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下肢截肢患者的护理

2010-02-11赵丽明

中外医疗 2010年3期
关键词:残端截肢患肢

赵丽明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万胜中心卫生院 四川 眉山 620038)

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神经损伤、周围血管病变或先天畸形等造成肢体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甚至危害人体生命,对这部分病人保肢治疗后出现的问题反而比截肢更多,为保全其生命在临床治疗上不得已而选择截肢术。然而不论病因如何,截肢术后,必然造成患者肢体外观永久性缺陷,从而形成躯体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或丧失,个人生活、劳动能力下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心理失衡反应,因此其术后护理及康复就显的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针对40例下肢截肢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护理的同时,还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护理情况

1.1 病情观察与护理

术后均可采用仰卧位,24h需专人护理,每30分钟测量1次生命体征直至病情平稳。严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床旁备止血带,防止动脉结扎线脱落引起大出血。注意观察患肢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判断患肢血液循环情况。伤肢气味以及周围皮肤颜色,发现异味和周围皮肤发黑,应打开辅料检查,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分泌物培养,预防气性坏疽。伤口敷料务必保持清洁、干燥,以防止伤口感染。患者患肢和残端需维持在舒适和易于观察及护理的位置,肢体尽量维持固定在伸直位置,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对髋关节离断病人,应垫高其床尾,并在血压水平稳定前切忌翻身,以免引起休克,待血压水平稳定后,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皮肤,保持床单整洁、被褥干燥预防褥疮的发生。

1.2 预防伤口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应用有效抗生素(严重感染患者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残端伤口必须妥善包扎、固定,避免敷料脱落。如敷料脱落或被渗湿,必须及时更换敷料,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止伤口感染。同时注意患肢的保暖及清沽,避免血凝块或大小便污染残端伤口。密切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鼓励患者加强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1.3 疼痛的护理

下肢截肢患者常伴有创伤痛和幻肢痛,若不妥善处理,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其康复。

1.3.1 创伤痛 对于截肢后正常的伤口疼痛,患者会因切口而产生急性创伤痛,创口愈合前都较为明显,使用止痛药物肌注,或静脉存留止痛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伤口的愈合而其症状会逐渐减轻并消失,若疼痛突然加重,则应预防有无感染发生。

由于截肢术后造成残端炎症、神经粘连、神经瘤形成,骨端过长及骨刺形成等创伤或手术遗留问题,容易造成皮肤受压,血液循环不畅等情况。患者自述症状以烧灼样疼痛为主,也有撕裂样或抽搐样疼痛,其症状通常随活动后加重,反应较剧烈。此类情况多见于创伤性截肢病人,若不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手段,此情况将长期困扰患者生活。

1.3.2 幻肢痛 绝大多数患者在截肢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幻肢痛,多见于非创伤性截肢病人,其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以夜间发作较多,但少有剧烈疼痛。对于幻肢痛,因其为精神因素疼痛,镇静药物的暗示作用大过止痛作用,且易形成药物的依赖性,因此相对于使用镇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更为有效[1]。具体可通过白天引导患者注视其肢体残端,使患者逐渐接受现实;通过和患者交流、疏导,配合用少量镇静止疼药物,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并向患者解释幻肢痛的成因以及持续时间等情况,帮助患者增强继续接受治疗的信心。夜间可以适当服用安定等药物,缓解疼痛并帮助夜间睡眠。安装假肢并帮助其活动也能促使幻肢痛尽快消失。

1.4 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

下肢作为人体支撑和平衡器官,截肢术后必然造成患者肢体缺陷,造成行动不便,从而产生心理失落感。因此,不仅要做好安抚工作,还要协助患者进行健全肢体的功能锻炼,以及使用器械和配合假肢的锻炼,以期达到能尽早恢复自理生活的目的。功能锻炼在于改善截肢患者全身状态,促进残肢更快定型,增强肌力,提高关节活动力,有利于充分发挥残肢和假肢的功能[2]。

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方法,督促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其早日康复。在病人切口完全愈合前,用适度均匀压迫,拍打和按摩,促进残肢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残端屈曲挛缩,减少局部对疼痛的敏感性,以及了解残端的知觉如何。患者创口愈合后,指导其逐步进行残肢以及健全肢体的功能锻炼,如承重练习,关节训练以及对平衡的掌握等,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等支撑器械行走的方法。

1.5 心理护理

患者截肢后往往感到悲观失望,表现为精神忧郁,有的拒绝治疗和护理,拒绝见人或破坏物品,甚至产生轻生的行为。护理人员应以良好的语言,行动,和蔼可亲的态度,通过认真精湛的护理技术操作来增强病人的信心,康复的自信力量,向患者解释阐明截肢的紧迫性及意义,让患者理解截肢为挽救其生命的最后手段,使其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面对现实,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和勇气,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 护理体会

截肢手术并不是治疗的结束,重要的是通过药物,物理,心理治疗和护理,做到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必能使患者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那个都获得康复。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11.

[2]许瑾,李茵,方珂.下肢截肢病人的术后护理[J].中原医刊,2004,31(2):55.

猜你喜欢

残端截肢患肢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骨肉瘤手术:截肢并不是唯一选项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