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管理在美国高校中的成功及对中国高校的启示

2009-12-10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战略资源

肖 娜

摘要:高等学校的战略管理是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的全过程。借鉴美国高校战略管理演变的过程和成功高校的借鉴,分析中国高校战略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并针对性的指出战略管理对中国高校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战略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96-02

高校战略管理的目的是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复杂和变化的环境中考察学校总体的发展问题,其实质是全局性管理,其中包括了对高校所处环境的分析和监控,明确高校的办学宗旨、目标,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和战略举措,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策略和战略举措所应该配备的资源,具体的战略实施计划和过程,以及相应的战略实施监控和修正,以及对应的战略绩效考核。高效的战略管理综合考量学校自身条件和环境发展,需求两者最能切合的生存和发展之路。本文希望通过借鉴上个世纪美国部分高校通过战略管理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的经验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高校提出相对应的借鉴。

一、美国高校战略管理演变历程及学校借鉴

1970年代,持续发展20年的美国高等教育从“黄金时代”步入“生存时代”,政府接二连三的裁剪高等教育的经费,学校资金严重短缺,大学生员严重不足。在1970-1979年间,100多所高校倒闭,造成这种原因是美国高校的发展思想以渐进主义为主流,认为世界和人类是非理性的,事物的演变是自然而然的,是不可预测的,在此影响下,美国的高校历来忽视管理和变革,忽视战略规划,“在美国第一流大学里,改革思想层出不穷,但是改革思想从未触动过大学这块领地,大学喜欢用它们的改革思想对校门外的社会进行改革。”

1980年代以后,战略规划理论终于进入了美国高等学校,许多高等学校邀请军界和企业界的人士介绍实施战略规划理论的经验,高等学校的一些著名学者一直在研究和探讨战略规划理论在高等学校实施的最佳途径,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依靠应用战略规划理解摆脱了学校面临的困境。

美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家乔治·克尔曾经在《高等教育管理革命》一书中指出:“美国最富有成效的两所大学分别是斯坦福大学和卡内基一梅隆大学。”纵观两所学校的发展,在其历史上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危机,两所学校之所以能在在20世纪下半叶开始脱颖而出,其关键就是把战略管理应用到高校的发展之中。

斯坦福大学于自1944年开始制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其战略愿景是把斯坦福大学从地方性大学发展成长为全国著名学府,该规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1)进行了战略方向选择,把基础研究确立为首要地位;f2)确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实施“学术顶尖战略”,以优势学科为中心向相关学科辐射。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3)加强与工业和商业界的合作,努力使其成为工业研究与开发的中心。(41制定了与战略相配合,促进战略实施的报酬制度。正是在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斯坦福大学抓住与政府和企业界全面合作的机遇,从而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同样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高校战略规划,使CMU从一个地区性大学成长为美国一流大学。CMU充分的分析了环境的机遇、挑战和自身的优劣势,制定了不断探寻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资源在优先发展的领域中,在一定时期内确定、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时为了保证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一学校战略规划委员会。CMU的战略规划由五个组成部分:(1)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2)确定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战略目标;(3)制定详细可行的战略计划;(4)制定战略实施监控体系和绩效衡量体系;(5)战略沟通与实施。充分进行相关的沟通,反复宣贯战略规划的内容,这样才能将组织的战略有效的渗透到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中。

二、中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面临着变革和生存两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运营机制的变化

我国的高校长期以来处在政府领导下,主要扮演执行者的角色,不需要考虑环境变化和未来的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的运营机制发生了变化,政府从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主办学的高校运作机制。学校的前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由自己进行把握,这就需要高校更多地思考自身未来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在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理念、经费来源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化教育相大众化教育模式演变,高校的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和改革意识随着这种演变在不断加强,与此同时,高效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制度等也在创新和发展。

(三)可供支配教育资源正在逐步减少随着机制的改变和竞争的加剧,可分配的教育资源(政府拨款)将越来越少,对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率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只有不断寻找自身的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走战略发展之路道路,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打造一流高校。

在这种背景下,战略管理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战略管理是通过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和考核实现高效的发展目标。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在资源相对有限和稀缺的环境中,通过对不同发展要素优先顺序的选择,并进行资源重点配置从而达到资源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二、中国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意义

(一)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方向和目标

基于高校本身的能力,结合外部环境的机会,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方向和目标。高校的发展战略不是对传统模式和过去经验的延续,或者对成功模式的照抄,而是要对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分析,依托本校的条件、能力和资源,通过SWOT分析、价值曲线等形成切合本校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次,学校发展战略不是完全顺从环境,不一定是防御的战略,也可以是积极进取的战略,或者激进的战略。每所高校都应拥有符合本校特色的战略规划体系,这样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有效指导资源配置

任何组织都是存在于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中,如何将有限资源运用于打造高校的核心要素和领域是高校管理者必须进行的选择。通过战略管理,可以有效地指导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建立有效合理的组织结构

高校实施战略管理可有效解决高校组织结构上的弊端,促进组织变革。战略管理从全面的角度和竞争的角度看待组织问题,强调为了适应战略发展而变革组织,强调整合的管理流程,以引导部门之间的协作。

(四)加强了管理控制与评估

高校的战略管理体系加强了组织的绩效的评估和实施控制,战略绩效体系提炼战略中关键的任务和节点。及其要取得的成效,能够有效地引导战略的执行。并为建立绩效考核与奖励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打下基础。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着重建立一种反馈机制。利用战略评估的结果作为调整、修正战略的依据。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战略资源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战略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战略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