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承气汤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010-02-10刘娟旻吕金良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6期
关键词:芒硝枳实承气汤

温 伟,刘娟旻, 吕金良, 邓 涛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118;2.吉林省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新湖镇畜禽咨询门诊部,130121;3.吉林省长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30000;4.吉林省白城市林海镇政府农科站137000)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组成,为攻下剂的基础方。由于其对于肠胃燥结成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主治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诸证。“痞、满”指腹部胀满,“燥、实”指燥粪结于肠道,腹痛拒按。多年来应用到兽医临床上治疗马属动物结症,效果良好。近年来我们根据方义,在临床实践上应用于牛病、猪病的治疗,也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 大承气汤方剂

1.1 组成:大黄 60g(后下)、芒硝 180g、厚朴 30g、枳实30g,水煎服或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1.2 功效:攻下热结,破结通肠。

1.3 主治:结症,便秘。证见粪便秘结,腹部胀满,二便不通,口干、舌燥,苔厚,脉沉实。

1.4 方解:本方证乃大肠气机阻滞,肠道胀满燥实所致的粪便燥结不通,治宜行气破结。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但大黄仅善泻热推荡,软坚之力不及,故辅以芒硝咸寒软坚润燥,二药相须为用,增强峻下之力;积滞内阻,腑气不通,而气机不畅,实热积滞难以下泄,故以厚朴行气散满,枳实消痞破结,助大黄、芒硝加速积滞的下行,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具有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之功。

1.5 制方要点:①泻实通腑与行气宽肠相伍。以“承气”命方名,是因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下降为顺。实热与积滞壅结肠胃,影响腑气的通畅,形成阳明腑实证。用本方峻下热结,可承顺胃气下行,恢复正常的以通为用的气机,故方名“承气”。②煎煮时应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1.6 应用:本方适用于阳明腑实证,患畜主要表现为实热便秘,以“痞、满、燥、实”为本证特点。临床应用时,可根据病情在本方基础上加减化裁。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伤寒论》),主治燥热内结之证,配甘草乃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若病程较长,导致热结阴亏,可用原方去枳实、厚朴,加生地、玄参、麦冬,名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2 大承气汤的现代药理作用

大承气汤为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历代医家对本方研究颇多,应用十分广泛,本方的现代药理作用主要有:

2.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大承气汤颗粒剂可使正常小鼠炭末推进率、湿粪计数明显增加,炭末排出时间明显缩短,表明其有增强正常小鼠肠道动力的作用。采用放免方法和肠鸣音分析技术观察腹部术后胃肠激素改变和肠运动的关系及大承气汤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腹部术后肠道运动功能低下,肠管张力降低,运动不协调与胃动素水平降低有关。大承气汤可促进肠管运动,增强肠张力,且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胃动素的释放增加,生长抑素水平也升高,使消化道处于新的平衡,而有利消化功能的恢复。人服用大承气汤冲剂后55分钟,血浆胃动素浓度较服前显著升高,这种上升态势至少维持至服药后145分钟。

2.2 对血流量的影响

应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测量器官组织血流量的方法,观察到大承气汤明显增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腹腔大部分脏器血流量,尤其是肾血流量,呈成倍增加,为模型组的4.7倍,且间接增加肝脏血流。表明大承气汤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多脏器血流有改善作用。

2.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大承气汤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感染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则有明显的影响。大剂量的大承气汤使感染模型小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及血清溶血素生成减少,而中、小剂量组则使之增高。表明大承气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机体机能状态和用量有关。

2.4 抗菌作用

2.5抗内毒素作用

以鲎试剂凝集反应试验,100%大承气汤煎液按倍比稀释至1:256时,仍可阻止0.2ng内毒素与鲎试剂间的凝胶反应;电镜下观察到,内毒素与大承气汤共孵后,则内毒素的链形结构已不复找到,提示内毒素在大承气汤的作用下,已被分解成无毒的亚单位或被聚合成胶态分子,从而使内毒素灭活。

2.6对肺的影响

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研究大承气汤对肺脏的影响。结果:光镜下对照组肺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和出血等变化,而大承气汤组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另有研究提示,白细胞粘附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过度分泌参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理生理及肺损伤的发生,大承气汤能减轻二者介导的肺损伤。对酵母多糖A性腹膜炎时的肺损伤,大承气汤可通过降低外周、门脉血内毒素,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产生与加强自由基的清除,而显著减轻急性腹膜炎引起的肺损伤,保护肺功能。

综上研究,大承气汤有促进肠管运动、增加胃动素的释放、促进胃液分泌等药理作用,为本方泻实通腑的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有关抗菌、抗内毒素作用,及对免疫功能及肠道血流量的影响,可部分阐明本方用治急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疾病的机理。本方对肺的影响从一侧面证明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

3 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大承气汤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急救方剂,在许多中医临床各科急症的抢救治疗上所具有独特疗效,已为医学上比较系统的临床观察所证实。在兽医临床上目前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用的最多是以本方为基础加味,治疗动物便秘和结症。

3.1治疗马骡结症

结症是马骡常见的一类疾病,其病为粪便阻塞肠管,遂发生腹痛之症。故《元亨疗马集》说:结症者,实证也。停而不动也,料塞不通遂成脏结之病。结症发病急促,症状危急,临床治疗以消积破气、化谷宽肠、通肠利便为治则。

琵琶仙微微一笑,说:“这个你放心,庄翻译的底细我清楚,他跟刁德恒不是一路人。明天中午,你送香肠慰劳太君,去一趟北大营,但要避开姓刁的保安队长,庄翻译会悄悄来的。”

3.1.1 杨若介绍,中兽医学家崔涤僧(1885-1966),擅长诊治马骡结症、家畜热性病等,对治疗马骡结症效果较好的几个中药处方,如“加味承气汤”“酒曲七结饮”“醋香汤”、“加味橘皮散”等,通过408个具体病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见解,为以后全国性的中西结合诊疗马骡结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1.2 蒋文俊等,在2000年-2004年收治结症患马200余匹,治愈率达90%以上,无论是前结、中结、后结,均可采用大承气汤加减(大黄50-100g,芒硝40-50g,蜂蜜150-250g,莱菔子40-50g等;病畜伴有气胀则加枳壳、桃仁各20-40g;伴有疼痛则加木香25-45g;病畜体质虚弱或病后期者加党参、黄芪20-50g。一次煎服)为主,西药针剂(5%盐水注射液500-1500ml,20%安乃近注射液40-70ml,5%的安钠咖注射液,6%维生素C注射液50-90ml,一次静脉滴注)为辅的中西结合治疗原则,根据前结、中结、后结的不同病症情况酌情加减方剂及针药。中结病畜腹胀严重的可选适当放气,然后结合捶结按摩法进行治疗。后结可辅以直肠掏结的手段加以治疗。经过200余例的临床治疗及对病死马匹的解剖后发现;前结死亡率较高,中结死亡率次之,后结则可达100%的治愈率。结症发现得较早的死亡率低,发现得较晚的则死亡率高。年青体壮的死亡率低,年老体弱的死亡高。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马结症的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西药作用快,可短时间内缓解病畜的疼痛等症状。中药虽作用慢,但其作用时间长、作用力量强,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畜的病症。

3.1.3 宁自林等,1998年以来用大承气汤加木香、车前、黄柏治疗马属动物结症66例,治愈59例,总治愈率为89.3%。其中前结4例。用药2次后。1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率为25%;中结37例,33例1次用药后痊,4例症状较重。经2次用药后无效死亡,治愈率为89.1%;板肠结15例,10例经1次用药5例经2次用药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后结10例,1次用药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

3.1.4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资料,用加味承气汤治疗马、骡、驴结症225例,治愈218例。

3.2 治疗前胃弛缓

施雷英报道1987-1991年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耕牛、肥育肉牛和奶牛的前胃弛缓取得了满意效果,治疗826例,治愈791例,好转30例,无效5例,治愈率95.7%。

3.3 治疗牛瓣胃阻塞 其方药为:大黄100g,厚朴、枳壳各60g,当归80g,柴胡、甘草各40g,青皮、陈皮、泽泻、茯苓各50g,鲜乌桕根200g,食盐150g,豆油150ml。除食盐、豆油外余药加水煎煮,灌服时再加食盐、豆油摇匀,1剂/日,分早晚2次灌服。本方组方简单,见效快,经济方便,加味后既可治疗多种病因引起的瓣胃阻塞,还能恢复和提高胃的消化功能。是治胃肠实热的泄下方,方中的大黄攻结散热为主药,枳壳消滞,厚朴除满,当归、柴胡、泽泻、茯苓温中泻下,青皮、陈皮破气行气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合中为使药,诸药同用,能通结泻热,软坚而存阴。若病畜体质上乘者,建议仍用大承气汤原方剂。

盛昭军,2000-2006年,运用瓣胃注射加味大承气汤煎剂,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疗效,辅以静脉输液、消炎、解毒、强心等支持疗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自2000年以来共治疗该病23例,治愈20例,治愈率87%。

3.4 治疗牛羊瘤胃积食

3.4.1 吴婷,应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牛羊瘤胃积食93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94.6%。方剂组成为大黄140g,厚朴 70g,枳实 70g,芒硝 240g,鲜乌桕根皮400g,鲜香附子 120g,陈皮 90g,木香 120g,山楂120g,泽泻 70g,青皮 90g,五香 150g,柴胡 90g,当归150g,六曲 120g,甘草 40g,食盐 120g,水煮待温加1000ml菜油为引,一次投服,每日1剂,并给大量饮水。加减:过食引起的:上述方剂中减柴胡、当归、香附子;燥热伤津、劳役过度引起的:减当归、青皮、五香、木香;脾胃虚弱引起的:减柴胡、五香、泽泻,乌桕根皮量减半。本方为牛的剂量,羊可减半喂服。

3.4.2 张仁洋等用加减增液大承气汤治疗牛瘤胃积食27例,前胃弛缓18例,真胃秘结17例,肠便秘15例,均服2-3剂而治愈。

3.4.3 胡家伦采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25例耕牛宿草不转,治愈24例,治愈率96%。

3.5 治疗猪的便秘以及热病等

《猪经大全》中治“猪瘟火热内实”方(生大黄4两、芒硝3合、枳实5合、厚朴1两,四味共煎)其实就是大承气汤。

李田秀等应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猪便秘212例,方剂组成包括芒硝100g、枳实30g、大黄30g、厚朴 30g、神曲 50g、麻仁 60g、香附 30g、木通 20g、瞿麦30g煎汁服,每日1-2次,治愈196例,治愈率90%以上。袁惠沂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猪便秘症52例,其中热秘15例均治愈。继发性热秘8例,治愈3例,死亡5例。虚秘10例,均治愈。冷秘3例,均治愈。伤食16例,治愈10例。伤食兼泄泻6例,治愈4例,无效2例。

牛永新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用大承气(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导泻,以清除肠道内残余的毒物以减少吸收,即使大量应用阿托品仍有良好的效果。

4 大承气汤的衍化

4.1 加昧承气汤

芒硝 180g、大黄 60g、枳实 30g、厚朴 25g、神曲90g、麻仁 120g、木香 15g、醋香附 50g。煎法:枳实、厚朴、麻仁、香附、木通煎沸20分钟,然后加入大黄和青木香再煎10分钟,取出候温,用纱布过滤,加入酒曲、木香1次灌服。此方以通肠利便,消积化食为主,适用于体质较弱的结症,若结症较重,1剂无效时,可于次日服第2剂,但应除去酒曲。加减:如在炎夏季节,病畜口红舌燥,则减少酒曲用量或不用。若继发肚胀,则加莱菔子、大腹皮、玉片、青皮、陈皮等理气下气药。耳鼻发凉可加淡豆豉,小便不利可加二丑、滑石。肠涩加郁李仁、千金子。单加麻仁者,为“麻仁承气汤”,主治同上。气胀者,加木香、莱菔子;体壮结粪坚硬者,加玉片、二丑、千金子;热盛者,加金银花、连翘、栀子等。

4.2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小承气汤与大承气汤相比较。药少芒硝1味,其主治征候,当亦仅具痞、满、实三证,而燥证未具。这是由于有形实积,尚未至于干燥且坚的程度,所以不用润燥软坚的芒硝。大承气汤是重下剂,小承气汤是轻下剂,故在痞满燥实证俱在,但不典型时,可用小承气汤来测定急下的大承气汤是否适用。此外,大小承汤之间的区别,还表现在:小承气汤厚朴用量较大承气汤轻3/4,枳实亦少;在煎法上,小承气汤是三味同煎,与大承气汤的先煎枳、朴,后下大黄不同。

4.3 调胃承气汤(大黄、炙甘草、芒硝)

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而不用枳、朴,可见其主治为燥热内结之症。并配伍甘草,是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故方名为“调胃”。从其作用来讲,比较大承气汤为平和,适用于阳明腑实证之较轻者。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方俗称“三承气汤”。其中大承气汤里大黄生用后下,以泻热除实;芒硝溶服,软坚润燥;且加枳实、厚朴行气除痞满,故攻下之力最为峻猛,主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阴腑实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具有轻下热结的功用,主治痞、满、实而燥证不明显的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仅用硝、黄,芒硝虽后下,但大黄与甘草同煮,甘草又有甘缓的作用,故本方攻下之力比大、小承气汤都要缓和,具有缓下热结的功用,主治阳明燥实内结而无痞满之症。

目前我国中兽药研制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在临床上应用几千年的经方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挖掘,开发中草药制剂,注意发掘经典处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行之有效的方剂进行研究,创造出作用更全面、副作用更小的新型中药,已是当务之急。大承气汤是一个古老的中药方剂,经过近两千年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科学性,为了更好地继承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需要认真研究其作用机理、应用范围,改进剂型,以制造出更好的兽药产品。

猜你喜欢

芒硝枳实承气汤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识别真假枳实
仲景应用厚朴情况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36例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