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节效应显现 景气指数回落——1~2月份商务部“中国·盛泽丝绸化纤指数”市场景气点评

2010-01-19

丝绸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丝景气丝绸

丝绸产品景气情况

1月份盛泽丝绸类产品景气指数出现下跌,收于86.58点,较2009年12月份大幅下跌了12.67点;2月蚕茧丝绸类产品月度景气指数依然延续1月的弱势下调,收于85.46点,较1月份小幅下滑了1.12点,与1月大幅下调的12.67点相比,此次降幅已明显趋缓;但受到春节放假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景气还是有所回落。

一、1~2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下滑的利空因素

1)春节淡季因素影响

1~2月份受春节长假的影响,其市场销售总量、产品订货、顾客人气、盈利变化、资源供应均有所走低,流动资金周转也出现回落,运输成本以及货款拖欠有所增加,而市场产品销售价格却有小幅下调;但也正由于年关,部分成本指标有所缓和,如市场进货成本以及店员工资有所下调,企业融资增加;而产品库存、产品创新能力基本持稳。2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小幅下滑。

2)出口难以完全恢复

从出口市场来看,1月份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尤其是包括真丝绸在内的奢侈品消费需求经历大幅度下滑后依然低迷,茧丝绸出口仍然处于滑坡状态。美国是丝绸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据专业数据报告显示,因美国人对就业以及美国经济前景变得更为悲观,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1月的向上修正后的56.5点下降至46.0点,创自2009年4月以来新低。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度下跌,对纺织出口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真丝绸行业。金融危机完全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观,之前过度消费现象得到有效抑制,根据最新统计显示,美国储蓄率已比危机前大幅度上升,目前处在10 %左右。如果美国市场持续低迷走势,丝绸出口短期之内将很难恢复。

3)内需无法真正启动

丝绸历来被称为外向型行业,金融危机之后出口下降幅度非常之大,2010年丝绸要维持稳定,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位,再依靠投资和出口将不具有持续性,所以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以此来带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虽然近来,由于蚕丝被、丝绸家纺以及装饰品的大力发展,丝绸内销在国内增长迅速,但是丝绸产品并不是普通大众都能消费的,增长有限;出口占整个消费的权重在短期之内还难以下降。丝绸内需能否在经济转型中异军突起,仍需丝绸行业人士加大创新力度。

4)市场干茧、生丝价格走势分化明显

对茧丝交易来说,由于春节的假日效应,市场购销淡季被稀释得很淡。1~2月份茧丝采购是淡季之最淡,随着公司工厂的陆续放假,对原料的需求减至最低。市场关注的多是3月行情和4月春茧预期。

1~2月份市场干茧、生丝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干茧(干茧的质量指标为清洁洁净3A级、出丝率30 %、解舒率50 %、万米吊糙6次,不含质量补贴)从1月初74 000元的价格到节后77 000元、79 000元进军,并曾一度摸高80 000元。春节假期前后的2月份是干茧需求旺盛的时期,干茧供应的减少而缫丝厂采购原料以维持生产,使干茧“奇货可居”;在2009年减产的背景下,干茧在年末的资源稀缺性显示无余,不少缫丝厂因原料短缺,以延长春节假期的方式来缓解原料荒,直到正月十五之后开工生产,不过,期间盘面干茧近周合约仍然向8万元逼近,呈现“量少价高”之势。

但是原料价格的上涨并未能对生丝行情形成拉动,生丝价格跟涨乏力。春节期间的1~2月是茧丝流通淡季,生丝市场价格从每吨253 000元,震荡盘整,下调至2月末的3A生丝价格248 000元左右,承压较大。据海关快报数据统计,2010年1月,我国出口生丝626 t,同比下降50.4 %,出口金额为0.21亿美元,同比下降24.6 %,生丝出口形势依旧低迷。在此形势下,生丝对干茧价格的上涨消化乏力,现货合约价格在25万元根基不稳。目前茧丝绸市场前景不明朗,茧丝价格呈现震荡走势。

5)人民币升值问题显现

对于不断上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尤其是典型外向型的丝绸产业影响甚大。据市场专业人士粗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当前纺织行业的平均净利润水平仅仅在3 %~5 %。根据当前丝绸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人民币升值、汇率上升,必然会引起国内出口商将报价上提,以对冲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外贸进出口价格成交难谈难接,其对丝绸行业的出口可谓是雪上添霜。丝绸行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历来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丝绸行业的融资难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纺织行业。

二、1~2月份蚕茧丝绸产品景气指数下降趋缓的利好因素

1)丝绸消费结构多样化

近年来,丝绸商品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丝绸行业主打丝绸面料产品,考虑到未来化纤类服饰由于各类问题受到制约,而丝绸类服饰在未来有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丝绸产品重点转向内衣、家纺及装饰品等消费领域,长丝针织T恤、真丝涂层面料服装等已经进入高端品牌消费,尤其是丝绸家纺、装饰用品,丝毛混纺、丝针织内衣等耗丝量较大的丝绸新产品问世,给茧丝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丝绸企业也需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展现企业的品牌效应。

2)蚕农积极性增加

据市场消息显示,受去年高价茧丝的刺激,对蚕农养蚕积极性产生了正面影响,蚕农加强了桑园的护理,桑园改、扩种亦在增加。如果蚕农扩桑和加强对桑园的护理一切正常,今春蚕茧丰收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当然也需要注意,蚕茧生产未定因素还有很多。

3)政府政策扶持

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及“加大厂丝收购”政策的实施等利好因素。丝绸虽是纺织小行业,但其振兴发展的意义重大;政府始终将丝绸商品流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清晰地提出并给予支持,充分表现了国家对搞活市场流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视;对拓展内销起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国际丝绸两年来急剧减少采购量,现在采购商意图陆续补充库存。他们多数采取了化整为零的采购策略,一次性采购量大大减少,更倾向频繁的小批量订单。不过这些也说明行业已经渡过了最困难期。3月份两会召开,相信今年国家会有更多配套政策出台。

三、后市预测

综合1~2月份各个方面的利好、利空因素进行分析,认为2010年3月份由于正逢纺织品销售旺季,市场景气指数将会掀起大幅上涨,且涨势将弥补1~2月的下滑,甚至超过1月份的景气指数。

1)3月份是传统的纺织旺季,此时纺织服装需求强劲,订单快速回升。同时经过2月底工人陆续返工,正则纺织企业的开机率得到大大回升,且年前的订单大量积压,年后的订单也纷拥而至,这对整个3月份的市场景气指数将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2)2010年3月10—12日,“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贸易博览会”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54家优秀企业的再次抱团参展,在宣传市场整体形象的同时,也让“盛泽织造”与“盛泽印染”这两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得到广泛传播,有效提升了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3)两会期间,扩大消费是与会代表一致关注的焦点。在宏观方面,国家明确将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有利于纺织服装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将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扩大内需,包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优化消费环境以及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力度等,这些举措都将更加有利于促进纺织服装业在内销市场的稳步增长。

4)美国经济复苏带来需求恢复性增长,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成为出口亮点。从1~2月累积数据看,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取得了同比29 %的增速,说明当前需求确实存在强劲复苏。同时结合3月初“华交会”的情况,近期不少出口企业都普遍存在订单充足、劳动力不足的现象。经过1年多时间的消化,当前欧美的纺织品服装库存很低,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传统市场具有一定的刚性需求,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障碍逐渐消除,美国经济复苏将带来需求恢复性增长。

猜你喜欢

生丝景气丝绸
下半年黄羽鸡或迎景气周期
遥望“丝绸路”
2018年2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8.38
2018年3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7.82
2018年2月中轻景气指数为88.38
路上丝绸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含胶率试验比对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丝绸情调
柔软工艺对生丝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