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播稻田病虫发生及防治对策

2009-12-29张海英王小燕沈红艳俞文伟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11期
关键词:卷叶螟叶枯病飞虱

张海英 王小燕 沈红艳 俞文伟

近几年,江苏省泗洪县直播稻的种植面积较大,直播稻田主要病虫害发生与移栽稻田也有较大的不同,结合几年来直播稻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践,现对泗洪区域直播稻田与移载稻田主要病虫发生的情况及防治对策的技术进行探讨。

一、直播稻与移栽稻主要病虫发生的情况

1.水稻稻瘟病据2006-2008年度调查,苗稻瘟的发病率为0~0.12%,平均为0.03%,叶稻瘟叶发病率为0~0.06%,平均为0.01%,是移栽稻发生程度的0.3倍。而后期的节粳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发生很重,尤其是一些感病品种发生特别严重,如淮稻九号、豫粳六号、华粳六号等的节梗瘟、穗颈瘟、枝梗瘟混合发生率为15%~95%,造成水稻严重减产。

2.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前期发生轻,中、后期发生重,苗期发病率0~2.4%,平均为0.75%,比移栽稻苗期低4.3个百分点;拔节后调查水稻纹枯病株发病率24.6%~84.6%,平均为52.35%,比移栽稻高3.6个百分点;主要表现为水稻拔节后集中暴发危害。

3.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出苗至六叶期,田间表现为成片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六叶期以后几乎没有发生,据2006-2008年度调查,水稻立枯病病株率为0.01%~1.65%,平均0.36%,比移栽稻高0.19个百分点。

4.稻纵卷叶螟移栽稻稻纵卷叶螟以二、三代发生为主,10年中有2~3年达到大的发生程度。直播稻稻纵卷叶螟以三、四代发生为主,且发生频率高,发生程度重,2005、2007、2008年度三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至特大发生;2005-2008年连续四年四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至特大发生。

5.褐飞虱移栽稻褐飞虱以六(3)代发生为主,10年中有2~3年达到大发生程度。直播稻褐飞虱以六(3)、七(4)代发生为主,且发生频率高,发生程度重,2005-2008年连续四年褐飞虱大发生,其中2006年度达特大发生程度。

6.白叶枯病白叶枯病自2004年直播种植以来,发生逐年减轻,由2003年60万亩减少至2008年的40万亩,发生程度也在降低,其中,2007、2008年度白叶枯病虽有发生,但没有造成减产。而2001、2002、2003、2004年白叶枯病大流行时,严重田块到9月上、中旬上部三张功能叶全部死光,造成3~6成的减产。

7.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发生都较轻,且发生较迟,一般在7月中、下旬,田间能查见零星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株,8月上、中旬达到高峰,调查一般病株率为0.01%~1.24%,平均为0.16%。

二、直播稻与移栽稻主要病虫发生变化的原因

种植制度的变化是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1.生育期推迟是节梗瘟、穗颈瘟、枝梗瘟六(4)代稻纵卷叶螟、六(3)、七(4)代褐飞虱暴发主要原因。直播稻造成水稻播期推迟30~45天,致使水稻各生育期都相应推迟,中温、多雨、高湿的气候必然遇到,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水稻后期的节梗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发生重。

2.直播稻种植杂乱无章、密度大,是水稻纹枯病暴发的主要因素。直播稻种植一般每亩播种量为7.5~9公斤,基本苗为18万~22万株,是移栽稻的3倍,植株在田间混杂排列不合理,使水稻拔节前即分蘖期就已经封行,造成水稻中、基部提前遮阴,为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创造了高温高湿遮阴的环境条件,且时间较长。

3.直播稻种植粗放、落籽深浅不一、水浆管理不合理是直播稻水稻立枯病重发的主要原因。

4.直播稻推迟播种是三化螟、二化螟、大螟、条纹叶枯病轻发的主要原因。直播稻于小麦收割后的六月中、下旬,部分零星田块七月初才播种,六月底至七月上旬才见苗,使三化螟、二化螟、大螟越冬成虫羽化后找不到寄主而死亡。由于播期的推迟,出苗的迟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灰飞虱一代成虫在小麦收割后至水稻出苗的10~15天找不到寄主,导致绝大部分灰飞虱的死亡。

5.直播稻省去起秧、运秧、栽插这一整套移栽程序是水稻白叶枯病轻的主要原因。

三、直播稻主要病虫发生变化的对策

1.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二叶一心期(即7月上旬)及时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应采取“治虫、防病、调节”相结合,治虫采用速效与长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速效药选择毒死蜱、混灭威、异丙威、敌敌畏等,长效药选择扑虱灵、吡蚜酮、锐劲特等。防病药选择三氮唑、吗啉呱类、氯溴类等,起钝化或杀灭病毒的作用;调节就是选用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防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五(3)代白背飞虱和水稻纹枯病。水稻拔节孕穗期(即7月下旬8月上旬)根据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来确定五(3)代稻纵卷叶螟、五(3)代白背飞虱和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和迁入峰期的日期、长短,来确定用药品种和用药次数,一般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锐劲特、菊酯类等;防治白背飞虱可选用毒死蜱、吡虫啉、扑虱灵、吡蚜酮、锐劲特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岗霉素或井、枯芽、或井、腊芽等。

3.防治六(4)代稻纵卷叶螟、六(3)代褐飞虱、三代三化螟、穗稻瘟病和稻曲病。水稻破口抽穗至齐穗期防治六(4)代稻纵卷叶螟、六(3)代褐飞虱、三代三化螟、穗稻瘟病和稻曲病,要根据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来确定发生程度和迁入峰期的日期、长短,以确定用药品种和用药次数,一般防治褐飞虱可选用毒死蜱、扑虱灵、吡蚜酮、锐劲特等,防治三化螟可选用毒死蜱、三唑磷等,防治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防治稻曲病可选用井岗霉素或井、枯芽、或井、腊芽等;水稻破口抽穗至齐穗一般要用药2~4次,最后一次药一定要打在齐穗以后。

4.补治六(3)、七(4)代褐飞虱。要根据六(3)、七(4)代褐飞虱发生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补治。当六(3)、七(4)代褐飞虱达到大发生或特大发生时,必须在9月中、下旬及时补治1~3次。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张海英王小燕沈红艳俞文伟

猜你喜欢

卷叶螟叶枯病飞虱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