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09-12-17仲超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高校图书馆教学模式

仲超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检索

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与主要内容,提出了通过改进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借助图书馆网站以及经常性的信息素质教育讲座等形式,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若干举措。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70-0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质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潜在主体,他们的信息素质教育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作为信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努力为在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笔者试就目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予以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以同道商榷。

1 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是从图书馆素质(library literacy)等概念发展演化而来的,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他认为信息素质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到了20世纪80年代,信息素质这一概念不仅包括各种信息技术和技能、而且涉及到了个体对待信息的态度,如信息需求、确定与利用信息的愿望、对信息价值的评价与判断、对信息的合理与准确利用、对信息的接受与评估等。直到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信息素质定义:“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即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知道怎样组织知识,发现和使用信息。这些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管碰到什么问题或做什么样的决定时,都能够发现必要的信息。”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和信息道德教育。

1.1 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主体捕捉、判断信息并及时抓住有用信息的敏感力,也就是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信息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守法意识等。它们都是个体适应环境、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只有具备敏锐信息意识的人,才能善于发现信息、挖掘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具有敏锐的信息观察力,善于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发现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为实现个体的行为目标服务。

1.2 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被誉为“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而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教育就是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及科研活动中如何及时、准确地捕获、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也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信息能力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信息源、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并对获得的信息能够按照特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分类排序、查考鉴别、筛选剔除。

1.3 信息道德教育

信息道德是整个信息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人们获取信息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通过这种约束,信息才会安全、无伤害而且有秩序地传播。对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就是培养他们在信息活动中能够自觉遵循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如不制作传播与消费不良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稳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犯罪活动,能够合理利用他人的信息成果等。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保持信息社会信息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构成现代大学生健全品质的重要内容。

2 当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2.1 信息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于课堂,其中大部分平时只忙于专业课的学习,缺乏信息敏感性,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一般不会就某个研究课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缺乏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知识和有效信息的意识。大多数学生上网一半以上时间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关系的活动,如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2%的学生表示经常利用网络查找资料。

2.2 信息能力偏低

高校中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对信息有所需求,但信息能力偏低,不会选择合适的信息源去获取有用信息。特别是大一新生,他们对图书馆的馆舍、藏书、设备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不大了解图书馆的目录组织体系、检索方法和规章制度,尽管在他们入学时就接受过专门的入馆教育,但在查阅相关信息时部分学生仍会无从下手,望洋兴叹,更谈不上利用网络检索信息和光盘检索工具获取信息。

2.3 信息道德缺乏

在不少高校的机房里一些学生在网上大搞恶作剧,擅自改变计算机设置,甚至删除软件,自设密码,将别人的程序资料弄得面目全非,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实验工作。部分大学生不能用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前人的学术成果和文化遗产,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尊重个人隐私,法律意识淡薄。

3 开展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改革原有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共列出249个专业,对其中的218个专业都规定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这说明文献检索课主要是一门“授之以渔”的方法课,对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是大有裨益的,应该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并且应该适当加大课时量。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改革。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程,拓宽和完善原有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压缩传统印刷型工具书检索内容的教学课时,根据不同的学科特性增加讲解与学科相关的主要的数据库(如理工科讲解EI、SCI、ISTP、CA等数据库,人文社科讲解CSSCI、SSCI、A&HCI等数据库),联机检索及网络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能等相关内容的传授,从而系统性地将电子检索和文献书目检索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进行信息理论、信息检索技能教育上,注重将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网络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有机整合;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讲课)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互动式、兴趣法、引路者等教学方法。目前,大多数高校信息检索课课时较少,以及此课程的课程性质是一门较注重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等原因,因此,必须适当减少理论课比重,加大上机实践操作课比重。由于此门课程实践内容涉及到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检索,因此,可以将手工检索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集中在一起建设成为现代化检索实习基地,同时编排并发放《检索说明文本》,重点介绍各种检索工具的查询与使用、检索理论与技巧、文献分布情况及简单的情报分析和方法等,方便学生随时检索一些研究课题,从而掌握各种信息源检索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与利用能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增开《信息素质导论》和《网络信息检索》两门公共必修课。

3.2 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站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调动他们自觉培养信息素质的积极性。当今不少高校图书馆每年花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资金自建或购买众多的电子资源,但很多学生从入学到大学毕业却很少使用过,尤其是一些外文数据库。高校图书馆应履行信息素质培养中心的职责,要主动地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沟通并参与具体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设计,融入教学管理活动中,提供信息资源,提供实践基地,做好实践中的指导工作。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如:读书活动,通过学生对馆藏印刷型文献、计算机阅读型文献的阅读加以指导;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光盘检索、联机检索、上网检索、数据库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全面地掌握书目检索、全文检索、事实检索以及相关各种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并且指导他们对网上信息的识别,注重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3.3 对大学生进行分层次的信息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的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阶段的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大一新生应抓住入馆教育、信息学和网络基础教育,开展图书馆常识教育活动,培养其信息意识,如把图书馆概况、馆藏布局、各部门服务功能、文献目录、公共检索平台使用方法及数据库检索方法等内容,根据检索方法作成直观生动的课件,向每一个新生进行讲解,同时印制读者手册或图书馆指南分发给每位新生;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该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要把重点放在其信息能力培养方面,介绍学术网络资源、综合性、专业性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和检索方法、途径、策略,选用互联网远程登录功能进行国际检索等,讲解其基本功能、媒体的应用、光盘式的摘要索引以及网络公共资源等;对于高年级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应强调其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3.4 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及各种培训班

由于专题讲座具有权威性、新颖性、系统性和生动性,能在活跃校园文化和学术的同时,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和增强信息意识。高校图书馆应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文献信息知识的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不断更新掌握最新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如北京大学在该校信息管理系已开有面向全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选修课的情况下,为了强化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信息素质保障,由图书馆开出了“1小时讲座”和电子资源检索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目的。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拥有丰富信息资源的优势,举办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培训班,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查找、下载、存储信息资料,准确掌握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高质量完成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使命,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这就需要各高校亟需构建一支以信息素质教育为已任,通晓业务,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学科带头人和组织者,以及有一定数量、结构合理、有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但对于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单靠图书馆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图书馆应该与各院系紧密协作。图书馆可派有丰富信息素质技能的学科馆员对各院系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由他们将这些技能传授给学生。另外,可由馆员与各院系教师共同承担文献检索课,图书馆馆员负责基本信息检索技能的介绍,教师负责与学科研究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能的介绍,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多为任课教师提供各种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任课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切实打造出一支素质高、业务硬、能力强、勤勉敬业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以适应信息理论与技术发展对信息素质系列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3.6 引导学生参与信息服务工作

目前,许多学校已建立了有关信息检索的实验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参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协助馆员为学校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学科信息导航服务,提供对口的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等服务。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提高了信息能力,使信息素质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信息素质是当代大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他们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既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普遍要求,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信息素质教育本身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信息素质教育能否收到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领导特别是教学主管部门的认识,而不能将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在图书馆和信息管理部门进行讨论和实施。只要我们重视并切实实施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明惠.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0).

[2] 袁宝宇,杨华.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7,(9).

[3] 刘一宁.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3,(4).

[4] 刘瑞林.信息素质教育与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5] 文南生.未完成的本土化:信息素质及其教育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2).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高校图书馆教学模式
浅析开源情报信息检索与信息鉴别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外档案网站信息检索功能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