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hsCRP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

2010-01-16张建会

天津医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分级

张建会 姚 智

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hsCRP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

张建会△姚 智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

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高血压病患者肾脏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重要标志,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靶器官是否出现损害,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C反应蛋白(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志物之一,超敏CRP(hsCRP)在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炎症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事件中亦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24 h尿mALB水平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5月—200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03例。依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及分级标准[1]分为 3 级:Ⅰ级 37 例,男 19 例,女 18 例,平均(53.4±4.9)岁;Ⅱ级 34 例,男 18 例,女 16 例,平均(54.5±7.2)岁;Ⅲ级 32 例,男 17 例,女 15 例,平均(53.1±7.7)岁。另选 35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 20 例,女 15 例,平均(54.7±6.8)岁,排除有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急慢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影响CRP及mAlb水平的疾病者。

1.2试剂与仪器 葡萄糖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上海科华),三酰甘油诊断试剂盒、胆固醇诊断试剂盒(德国罗氏),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QuikRead101监测仪(芬兰ORION公司),TBA-120 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甲醛溶液(分析纯,德恩化学试剂公司)。

1.3方法

1.3.1生化指标及hsCRP检测 所有对象均清晨空腹采血,测定以下指标: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3.224 h尿mALB检测 于入院或就诊次晨检测,甲醛防腐,测24 h尿量,充分混匀后取少量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其中24 h mALB(mg/24 h)=mALB的浓度×尿量(24 h)[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各变量与高血压分级的关系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法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组相关指标比较 各组 FBG、TG、TC、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Ⅰ级患者的血清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hsCRP及24 h尿mALB水平却有所增高(P<0.05);高血压Ⅱ级、Ⅲ级患者的血清Cr、hsCRP及24 h尿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Ⅰ、Ⅱ级患者的血清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hsCRP及24 h尿mALB水平有所增高(P<0.05);高血压Ⅲ级患者较Ⅰ、Ⅱ级血清Cr、hsCRP及24 h尿mALB水平均增高(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的进展,患者的血清Cr、hsCRP及24 h尿mALB的水平逐渐升高,见表1、2。

表1 各组生化指标、尿mALB比较

表1 各组生化指标、尿mALB比较

**P < 0.05

对照组(1)高血压Ⅰ级(2)高血压Ⅱ级(3)高血压Ⅲ级(4)F 35 37 34 32 FBG(mmol/L)4.55±0.83 4.61±0.77 4.57±0.79 4.54±0.81 0.056 TG(mmol/L)1.25±0.33 1.28±0.44 1.33±0.41 1.46±0.39 1.903 TC(mmol/L)4.11±1.31 4.18±1.36 4.22±1.37 4.34±1.36 0.165 HDL-C(mmol/L)1.15±0.38 1.12±0.41 1.09±0.44 1.01±0.41 0.698组别 n对照组(1)高血压Ⅰ级(2)高血压Ⅱ级(3)高血压Ⅲ级(4)F 35 37 34 32 LDL-C(mmol/L)2.33±0.57 2.39±0.55 2.43±0.59 2.51±0.63 0.560 Cr(mmol/L)74.3±16.2 79.5±17.8 86.5±17.8 119.6±22.1 39.98**hsCRP(mg/L)2.2±0.9 3.8±1.1 4.5±1.2 6.7±1.1 99.682**24 h mALB(mg)17.4±5.6 41.7±13.3 72.8±17.5 108.5±23.5 201.610**组别 n

表2 各组Cr、hsCRP、24 h mALB两两比较结果 (P)

2.2相关性分析 24 h尿mALB、血清hsCRP、Cr的水平与高血压分级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 0.915,0.806,0.587,P<0.001)。高血压患者以上各个指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24 h尿mALB与血清hsCRP:r=0.745,P<0.001;24 h尿 mALB与血清Cr:r=0.575,P<0.001;血清 hsCRP 与Cr:r=0.511,P<0.001)。

3 讨论

尿mALB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通透性及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改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超过肾小管重吸收所致[3]。有报道晨尿mALB与高血压分级有正相关关系[4]。本研究中24 h尿mALB的升高始见于高血压Ⅰ级,且随高血压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提示高血压早期就引起了肾脏病变,随着高血压的进展肾脏病变也逐渐加重。但是肾功能常规指标血清Cr的升高却始见于高血压Ⅱ级,且Ⅱ级与Ⅲ级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4 h尿mALB较血清Cr更适于肾脏病变的早期诊断。hsCRP是炎症反应的一个极其敏感的指标,它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迁移,使血管内膜增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增生发展,致血管重构阻力增加[5],从而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在本研究中,在高血压早期血清hsCRP的水平就有所升高,且随高血压程度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提示高血压患者始终存在着炎症反应,且其损伤随炎症的发展而加重,提示伴随亚临床炎症的高血压患者是心血管事件的更高危人群。

文献证实尿mALB与血清hsCRP的增高呈正相关,两者均与高血压及其终末器官损伤呈正相关[6]。本研究结果显示24 h尿mALB及血清hsCRP、Cr的水平均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关系,且这3个指标相互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作为早期诊断指标的24 h尿mALB与血清hsCRP的关系较为密切(r=0.745)。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定期联合检测尿mALB及血清hsCRP的有利于早期发现肾损害。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2.

[2] 刘国勤,于瑞霞,颜波,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及脉压[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6):539-542.

[3] 徐瑞,周聊生,张运,等.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影响因素[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9):528-530.

[4] 张国强.不同分期高血压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8,48(38):66.

[5] Hayaishi-Okano R,Yamasaki Y,Katakami N,et al.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associates with early-stage carotid atheroselerosis in young subjects with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2,25(8):1432-1438.

[6] 沈东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07,22(6):738-739.

300070 天津医科大学△现工作单位:天津市红桥医院

(2010-02-04收稿 2010-03-26修回)

(本文编辑 陆荣展)

猜你喜欢

微量白蛋白分级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分级诊疗路难行?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