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三峡库区若干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2010-02-12李玉生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巫山县顺层新城区

李玉生

(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 401147)

0 前言

三峡库区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容量有限,暴雨、洪水频繁,历来是地质灾害高发区,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受其影响,地质灾害隐患明显增多,地质灾害险情频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下,2001年7月以来,三峡库区进行了二期、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满足了三峡工程135m、156m和175m试验性蓄水要求,使库区移民城镇和移民复建设施的地质安全得到加强,保护了库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显露。在地质灾害方面,2008年9月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据统计全库区发生了滑坡200余处,塌岸100余处,涌浪灾害逐步显现,直接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移民安稳致富、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央根据国内外大型工程运行管理上的经验教训,决定启动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三峡移民工作要“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温家宝总理强调,需要解决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稳致富三个重大问题。为了落实中央的指示,2008年9月,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进行了部署。

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家宝总理提出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国内外已建水库的经验,水库蓄水后一般都会产生新的滑坡、塌岸,并伴随入江涌浪灾害,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针对库区的地质灾害隐患,抓紧编制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本文根据作者长期在三峡库区从事库岸稳定性勘察研究和地质灾害防治的经验,谈谈重庆市三峡库区若干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库区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参考。

1 重庆市三峡库区若干重大地质灾害隐患

1.1 巫山、奉节县新城区巴东组地层的地质灾害隐患

重庆库区巫山、奉节一带的三叠系巴东组地层(T2b),岩性软弱,浅部岩体破碎松动,变形破坏强烈,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对巴东组库岸的变形破坏,有人解释为滑坡、“坠覆体”,也有人认为是构造、风化作用,更有人说是岩溶塌陷,可谓众说纷纭,但持滑坡观点者占多。以巫山县新城区为例,目前已圈出了滑坡40多处,并开展了相应的勘察治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勘察治理的滑坡多属浅层,那么,在巫山县新城区是否存在大面积深层整体滑坡?稳定性如何?这一问题涉及巫山县新城区的整体安全,事关重大,引起了各方关注。

关于巫山县新城区是否可能存在大面积深层整体滑坡问题,笔者在工作中给予了重视和注意,通过野外观察、参阅钻孔编录及有关资料取证,得到以下结果:

(1)目前岸坡所见变形破坏现象主要是坡体表层局部崩塌、滑塌、坡面泥(碎)石流等,岸坡地面未发现大面积深层整体滑坡的标志性特征。

(2)“坠覆体”的钻孔岩心成层性较好,无明显滑坡扰动、挤压特征。“坠覆体”与下部完整基岩系逐渐过渡,界面难以鉴定,界面间未见特征明显、具一定厚度的滑带土。

(3)钻孔揭露的软弱层分布于不同深度,难以联出统一的连续滑面。

从以上观察结果看,巫山县新城区岸坡的变形破坏是不具一般滑坡的某些基本特征的。笔者认为,这里的岸坡变形破坏与其所处地质背景有关。首先,巫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T2b地层在历次构造运动中发育了密集裂隙;其次,这一地区古水文条件特殊,在川江、峡江贯通后,河流发生了强烈下切、侵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岸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可以理解为随着河流下切拓宽,岸坡卸荷松动,在重力作用下,卸荷带岩体逐渐下沉、弯曲、沿结构面剪切滑移、倾倒、崩塌,而最终导致整体崩溃。简言之,巫山县新城区岸坡是在特定构造应力作用和河流强烈下切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崩溃式滑塌。其特征可归纳为:运动距离不远,不具统一连续滑面,范围受卸荷带控制,强度由坡外向坡内减弱等。

通过以上分析,初步认为,巫山县新城区不存在大面积深层整体滑坡,但近岸一带可能存在崩溃式滑塌。

关于巫山、奉节新城区岸坡的稳定性,在长江下切的历史过程中岸坡整体是相对稳定的,这从巫山县新城区岸坡上保留有长江不同时期阶段的河流堆积物得到了佐证。但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和库水浸泡及库水位反复升降作用下,稳定性逐渐下降,将会引发新的塌岸、滑坡。因此,巫山、奉节新城区仍是重庆市三峡库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区之一。

1.2 奉节—云阳间顺向坡地质灾害隐患

顺向坡为顺层滑坡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构造条件,国内外许多重大地质灾害事件多发生在顺向坡。

三峡库区的顺向岸坡主要出现在重庆市奉节—云阳库段的故陵向斜两翼,整个三峡库区历史上发生过的大滑坡多在这一库段,都是顺层滑坡。如左岸的旧县坪滑坡、云阳老县城滑坡、宝塔(鸡扒子)滑坡;右岸的故陵(高家咀)滑坡、藕塘滑坡、新屋滑坡、百换坪滑坡等。其中,故陵滑坡、百换坪滑坡、宝塔滑坡的残体面积都在2km2以上,体积达1~2×108m3。

顺层滑坡受软弱层面或交线倾外的复合软弱面控制。特别是软弱层倾角大于20°时,当前缘临空,后缘一旦出现拉裂缝,坡体就会迅速滑落,过程极为短暂。顺层滑坡来势凶猛,滑体入江有的直抵对岸(有江中险滩、对岸残体为证),酿成灾难,不容质疑。

需要指出和特别提醒的是,因为顺层滑坡是基岩滑坡,其变形破坏在水库蓄水初期不一定像土质岸坡一样敏感,但在水库运行期,一旦坡脚被冲蚀或软弱层(面)被浸泡,稳定状态就会恶化,可能诱发大规模滑坡,滑体入江,形成涌浪,阻塞航道,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航运造成的灾害往往是毁灭性的。但目前奉节—云阳间顺向坡的地层岩性变化、岩层产状变化、裂隙发育程度、软弱层分布及临空状况等尚不十分清楚,存在产生顺层滑坡的隐患,在后续地质灾害防治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1.3 峡谷岸坡的崩塌灾害隐患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地质现象,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常有崩塌灾害发生,岩体崩塌往往来势凶猛,尤其是峡谷岸坡,因河道狭窄,坡体崩塌危害亟大。据历史记载,1026年和1542年湖北库区新滩两次崩塌入江,分别阻断长江航运达25年和8年之久。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崩塌仍很强烈,如1981年9月和1988年1月重庆库区巫溪县城两次崩塌,1994年4月30日武隆县鸡冠岭崩塌,2009年4月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期间巫山县巫峡左岸发生的崩塌等,历次崩塌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航运均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

重庆市三峡库区巫山县的长江巫峡和巫溪县大宁河、武隆县乌江的一些峡谷都是崩塌灾害的高发区,尤其是巫山县巫峡,其右岸的白鹤坪、鸭浅湾,左岸的向家湾狮子挂银牌等地,悬崖对峙,绝壁毗连,岸坡高差达数百至千余米,坡体受软弱基座控制,裂隙发育,危岩高耸,岌岌可危,这些危岩在暴雨、地震等因素诱发下,一旦崩塌入库,必将产生巨大涌浪灾害。因峡谷区地形条件复杂,目前对崩源危岩的分布和稳定状况缺乏深入调查,因此,重庆库区峡谷岸坡存在不可忽视的崩塌灾害隐患。

2 结语

重庆市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高发区,二、三期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显著,但隐患依然不少,本文仅介绍了重庆库区若干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为保护库区地质生态环境、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在三峡工程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应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做好潜在地质灾害的勘察、研究、监测和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巫山县顺层新城区
泥岩夹砂岩顺层大跨度隧道力学特征研究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干部成长“链链相扣”——西安市新城区推行干部选拔管理“四部走”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含软弱夹层顺层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研究
1.新编《空城计》……丞相,蜀军都搬到新城区了!
“身入一线,心在民中”——西安市新城区主题教育推行“一人一重点”
摔屁股蹲儿
红砂岩顺层边坡监测及变形破坏探究
春雨
我们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