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蜂养殖是解决新疆剩余劳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2010-02-10

中国蜂业 2010年5期
关键词:蜂产品养蜂蜜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发展中心,乌鲁木齐830012)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新疆养蜂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内地省份相比却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新疆的边远贫困地区,由于语言不通、环境闭塞,养蜂业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不但使当地优越的蜜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蜜蜂养殖就业致富。

一、优势

1、气候条件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部,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天山山脉自中部横隔,地形气候复杂,形成了自然条件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和垂直差异。冬季长,春秋短,日照长,温差大,蒸发强,降雨少,春天温度上升快而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因此,蜜源植物多集中在夏秋(5~9月)开花泌蜜,流蜜期连续而集中。夏季气温高(白天30℃左右),日照长(14~16小时,比内地长 4小时左右),温差大(12~14℃),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利于蜜源植物生长发育,开花泌蜜。因此,蜂产品可以高产,稳产。新疆晴天多,雨天少,夏秋季大流蜜期基本上不下雨,利于蜜蜂采集。6月上旬可见蜜蜂早上6时30分便出巢,晚上22时30分才见蜜蜂返巢,采集时间长,进蜜快,成熟也快,有利于生产成熟蜜。北疆的自然环境保持原生态状态,是生产有机绿色蜂产品最好的基地。

2、蜜粉资源条件

新疆土地总面积166.5万平方公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内陆干旱区所特有的绿洲经济,现有耕地416.4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7处,作为全国最大的产棉区,2008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在压缩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仍达到1650万亩,油菜、葵花等油料作物面积已接近300万亩,特色作物种植面积73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已达75万亩以上,辅助蜜源植物还有沙枣、苦豆、打瓜、榆树、柳树等。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拥有草场5135.4万公顷,甘草、罗布麻、益母草、大蓟、香薷、牛至、党参等山地、草原野生特种蜜源植物也因其产品具有绿色、无污染、并含有多种药用成分等优势近几年也被广泛采集利用。

二、新疆农村从业人员的就业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成为实现财富创造和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方向。然而,目前新疆封闭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特有的地方与民族文化,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尤其是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他们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居民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增加了其选择就业的竞争压力,同时,语言障碍使其不能走出乡村,走出新疆,实现跨地域的择业与就业。据自治区民调队测算,新疆农村劳动力在目前每年100多万人的基础上持续增加。

三、意义

新疆边远贫困地区大多缺少资金和技术,一些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难以起步,而蜜蜂养殖则是比较好的农业生产项目。养蜂是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甜蜜事业,是乡村从业人员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发展蜜蜂养殖对提高新疆农作物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优化生态环境和提高城乡人民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经济意义

就新疆蜜蜂饲养管理水平来看,一户养蜂户养100群蜜蜂,只要当地蜜粉条件充足,气候环境适宜,年均纯收入可在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从整个农业生产来看,蜜蜂的传花授粉,可使农作物、果蔬普遍增产,增产收益是所获取蜂产品收益的几十倍,可以说,蜜蜂授粉增产具有其他农业增产措施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社会意义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区的稳定和全国的稳定,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稳定新疆局势和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存在极大的相关性,相信通过鼓励蜜蜂养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少数民族养蜂科研人才的培养,养蜂科技支农的不断深入,新疆边远地区,可以通过蜜蜂养殖来增加收入,实现就业,确保新疆稳定和谐。

3、生态意义

新疆是生态条件极其脆弱的地区,通过蜜蜂养殖的开展,可以树立当地百姓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绿色植被的保护,减少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同时,转变农业传统植保模式,以科学管理和生物防治作为农作物、果蔬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式,促进新疆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绿色有机农业转变。

四、前景

新疆地域辽阔,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的有4000多种,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有1000多种;可作为蜜源的棉花等经济作物,大多成片分布,如:石河子垦区每年都200万亩以上;新疆还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在新疆开展蜜蜂养殖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1、授粉需求

新疆发展蜜蜂养殖的潜力很大,随着粮食、棉花、林果、畜牧四大产业基地的加快建设,2007年,西甜瓜种子销售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葡萄酒、啤酒花、枸杞、红花、番茄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7%、70%、50%、60%和80%以上。而新疆本地再加上外地来疆的蜂群仅为60余万群,于沿海一些养蜂大省相比差距很大,新疆的农作物、果蔬面临着能否充分授粉的问题,2004年,南疆巴旦木产区,巴旦木杏急需授粉蜂群的消息屡见报端。在新疆库尔勒,梨农以每群30~50元的价格邀请蜂农为其香梨授粉。蜜蜂为农作物、果蔬授粉增产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在新疆天山南部地区,称为南疆,其人口占全疆的一半以上,全疆有四分之三的少数民族集中在南疆的和田、喀什和克州,南部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但南疆是新疆林果业的重要基地,在当地发展蜜蜂养殖,不但可以满足当地果蔬的授粉需求,而且可以通过养蜂解决就业,使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2、市场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食用蜂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新疆的少数民族喜甜食,蜂产品消费的潜力很大,新疆现有蜂产品加工企业30多家,大多分布在乌鲁木齐周边及伊犁地区。随着蜂产品企业的不断壮大,其对蜂产品原料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新疆是一方净土,非常适合开展绿色有机蜂产品生产,被誉为“西北绿色蜜库”,在新疆边远地区,工业化程度低,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农村劳动力充足,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绿色养蜂,生产成熟蜜,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五、措施

1、积极出台蜜蜂养殖的鼓励政策

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在蜜粉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大力发展蜜蜂养殖。在新疆伊犁昭苏地区自2007年起就出台政策,对新从事养蜂业且养蜂数量超过50群的蜂农,一次性每群补贴100元。尼勒克县蜜蜂良种繁育场也出台优惠政策,对从事专业养蜂工作的养蜂户每户分给10亩农业土地,管理费方面也给予优惠。各地农业管理机构,在蜜蜂养殖促进作物增产,使农牧民脱贫致富方面的认识要充分到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当地养蜂业,积极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

2、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要加大对基层蜜蜂养殖从业人员的技术服务力度,特别是少数民族养蜂从业人员,大力翻译、撰写少数民族文字养蜂技术材料,培养少数民族养蜂技术员;树立基层养蜂技术能手典型,通过树典型、评优秀,以点带面,促进当地养蜂事业发展;要逐步形成基层养蜂技术指导、区域养蜂技术培训、区级养蜂技术规划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使科学养蜂走进千家万户。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各级养蜂行业协会,要树立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思想,积极组织和参与蜂产品流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养蜂生产技术,传播科技知识。主动配合主管业务部门的工作,齐心协力,共同为新疆蜜蜂养殖促就业服务。

4、扶持蜂业企业

要树立只有企业发展了,蜂业才能有出路的思想,通过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新疆蜜蜂养殖事业的发展。鼓励蜂业企业,建立蜂产品生产基地,与蜂农建立紧密关系,千方百计促进蜜蜂养殖户高产稳产。

总之,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蜜蜂养殖是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致富的重要途径,应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农牧民积极关注与重视。

猜你喜欢

蜂产品养蜂蜜蜂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养蜂女状元
蜜蜂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蜜蜂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