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患儿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1

2010-01-25邢海燕张春梅孙宪军

关键词:哮喘依从性用药

邢海燕 张春梅 孙宪军

(莱芜市人民医院,山东 莱芜 271100)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例哮喘患儿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男63例,女53例,年龄3~12岁,病程3月~3年。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指南[1],属轻度持续以上,需长期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并知情同意。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分级。不依从的定义是指对医患双方同意的治疗却没有执行[2]。习惯上将实际用药量达到开出药量的75%以上作为依从性好的标准。不依从包括用药不足、用药过度和不规则用药。导致不依从的因素众多,比如: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人主动减少药物的使用,由于知识缺乏症状缓解而自行停药,用药方法及时间随意等。由哮喘门诊专人负责调查,向年长儿及家长逐项询问,发放问卷116份,回收103份,有效回收率88.79%。

1.3结果

1.3.1哮喘患儿及家长依从性情况 见表1。

表1 哮喘患儿及家长依从性

1.3.2影响患儿及家长依从性的原因 哮喘知识缺乏占83.49%(86/103);治疗信心不足占42.72%(44/103);惧怕药物不良反应占69.90%(72/103);患儿合作性差不能配合应用吸入装置占65.05%(57/103);家长对患儿关心不够占45.63%(47/103);峰流速仪拥有占36.89%(38/103),正确应用占44.5%(17/103)。

2 护 理

2.1心理护理 哮喘患儿的心理因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哮喘患儿的身心健康、临床表现和治疗的效果等问题。哮喘可以导致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也会影响哮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哮喘病人的心理和精神障碍表现类型是多样性的,可有抑郁、焦虑、恐惧、性格的改变,社会工作能力的下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多汗、头晕、眼花、食欲减退、手颤、胸闷、气短、心悸等[3]。因此,在对哮喘患儿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患儿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方面的治疗,使患儿身心健康地成长。针对病人就医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

2.2健康教育 教育和指导应该贯穿在整个诊疗过程中。教育的形式可以多元化,采用科普读物、录像、讲课等形式。教育的内容包括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规范治疗的基本原则、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自我管理的计划等。需要让患儿及家长明确了解哪些药物是主要缓解症状的,哪些是长期治疗预防复发的。对患儿关心的问题(如: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副作用等)展开讨论。这些教育和解释有利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提高长期用药的依从性。

2.3教育家长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哮喘患儿需要长时间的院外治疗,父母是他们的主要看护者。父母情绪对患儿患病的影响甚至要大于疾病本身的影响[4]。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哮喘的恐惧和偏见,多数家长开始时对患儿患病的事实不能接受,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导致家庭气氛紧张,反过来又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医护人员要教育家长,尽快地接受孩子患病的事实,及早进行正规治疗,应该通过与病人及家长的交谈、科普资料、传媒等途径,使家长了解哮喘是常见病,目前有有效的、规范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绝大多数哮喘患者得到完全控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指导家长发挥良好的职能作用,对患儿的照顾更加周到、有效,提高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和哮喘自我管理的能力。

哮喘治疗中的不依从性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长期治疗的概念和计划,长期抗炎治疗不足,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的药物使用不规范等。有必要提高对治疗依从性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合理评价依从性,通过适当的措施纠正不依从性,才能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

3 讨 论

3.1哮喘患儿依从性状况 哮喘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是分散在家中接受治疗,且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哮喘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估计、哮喘发作的预防、自我处理方法的合理应用、气雾剂(MDI)吸入技术与PEF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足够了解,容易造成治疗剂量不足或过度、疗程中断、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不准确等,现已明确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哪怕医生开出的处方准确无误,哮喘的控制都是难以见效的;由于环境因素对哮喘病的防治认识不够,未能及时除去诱发因素;再加上药物广告误导以及对皮质激素治疗认识不正确等等,大大影响了哮喘的防治效果。表1显示本组患儿家长依从性较低,多数惧怕药物不良反应,峰流速仪拥有率低,对病情估计差。

3.2影响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原因 本组资料显示,影响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原因主要是家长认识问题,如知识缺乏、信心不足、惧怕药物不良反应等(对于任何需要长期规律用药治疗的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医疗步骤)。这与哮喘患儿缓解期无喘息且与正常人一样的特点及对本病的错误认识有关。加之部分家长甚至医务人员认为哮喘无需规范治疗,有的家长认为长时间应用激素,可导致患儿发育障碍。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46(10):745-751.

[2] 沈华浩. 哮喘手册[M].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2.

[3] 李明华, 殷凯生, 蔡映云.哮喘病学[M].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21-726.

[4] 刘月利. 癫痫患儿遵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101-102.

猜你喜欢

哮喘依从性用药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