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心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2010-01-16李丽静宋少娜米丽艳

天津医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心外科预防性抗菌

李丽静 宋少娜 米丽艳 李 歆

儿童心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李丽静 宋少娜 米丽艳 李 歆

心脏 外科手术 抗菌药 抗生素预防 预后 儿童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避免手术后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但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滥用现象较严重,联合、大剂量及长时段应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耐药菌株比例升高,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增加感染的风险[1]。本研究旨在探讨对Ⅰ类切口手术实施规范化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心外科施行Ⅰ类切口手术的237例患儿,其中2007年1月—12月的患儿117例(对照组),男64例,女53例。2008年1月—12月的患儿120例(方案组),男54例,女66例。2组均排除术前有感染、术中有感染病灶及头孢菌素过敏者。2组患儿性别(χ2=2.23)及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一般情况结果比较

1.2方法 方案组用药方法按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手术麻醉诱导期或切口前0.5~2 h内静脉给药。(2)若手术时间>4 h,手术中追加用药1次。(3)术后预防用药时间理论上应不超过48 h,若心脏手术存在感染高危因素,考虑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3 d。对照组常规用药:(1)手术前1 d开始预防用药,不限定具体给药时间。(2)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2周或一直用至患儿出院。观察2组的用药时间、术后体温情况、术后感染率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方案组术后总用药天数低于对照组[(3.6±2.1)d vs(8.0±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67,P<0.01)。2组术前及术后具体用药时间情况,见表2。

表2 2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例(%)

2.22组患儿手术效果比较 方案组术后感染部位的整体感染率、术后体温升高率及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手术效果比较

3 讨论

手术后感染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目前心血管外科预防性使用药物已成为公认的常规方法[2],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对预防术后感染,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减少因耐药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结果显示方案组术后用药天数少于对照组,但2组术后感染率及术后体温升高率以及2组平均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表明方案组采用规范化短程用药预防术后感染是安全有效的,其短程用药减少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降低了长时间用药易致患者正常菌群失调而引起医院感染的概率,消除了临床上对择期手术预防性短程使用抗菌药物疗效的疑虑。

[1] 蒋雷.胸心外科手术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14(2):135-138.

[2] Ragel BT,Browd SR,Schmidt RH.Surgical shunt infection:significant reduction when using intraventricular and systemic antibiotic agents[J].J Neurosurg,2006,105(2):242-247.

[3] 古东东,潘涛,徐武夷.重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74-76.

300074 天津市儿童医院病案科

(2010-03-10收稿 2010-06-10修回)(本文编辑 陆荣展)

猜你喜欢

心外科预防性抗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ATCSA)暨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
亚洲胸心外科医师协会第20届年会(ATCSA)暨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