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9-12-17陈幼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陈幼玲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馆员素质

摘 要:文章对高校图书馆流通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必须强化书库管理。做好流通服务工作,需加强流通馆员的素质,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068-02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是图书馆形象的第一窗口,处在整个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是展示图书馆工作质量的主要窗口。因此,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尤显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流通服务工作,使流通服务工作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发展其职能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高校图书馆流通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都经历了新旧体制的转变,流通服务窗口实现了由旧模式向新模式的大跨越,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合理布局,藏、借、阅合一,全方位开放,实行计算机的全新管理模式。奠定了创建无障碍现代化图书馆的基础。流通人员在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管理意识在不断加强。但在新的形势下,也暴露了部分馆员在思想认识,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1.1 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

在高校图书馆中,流通人员原有学历普遍较低,有的仅有初中文化,虽然部分人员通过函授、电大、自考等成人教育取得大专学历,但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由于受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流通人员有自卑感,认为低人一等,工作不容易出成果。因此工作马虎,得过且过,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转变观念认识不足,服务奉献意识淡薄。

1.2 业务骨干少,专业不精,知识老化

目前只有少数流通人员具有图书馆所规定的学历,多数人员学历层次低,而且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对口,专业知识不扎实,实际工作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这样,他们很难适应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快捷的要求,尤其在现代科技知识应用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

1.3 领导重视不够,流通人员管理经验不足

受传统思想影响,学校对图书馆流通人员不够重视,导致人员不稳定,有的流通人员来馆工作时间比较短,业务不精深,管理服务经验不足。这些都将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2 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必须强化书库管理

书库管理是做好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多闭架变为开架借阅,藏书借阅一体化。读者进入书库如同购物进入超市一样,随心所欲查找自己所要的图书,大大地方便了读者选书和阅览,加快图书借阅流通,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图书乱架现象严重

图书主要出现乱架、错架、甚至是死书现象。在目前普遍实行开架借阅的高校图书馆,乱架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读者在库内任何一架自行选书,一边找一边换,随意乱插乱放,加上读者越多,乱架更为严重。还有少数读者对一些想借却又因借阅证数量已满而不能再借图书,故意藏在别处,其它读者又找不到,这些都导致图书乱架的产生。

2.2 图书破损严重

由于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模式,图书的流通量大大增加,图书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导致图书破损严重,尤其是文学、计算机、外语等热门图书出现掉封皮,散书页等现象较为严重。

2.3 图书“满架”问题

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新书也逐年不断增加,书架就会出现“满架”现象,这时必须进行藏书剔旧。将图书流通率很低的或无法修补的图书予以下架,转入闭架书库。从而使开架书库保持最佳状态,使藏书得到补充而始终充满活力。

2.4 丢书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读者存在侥幸心理钻空子,利用借阅高峰将图书带出书库,占为已有。有的将图书从窗中传出。另外,由于少数工作人员在给读者办理借阅手续时,缺乏高度的责任感,不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注意事项办理,导致图书没有办理正常的外借手续就被带出书库。或者工作人员在办理外借手续时没有核对借阅证是否和图书相符,造成错借或漏借,导致图书流失。

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必须强化书库管理。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实施竟聘上岗,建立岗位责任制。管理人员实行挂牌服务,增强责任感。对归还的图书及时上架、整架、保证上架图书整齐有序,确保错乱架率不高于5%。

2.严格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进行排架。书库内设置醒目架标,标明分类号和类名。引导读者准确、快捷地找到所需图书。设立新书专架,在新书入库前放在新书专架上展示一周。同时还设立最热门书籍专架,使其流通更快,方便读者。

3.合理布局图书。把热门书架、新书书架布置在最显眼的地方。要考虑到新书不断进入,所以要尽可能预留足空间,经常顺架、整架、倒架保持开架书库美观、整齐和科学合理。

4.工作人员要经常巡库。热心为读者导读,及时辅导读者查找资料,解答各种提问,帮助读者了解排架方法,以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图书,有效防止乱架。保证馆藏文献的整齐与安全。

5.及时修补破损图书,保证图书正常流通。易破损的图书是流通率高、周转快,是读者最喜爱的书。所以破损图书应尽快修补,尽快流通,确保读者需求。同时,流通人员要加强与读者沟通,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地把读者的建议反馈到相应部门,使之得以落实。平时要留心各类图书的流通情况,及时调整书架上的图书。把流通率低的图书及时下架或剔除,减少空间,使新书及时上架,提高图书流通和利用率。

6.要营造一个色彩温馨、宁静宽敞舒适的阅览环境。室内经常保持空气清新、清洁、明亮、安静。使读者走进图书馆就好像进入一个焕然一新的世界。提高读者的读书欲望。

3 加强流通馆员的素质,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3.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流通部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一线服务。这就要求流通部馆员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要具备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图书馆事业。同时还应具备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职业精神。

3.2 扎实的专业素质

流通人员必须掌握雄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必须具有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基础知识;必须对图书馆的构成、功能、作用、图书、期刊、报纸分类及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了如指掌,熟记在心;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了解网络功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还应掌握一门外语。

3.3 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个人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文化素质越高,其发展进步的潜力越大,取得工作成绩的几率越大。

3.4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

流通人员应该具有强健的体魄,流通工作是复杂劳动,需要一定的脑力付出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因此,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做支撑。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接纳不同的读者,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要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并与外部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与读者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3.5 开拓进取的创新服务精神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础,是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动力。创新是将“以人为本”作为前提,以向读者提供服务为宗旨,创新服务不仅是理念意识的创新,而且是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样化。如果图书馆服务不创新,就会在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的大潮中落伍。因此,流通人员在本职岗位上要勇于开拓、富于创新,努力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读者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2] 陈波.高职院校图书馆现行流通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3] 王玲,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创新[J].大众文艺(理论),2008,9.

[4] 吴巧霞,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8.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