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设计中空间的组织

2009-12-10孙学凯马晓利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轴线轴线景观设计

孙学凯 马晓利

摘要:景观设计构图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某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来组织特定的空间,能使空间在形式与内容,审美与功能,科学与艺术,自然美与艺术美以及生活美取得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而景观设计艺术又是空间与时间的造型艺术。在空间与时间的交融中,掌握景观设计构图中的空间组织关系是犹为重要的。

关键词:景观设计空间构图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54-01

一、空间概述

提到景观,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它的好坏都不能从绝对意义上划出一个界线,因为其中只要有了人的参与,就不可避免地体现着人的情感、美感和创作灵感。不论是林地、溪流,还是建筑、小品,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否则只是些毫无生机的创作元素,有如绘画中的笔墨,音乐中的大、小调,一旦失去了它们得以存在的背景,就显得十分苍白无力。空间便是通过人的活动,为人提供一个得以展示的舞台。

对空间的认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古希腊卫城的历史是城市化的历史,在人体尺度上是无与伦比的,空间具有高度完美的概括力,超脱一切社会问题,充满精神上的庄严性。古罗马是静态的空间,不论圆或方,都表现出规律性的对称,与相邻空间是绝对各自独立的,你可以欣赏它,但它仍以自身而存在。尽管在其内部,却无丝毫的包容感,表现出一种宏大、冷冰的姿态。而代表着中国古代综合艺术体最高水平的明清园林,则出于理学、政治的影响,在一种内向封闭的境界中完成总体到细节的不断完善,表现出的精微程度是汉唐人无法企及的,他们在逐步微缩的空间中经营着理想。空间的创造、表现正是有了这些种种姻缘附会,才显得极为丰富。

在景观设计中正是如此,除了考虑种植与视觉效果外,主要是考虑人如何使用的问题即考虑那个空着的部分。某些设计师总讲,“以人为本”,但不知如何去从景观设计中表现。有的设计师想让人使用某处绿地,只设计了一条路。人是可以在里面走的,但没有小的广场,没有小的坐区,人如何停留下来呢?这好比,老子所说的,只有墙而无窗的房子。相反,有的人设计了一个巨大宏伟的广场,空的很,没多少人使用,这也是不适当的。就象用一只水缸盛一小杯酒,人如何用?

二、组织空间的手段

任何景观设计的地段,它的实际空间面积总是有限的,而艺术意境则是无限的。景观设计要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样、各具个性的景观和层出不穷、含蓄不尽的意境,首先就得意在笔先,在宏观上加以把握,将整个地段空间分割为大景区、中景区、小景区乃至个体景观、微型景观。在这个逐层分割的序列中,每个空间单位应有其不同的主题、风格、特色和美,构成不同的意境单元——意境子系统,这才能满足人们好奇求新的审美心理。

在组织空间关系处理非常巧妙的当数颐和园。先说它的整体布局。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是十分突出而且明确的。在这条以佛香阁、排云殿为中轴线的外侧分别由五方阁与清华轩,转轮藏与介寿堂的对位而构成两条次要的轴线。在次要轴线的外侧又有两条辅助轴线。两条轴线的安排具有两个意图:一、中轴线两侧由近及远逐渐减少建筑物的密度和体量,同时运用“正变虚实”的手法逐渐减弱左右均齐的效果。二、以向中心而左右的“退晕式”的渐变过程来烘托中轴线的突出地位,强调建筑群体的严谨中寓于变化的意趣,同时也控制住了整个前山建筑布局从严整到自由,从浓密到疏朗的过度衔接和展开,把散布在前山的建筑物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佛香阁是中央建筑群的中心,倚山濒湖,当人在心情沉闷时。站在佛香阁上,心情会立刻开朗起来。还有画中游,任意选取一个方向,开始环望,映人你眼帘的都是一幅绝美的画面,没有一点瑕疵,“犹在画中游”应该就是这种感觉。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景观呢?它不是自然的,而是造园家把握了整个空间的组织关系。把每一处景点都安排的恰到好处,不漏不移,所以才会有此佳景。

在园中谐趣园、苏州街、昆明湖的对比,更体现了空间的组织关系对园子的影响。正因为有了昆明湖的广大,宽敞,让人心胸开放,所以才又设置了苏州街的狭长、繁华。又因为有了苏州街的繁华与喧闹,才又设了谐趣园的静蔽。谐趣园内,看不到万寿山,也看不到仁寿殿更看不到周边的建筑,它隔开了外界的喧闹与威严。这可以说是组织不同的空间创作不同的意境的一个绝好的例子。

在中国的规划设计中,主次布局成为行之有效的传统构图手法,而空间布局的序列安排则是传统的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灵魂。

猜你喜欢

中轴线轴线景观设计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漫画北京中轴线(一)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