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会展 大学问——访Agility(亚致力)世博项目总监潘起宏

2010-01-26刘光琦

中国储运 2010年10期
关键词:展品会展运输

文/刘光琦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圆满召开以及全国各地举办的国际化大型展会,都印证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正在步入快行道,因此,会展物流及其相关产业也正在成为国内诸多企业关注的新领域。

在成功收购了”Translink”之后,Agility已经成为全球会展物流业的翘楚,许多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而据潘总介绍,Agility之所以重资完成这一收购,正是看中了会展物流在国际特别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的会展物流需要更为专业的团队和更为精良的设备来操作。

《中国储运》:会展物流作为一种专业的物流形式,以其高附加值,高效率,高利润为业内所关注,您认为在操作上,会展物流具有哪些特点?

潘起宏:会展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分支,属于比较特殊的运输行业,在专业性、安全性及时效性等方面要求很高。

普通展会的专业性都会体现在某一行业上,比如,物流展、铝工业展、汽车展、海航展等等。每一种展会的特点决定了展品的运输特性,这对物流企业来说都是考验,比如我们参加慕尼黑的机床展,柳工、徐工等国内大型的工业企业都要参与,他们大型运输机械的单件重都是270吨以上,仅一个配重体重量也都在100多吨,对这种大件展品的运输,从海运的订船开始、到上船、到展位的落位、再到回运,都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再如我们为珠海航展所做的“神五”运输,也体现了会展物流的专业性;而普货物流就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展会需要在一个时间段运大量的物资到某一个地方去,这就是时效性的体现。打一个比方,今年的慕尼黑机床展不是很成功,就是因为受到火山灰的影响,很多展商的展品都没能及时到位,影响了观展效果。也就是说各种因素都会对一届展会的效果与结果产生影响。每一次中国举办国际大型展会的前段,天津、上海、厦门及广州等港口都会有大量的租船需求,无论是船公司,还是货代企业,还是政府,都尽力保证在这一时期当地能有充足的资源,使企业可以如期去参加展会;比如目前这一时期,上海不仅有世博会,有其他的展会,还有一般贸易的普货运输,集装箱在同一时间大批量的进出港区,这对于港口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也正是时效性的体现,会在某一个时间段,有大量的某一类的产品运到某一个地方去,它的时间要求非常严格,普货运输如果延误可能只是影响销售或者剩余合同的执行,而展品如果过了展期才运到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会展物流的安全性需要结合到专业性角度而言,即使展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输到位了,可是打开箱子却发现已经破损,这个就是很大的问题。任何一个展商,都希望对客户展示的是自己展品最完美的一面,因此对展品安全性的要求非常严格。普通的国际货运,货物破损了只要索赔就解决了,而展品如果损坏了,即使赔款也不能达到参加展会的目的。因此,无论是船公司,航空公司,还是内陆运输各个环节,中间的衔接都要保证安全性。

此外,我认为会展物流还需要信息的对称性,这也是现在中国物流行业的一个短板。信息对称就是说展商准备运输哪些展品,要运到什么地方来,什么时间可以到达,这些信息只有物流商掌握,可是主办方、展馆方面都不掌握。在一些国外的展会上,都会有一个公共的平台,供所有参与展会的各个方面登陆,了解每一个展位展品的运输情况,包括能不能到位,什么时候能到位,而我们中国的展会一般缺少这样的平台。信息对称非常重要,是保证会展物流圆满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惜在我国的展会上,这方面的发展力度还不强。

《中国储运》:在您看来,中国的会展物流业目前发展得如何?有哪些可以看到的好前景?呈现哪些特点?

潘起宏:会展物流正在中国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的最好佐证就是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外的展会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在中国却没有受到冲击,因此全球的会展物流界都在看好中国市场。

中国目前展会业的一种特性是多数会展都以政府或组织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形式出现,外资、民营的会展物流公司要参与其中需要跟各级协会组织达成合作关系。另一种特性则表现之前中国的大型展会大都集中在北方、南方经济发达区域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地;不过现在正在向内陆发展,如成都、重庆,西安,大连等。目前,中国的展馆面积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的前茅,而且展馆的硬件设施发展得很好,但是在展会的管理方面还有所缺失,这种缺失在二线城市表现明显,也间接导致了展会物流业的收入在国家的GDP中比例很低,这与发达国家是有区别的。在发达国家里,展会物流业是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行业,会给GDP做出相对大一点的贡献,而在中国虽然展会业发展得非常快,但是带来的社会价值会高一点,如促进当地经贸发展,但是展会业的直接收益对于整个GDP的贡献会相对少一点。

需要看到的还有,目前中国有能力为大型展会做物流服务的企业还不多,无论是从操作能力,还是管理能力上看,展会主办方的选择余地都也不大。会展物流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程,要考虑的不光是与展馆方或展商的沟通,作为物流供应商来说,展馆周围的交通也需要跟警方做好协调,因为在三天进馆时间里,日均进馆车辆有上百辆,这需要一整套系统来管理。从进馆开始之前就要安排哪些展品先到,哪些展品后到;哪些是大型物资需要先进馆然后搭建,哪些是搭建完了再进馆;所有的展品从国外的装箱开始就需要跟代理商协调,按照展位的次序排列出装箱图,到港后,我们再根据装箱图进行拆箱就位操作,这是一整套的系统。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展会业发展很快,从2003年全国不到2000个大型展会,到现在每年5000~6000个,这种发展也是与中国贸易大国的身份相匹配的。因此我认为在会展物流领域,专业型公司的发展应该成为一个趋势。

《中国储运》:你刚才提到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的差距,那么您认为造成这种差距、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潘起宏:做会展物流第一需要的是专业化人才,因为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展会,所以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人才,展会物流的人才首先要具备普货物流的经验和知识,才能进一步向高端发展,熟悉展会物流的管理和操作,这在我国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匮乏的。从前两年开始,我国的物流行业开始重视证书的认定了,如英国皇家物流学会的认证及国内人力资源部的物流师认证,都是已经说明政府在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此外,在某些二线城市组织大型展会的时候,会更希望扶持这个区域内的物流商来做主供应商,而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则只能作为分包商来体现,这也使得二线城市的展会发展滞后;同时,即使是在一线城市在展会的管理上也有漏洞,比如非供应商身份的当地货代也可以为展馆提供服务,甚至一些黑货代还混迹其中,以低价揽货,高价要挟,这些都说明了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而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只有相关协会或组织制定了相应的行业规范,才能吸引更多国家的展商及展览公司来中国举办、参与展会,这样对于促进中国展会业的发展大有益处。

《中国储运》:您认为一个出色的会展物流公司需要具备哪些优势?Agility有哪些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潘起宏:我觉得应该是人才的优势结合国际网络优势,这些都是操作层面的优势。

以Agility为例,我们每操作一个项目都会有专门的团队去跟踪,比如做珠海航展的团队核心是一位机械专业的香港同事,他对设备的吊装很专业;而在做艺术品展的时候,就会有新加坡很有经验的同事来负责,他们已经做了多次艺术品展览,对画、花瓶等艺术品的运输方式和包装方式很在行。一个专业的团队可以完美地体现安全性和专业性,反之则会造成非常惨痛的后果。比如在一次北京医疗器械展上,一个展商的液晶显示屏就被物流供应商用普通的家电包装而不是航空箱来做空运运输,到展会现场时已经坏掉了,不能再使用了,只得临时购买了一个普通的显示屏代替,展览效果大打折扣,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选用的只是空运的普货运输,而没有做专业的展品运输。

会展物流企业核心是高端物流企业,以Agility的展会物流团队来说,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会准确地向客户提出建议:这类展品进出口手续应该怎么做、展品就位需要哪些特种设备、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每种方式的特殊单证需求,以便使每一件展品都能准时、安全地被运到目的地。

中国的会展物流主要分为来华展和出国展,而出国展在所有的业务中占了很大的部分。出国展,顾名思义就是国内企业通过物流公司通过海运或空运的形式把展品运到境外展会所在地,再由其在当地的网络运到展场,为展商提供服务。刚才提到的“机床展”就是我们与国内的工程机械协会合作,作为出国展的官方货运代理,与参加出国展的展商进行联系,提供物流服务,也会派专业人员到国外的会场为出展的客户提供服务,一方面能够保证他们的货物被准确地分拣出来,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在展场的其他服务,比如帮展商在现场将展品作留购等。从长远来看,这种潜在的附加值很高的服务机会,既能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又提供了利润增长空间。

国内企业如果要成为国际化、一流的会展物流企业,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展网络。Agility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有550个办事处,并与德国科隆、慕尼黑、汉诺威、法兰克福以及杜塞尔多夫等五大展览公司都有很好的合作关系,与全球最大的展览公司—励展集团也多次合作。因此,可以说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的网络,无论展商把货物送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参展和销售,都会有Agility自有的公司在当地为他提供服务,而公司自身的沟通和交流远远胜于战略合作伙伴或代理商;信息流、现金流在内部的交换也会更通畅,从而确保了展品的顺利就位并最终得到客户的赞誉。

猜你喜欢

展品会展运输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