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宝瑞文学作品手稿等档案资料捐赠北京市档案馆

2010-01-08邵建光

北京档案 2010年12期
关键词:手抄本档案局档案资料

邵建光 杨 红

本刊讯著名“文革”手抄本文学代表作家张宝瑞档案资料捐赠仪式于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市档案馆举行,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姜之茂出席仪式并讲话,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李立军主持捐赠仪式。

张宝瑞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等。主要从事小说、戏剧、诗歌、书画等创作,目前已出版30部著作,其中有24部长篇小说,是“文革”手抄本主体作家,著有“文革”手抄本《梅花党》系列、《一只绣花鞋》、《落花梦》等文学作品。根据《一只绣花鞋》改编的电视剧《梅花档案》,成为中国首部红色悬疑剧,荣获电视剧风云奖。此次捐赠的档案资料包括他创作的手抄长诗《恩来之歌》等9部“文革”手抄本文学作品手迹、《秘密列车》等9部长篇小说和电视剧剧本手稿、1963年的少先队中队长符号、有关获奖证书、老照片以及刘绍棠等著名作家为他写的序言手迹等。

捐赠仪式上,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姜之茂向张宝瑞颁发了捐赠证书,并作了讲话。他认为,捐赠的这些档案资料翔实、系统,十分珍贵,对于研究“文革”时期手抄本文学的逐步演变以及当代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他表示,这些档案资料陆续进馆之后,市档案馆将给予专业化的整理和科学的保管,使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有利于长久保存,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和历史价值。并发出呼吁,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将手中保存的档案资料交由市档案馆来保存。市档案馆不仅能够使这些档案得到很好的保管,而且可以极大地彰显这些档案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能使北京的历史记忆更加全面、完整、系统,使北京的档案资源更加丰富。近年来,个人捐赠档案资料入藏档案馆的热度不断升温,所捐赠的档案资料涉及北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仅北京市档案馆从1997年至2009年就接受个人捐赠档案资料2万6千余件。

此次捐赠的手稿中有张宝瑞于1976年1月10日创作的长诗《恩来之歌》,这是悼念周恩来总理活动中篇幅最长、影响较大的一首阶梯式诗歌,它全面叙述了周恩来奋斗的历程、光辉的一生。捐赠仪式上,传抄者、收藏者柳刚、高斌侠等介绍了当时的情况;诗人牛艺当场朗诵了这首长诗的部分章节;著名演员、电影《大渡河》周恩来扮演者赵申秋现场进行了总理音容笑貌的表演。张宝瑞先生发表感言,“手抄本”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今,十年浩劫已成历史,“手抄本”的归宿应该在档案馆,这里是记录历史的资料宝库,也是昭示未来的信息源泉。

著名学者、作家、书画家吴义勤、汪国真、宫长为、夏学慧、杨春林等及数位当年张宝瑞手抄本的历史见证人参加了捐赠仪式。活动前,书画家们还参与了书法笔会活动,并将书画作品捐赠市档案馆收藏。《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中国档案报》、新浪网等媒体对该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猜你喜欢

手抄本档案局档案资料
公路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关於宗喀巴传记手抄本和托忒文写本的关系
卡拉·陶格陶夫所藏手抄本《观自在经》(俄文)
简述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策略
我珍藏红色歌谣手抄本——写在中国共产党95华诞之际
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0个)
2015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发行先进单位名单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
关于表彰全省档案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