉)未出现明显的供求缺口,近期食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和鲜果类增长过快。由于蔬菜和鲜果在食品价格体系中并不居核心地位,因此,此轮食品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不会比上两次长。二是一般导致外部冲击型物价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油价快速上涨,而这次油价上涨较为适度,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因此,对物价总水平的冲击有限。从生产成本、相对价格水平、农民在社会中的相当弱势地位等多方面看,我国农产品价格存在长期偏低问题,因此,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具有合理性,且对农民增收、调节城乡收入差距十分有利,只是要避免出现长期过快上涨。

(五)PPI增长与前两轮比较明显偏弱。无论从PPI的增长幅度和持续的时间看,这次PPI增长明显比上两轮偏弱。三季度PPI同比增长4.5%,比二季度回落2.2个百分点,且8月、9月份两个月都稳定在4.3%这一不很高的位置。这轮PPI增长中,持续5%的增长仅5个月(2月至6月),最高值仅为5月的7.1%。PPI增长高点不高且持续时间不长也说明内生物价增长动力不足。

总之,当前物价总水平增幅并不高,且食品类产品价格上涨较多,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成份。

二、近期涨价预期陡升的原因

筛选此轮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去年以来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明显偏多的流动性。二是一些农产品出现了一定的供求缺口。三是因房地产调控效果不佳导致投机气氛陡然增加。最后一个原因是最主要的。4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国十条,经过4个多月的市场发酵,结果是房价不跌,成交量又开始放大,房地产市场的两个预期(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房价越调越高的预期)没有丝毫的变动。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前期大家预期我国经济在下半年将出现较明显的回落,因房地产调控效果不佳而不能成立。三季度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就是明证,于是投资投机预期上升。二是房地产调控效果不佳,意味着房价上涨的预期上升,使前期处于暂时“冬眠”的大量投机资金不再观望,被重新“激活”,于是出现了疯狂的投机炒作。

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中的有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今年以来蔬菜价格一涨再涨,年初受“冷冬”和运力不足的影响大幅上涨,之后有所回落,不久又再次明显上涨,上涨幅度和持续时间大大超过预期,与蔬菜生产期短价格上涨后应很快弥补缺口的判断存在较大的矛盾。这使我们想到,蔬菜长期供给能力可能存在“硬伤”,即可能是由于这些年房地产的持续火爆及城市面积的快速扩张大量挤占菜地导致种菜土地大幅减少,形成过大的供求缺口。

另外,当前中国投机气氛过于浓郁,还与跨国投资银行及国内一部分金融投资机构的专家大肆渲染我国已进入高通货膨胀时期有关,长期的负利率及前期货币政策相当偏松给了他们口实。他们不时地通过制造通胀预期来谋取金融市场上的暴利,这一点也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在物价总水平增长并不高的情况下,为什么社会公众的不满却如此强烈呢?我们认为这既不是由于经济社会对物价承受力明显降低,也不是由于物价增长水平真的过高,如出现了一些人大肆鼓吹的我国进入高通货膨胀周期。根本原因是,社会公众对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强烈不满,物价上涨成了社会公众这种不满的“出气口”。

三、对2011年物价增长趋势的初步预测

(一)四季度物价增长将有所回落,全年可基本实现调控目标

10月份可能是此轮物价增长的高点,估计接近4%,随后11月、12月份受2009年基数抬高及物价内在增长动力不足的影响,CPI增长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走弱。预计全年CPI增长3%左右。全年PPI同比上涨5%左右。

(二)2011年物价增长有望回落,通胀压力趋于减轻

预计2011年物价总水平(CPI)增长呈小幅回落的态势,且前高后低。总体看,导致物价下行的因素增多增强,导致物价上行的因素减少减弱,预计全年CPI增长2%左右。

影响物价下行的因素主要有:(1)货币金融政策将继续温和调整。主要是利率将会继续升息、信贷增长及货币供应量增长都会有所放慢,这会使明年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减轻,从而对物价增长有所抑制。(2)2009年新一轮投资扩张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将在未来两年集中释放,这会导致工业品价格回落,通货紧缩的内在压力增大。(3)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比今年明显减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趋紧,这会进一步加大国内工业品价格的回调压力。(4)由于核心农产品(大米、猪肉)未出现较显著的供求缺口,这会使2011年食品价格上升空间被压缩。粮价和蔬菜价格都将趋于放慢,从而拉低CPI涨幅。(5)明年实际消费增长可能继续回调,将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今年前三个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而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6.6%,即今年实际消费增长比去年将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受消费增长周期因素的影响,GDP增长的高点比消费增长的高点早两年,2007年是此轮经济增长的最高点,而消费增长的高点则出现在2009年,这种调整将会延续到明后年,即明年消费增长将会继续有所放慢。

相比较,明年影响物价上行的因素将减少、减弱。导致明年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比下行因素少,且影响有减弱的趋向。首先,由于存在较大的供求缺口,明年蔬菜和鲜果类价格还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其次,投机因素或气氛仍然相当浓郁,但随着金融政策适度收紧,其影响有望减弱。三是一些垄断性产品及资源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这是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内在因素,但垄断性产品及资源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改革或税收改革,具有明显的可控性。

四、政策建议

(一)适当提高明年CPI增长的调控目标。尽管我们预计明年物价总水平将趋于回落,可能回落到2%左右,但考虑到为资源品价格改革留有空间及增强物价调控的主动性,可考虑将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定在4%以内(为了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相衔接,明年GDP增长则最好定在7%以上,而不是8%左右)。

(二)要继续适度收缩货币金融政策,抑制投机需求。一方面要继续升息,逐步将利率调到接近或超过物价涨幅,改变过去较长时间保持的负利率状况,以增加投机者的炒作成本。另一方面,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继续减少新增信贷规模。根据测算,明年GDP增长可能在9%左右,考虑价格因素,新增信贷规模只需要6万亿就够了,因此,建议将新增信贷规模确定为6万亿左右。

(三)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物价补贴的力度。近几轮物价偏快上涨的主体部分都是食品类价格,这对低收入家庭影响很大。建议设立物价上涨与低收入家庭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实施这一措施关键是要为价格补贴启动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CPI涨幅或食品价格涨幅及持续的时间),当涨幅达到设定标准时,补贴制度自动启动,涨幅越大,补贴数额也越大,降到标准以下自动取消。

(四)要努力调整城市发展模式。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的后遗症越来越大,不仅正在导致菜地的大量减少,而且将威胁长期粮食的安全,导致城市运行长期低效率。建议努力转变当前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模式,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城市地区及全国的菜地面积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

猜你喜欢

物价预期调控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析师一致预期
2012,物价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