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缅甸人羡慕中国有邓小平

2010-02-02

环球时报 2010-02-02
关键词:女伴辛劳雪茄

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任建民

他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终日辛劳地工作,却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环球时报》记者不久前从缅甸采访归来,他们淳朴的笑容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夕阳西下时,我们来到缅甸有名的旅游区茵莱湖上的一家雪茄作坊参观。门前的花开得正红,在阳光下美艳四射。坐在屋中一角的黛茜蒙和其他七八个女子席地而坐,正在做雪茄。在她灵活的手指下,一支支雪茄排列起来。细问之下,她今年16岁,和湖区的其他孩子一样,上完小学没钱继续读书。这种用本地烟叶做成的手工雪茄,便宜的当地人消费,贵的卖到仰光甚至泰国,每盒价格从两三个美元到十几个美元不等。她是家中老大,还有两个妹妹。她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忙活,可以做大约1000支雪茄,得到的报酬是1000缅币,约折合1个美元。对于未来,她只是说,以后做工熟练了,每天可以做1500支雪茄,得到的报酬会相应提高。

清晨太阳升起时,我们随着当地的老乡,来赶湖边的早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与摊位中,蓝衣蓝裙的珊蒂正在卖点心。她十八九岁的样子,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安静地等人挑好点心然后装到小塑料袋中,每份500缅币,折合半个美元。她父亲是个农民,母亲在家做自制的点心。她是湖上一家小宾馆的服务员,晚上值夜班,早上又来赶早市卖点心。

此后,我们又在蒲甘参观了数量众多的漆器作坊中的一间,萍萍雯和女伴们一字排开,坐在席子上画漆器。她们一笔一笔地描画,黑不溜秋的盘子、罐子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工艺品。老板把它们摆到架子上,一只卖几十美元到上百美元不等。萍萍雯在这里工作5年了,没有一天假期。工钱按天计算,每天1000缅币,5年来没涨过工钱。她上个月刚结婚了,丈夫在漆器作坊当司机。“挣的工钱够花吗?”她轻轻摇了摇头。之前我们刚去当地菜市场看过,一棵白菜要350缅币。也就是说,她这样的技工,辛劳一天的工钱还不够买三棵白菜。“如果允许开价,你希望能拿到多少钱?”我问。她摇了摇头说:我们这里不能提要求!我重复一遍说:假设可以要求,你觉得一个月挣多少钱够花?她转头与两边的女伴们讨论起来,气氛一时活跃起来,她们嘻嘻哈哈说了半天,最后却没给我一个答案。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去过许多不发达国家,贫穷而无所事事的人见过很多。缅甸自然条件优越,土地丰饶,资源丰富。但在缅甸的城市乡村,我所采访的人们,许多都像上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姑娘一样,终日辛劳碌碌却仍然一贫如洗。曾经有经济学家写过书,讨论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的问题。这样高深的理论,缅甸的老百姓肯定读不懂,因为大多数人文化程度很低。但他们知道记者来自中国后,不只一个人羡慕地说,还是你们中国好,老百姓生活幸福。他们知道毛泽东、周恩来,但知名度最高的还是邓小平。▲

猜你喜欢

女伴辛劳雪茄
雪茄醇养保湿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张弛相济,风度翩翩
男人坏习惯让性爱减分
乌鸦和百灵鸟
Catch the star that holds your destiny
做事的范儿
雪茄:尽享燃烧的从容
王政:哈瓦那雪茄的味道要用心去体味
握住我的手
女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