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营执意纠缠“陆舰入侵说”

2010-02-02

环球时报 2010-02-02
关键词:声呐反潜军售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司马岩 本报特约记者 姚杉杉

由于正值美国宣布对台军售的敏感时刻,台军否认“大陆潜艇入侵台湾海域”并未平息岛内有关人士的猜疑。2月1日,《联合报》详细披露了台湾排除大陆潜艇的经过。1月27日上午11时,正在进行“海鲨操演”的台湾海军S—70C反潜直升机,在左营军港24海里处测得一个水下不明物体,海军一开始即从严认定不明物体为潜艇,甚至不排除是解放军潜艇。“舰队指挥部”立刻通报台北“海军司令部”,“司令”高广圻马上进入作战中心坐镇指挥,并逐层上报“国防部”及“总统府”。海军也紧急升高战备,“剑龙级”潜艇和“拉斐特”舰立刻备战。此后声呐开始与不明物体展开忽有忽无的接触,台湾潜艇屡次呼叫,都未得到响应。下午2时,不明物体忽然消失,完全失去接触。傍晚6时,台湾确认排除不明物体为潜艇,认为它可能是沉船、大石、大型水中生物或大批鱼群经过,而且当地复杂的海底水文,也可能造成声呐误判。当天参与“海鲨操演”的海军256战队长迟名琳透露,海军对水下不明目标的侦测有标准作业程序,即以空中反潜兵力为主,水面兵力为辅,对目标进行侦搜分析,“经过长时间的鉴别、分析、再分析,我们最终确定它不是潜舰(潜艇)”。“中广新闻网”说,台湾海峡在理论上军舰可以申请“无害通过”,但实际上却很少这么做,因为海峡两岸都部署了数量极多的反舰导弹,谁都不敢冒险,“1996年台海飞弹(导弹)危机期间,美国虽然派出航舰战斗群,但也只在东部外海巡弋,没有进入台湾海峡”。

虽然军方一再否认当时所侦测到的水下目标是大陆潜艇,但是马英九出访、美国宣布对台军售的时机实在敏感。亲绿的《自由时报》1日以整版配上彩色潜艇图片报道了此事,声称台湾海军监控时曾录下“该不明国籍潜舰”的有关数据,如果是大陆潜艇,很可能是“基洛”级或“宋”级柴电潜艇,并以前者的可能性更大,“过去S—2T反潜机也曾在台湾附近海域发现疑似基洛级潜舰的踪迹”。该报还声称,马当局虽然采取亲中政策,但与民进党时期相比,大陆现在对台部署的导弹更多,海空军的装备更先进,且近两年才公开的歼—10战机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加入海峡巡航的阵容,“中国就是两手策略,一方面营造和解的气氛,一方面加大军事压迫,逼台湾就范”。民进党“立委”蔡煌琅声称,如果在两岸关系缓和的时候还有大陆潜艇“侵门踏户”跑到台湾家门口,等于宣告两岸和解政策的失败。“立委”黄伟哲称,这证明台湾迫切需要潜艇和反潜装备,而且不但要买得多,还要买得对。党团干事长李俊毅则认为,虽然大陆一直想要在西太平洋有所突破,不过这也可能是马当局的策略操作,目的是向美国凸显台湾的战略地位。

岛内也是议论纷纷。《中国时报》1日称,即便是盟友也会互相进行情报搜集,何况两岸军事仍处于敌对状态,尤其美台军售刚刚通过,将进一步加深大陆的疑虑。不过有海军高层认为,自从两岸气氛缓和以来,大陆东海舰队已经很少出海训练,有时出海甚至就在海上定点锚泊,以最近接近春节战备来说,解放军的潜艇活动并不频繁,一来可能是为了节省油料,二来也因两岸和解而没必要接近台海做动作。海军退役中将兰宁利认为,外界无需放大解读,因为不只是两岸之间常有互相搜集资料的活动,所有地区都有这类活动,况且台湾海军已经发布消息,正式排除是潜艇,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入侵的问题,亲绿媒体企图以此事来抹黑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对了解两岸军事互动的人来说实在可笑。他更忧心的是台湾声呐手不能清楚判读情况,“这显示我们反潜训练真的很糟”。

“中央社”报道此事时,因用了“侦测不明物,海军:非鲸豚也非潜舰”为标题,引发网友对台军反潜能力的强烈不满。一位署名“阿山哥”的网友说:“非鲸豚也非潜舰!干脆说外星人好了。”他们认为发表这类新闻其实是“居心叵测”,因为每次要增加军费,就发布类似消息。▲

猜你喜欢

声呐反潜军售
舰用管装鱼雷反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不可或缺的“鼓包”
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推出世界上最小的主被动水下声呐系统
泰利斯公司研制紧凑型CAPTAS 4声呐
从引进到自制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
美高官称继续对台军售
航空声纳浮标在反潜作战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