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词的语义分析

2009-12-10陈碧卿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线装书引申义历法

陈碧卿

摘要:“黑”是汉语众多色彩词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汉语词语的发展一样,人们不断赋予它新的意义,或不断地引申出其他相关的意义。本文拟根据《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黑一”词,结合其表色特征的情况,对这些词进行讨论。

关键词:黑语义分析表色特征

中图分类号:H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34-01

一、“黑”的本义及其引申义

黑,《说文解字》日:“黑,火所熏之色也。”在金文中,它是会意字,从其字形来看,上面是囱字,下面是火或炎字,由上下两部表示屋子里火气升腾,烟从囱中冒出去,而烟即为黑色。在《新华大字典》中。对于“黑”有六种解释:一是指近似于墨或煤那样的颜色;二是指光线暗,不充足;三是指秘密的,非法的,隐蔽的;四是指恶毒、狠毒;五是指象征反动;六是指姓。

而在《汉语大词典》(2.0版)中,除了与上述几个相同的解释外,还有以下几个义项:

(1)夜晚;(2)倒霉;(3)脸色阴沉,严厉;(4)陷害;(5)黑色的黍米;(6)黑色的猪羊;(7)指五行之水。

综合上述的义项,我们可以把关于“黑”的义项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表本义,即指火熏出来的颜色,单纯地表示色彩;一类是由本义引申出的一个义项。即指昏暗无光;一类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相差更远的一个义项,即指各种不好的事物,反动、恶毒的现象等。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了“黑”这个词更多的意义,现在,并不是所有的“黑一”词都是使用本义,有些词已经不是使用黑的本来意义,而是使用了引申的意义;当然,还有相当的一些词语同时具有本义与引申义,集本义与引申义于一身,即含有双关的意义,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人们不仅有概念上的认知,同时还形成了一种修辞上的认知,如[黑手],它可以有三种解释:①表示色黑之手;②表示罪恶之手;③表示毒手。第一个解释是它的本义,后两个则涉及到它的引申义了。

《汉语大词典》(2.0版)中共收录了445个与黑有关的词语,其中有170多个词中的“黑”指的是黑色,如[黑土][黑豆];有二百多个词大多是使用黑的引申义,或引申为黑暗、黑夜,如[黑天][黑天半夜];或引申为秘密的、非法的,如[黑户][黑打];或引申为恶毒的、狠毒的,如[黑心][黑心歪尖];此外,还有部分的词语是动植物名、方言及一些专有名词,如[黑三棱][黑司命][黑尻][黑砂星][黑丑][黑了][黑下][黑分][黑心符][黑帚搭]。《汉语大词典》(2,0版)中的每个义项大都能找到对应的词语,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黑~”的表色语义

从《汉语大词典》(2.0版)中搜索到的与黑有关的词语中,有237个属于“黑一”词,这也正反映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趋势。我们知道,“黑”属于色彩词,人们在用“黑”组词时,在其脑海中首当其冲呈现的,是其“近似于墨或煤那样的颜色”的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又逐渐从它的本义中引申出若干个比喻义、引申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下所搜索到的“黑~”词中“黑”的表色语义的情况。现在,我们以《汉语大词典》(2.0版)中所收录的几个较具有代表性的“黑,”词进行分析:

[黑土]黑色的土壤。这种土壤腐殖质含量很高,矿物质养料也很丰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也叫黑钙土。

[黑竹]竹的一种。茎初长时绿色,以后遂渐变成黑色,叶子披针形,背面微带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绿色而略带紫色。茎坚韧,可以做手杖、书架等。也叫紫竹。

[黑人]1,色黑之人。2,因触犯法律,隐匿行踪的人。

[黑鬼]1,黑色鬼怪。2,对黑人的蔑称。3,谓反动分子。

[黑口]线装书书口一种格式。版口中心上下端所刻的线条,粗阔的叫大黑口,细狭的叫小黑口。

[黑分]印度历法称太阴历的下半月。

[黑田]指没有登记在国家地亩册子上的田地。

[黑道]l_日月运行的轨道之一。2,犹黑道日。3,古代阴阳家所谓凶神。4,盗匪集团或秘密帮会。5,黑色线条。6,夜晚没有亮光的道路。

[黑手]1,色黑之手。2,指罪恶之手。3,毒手。

对这几个词进行的义素分析如下:

[黑土][+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竹][+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人][+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鬼][+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口][-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分][-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黑田][-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道][+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黑手][+黑色][-土壤][-植物][+非法的][-历法][+狠毒的][-线装书格式]

由上述的义素分析可知,并不是每个“黑~”词都单纯地表示本义,具有表色语义,有些“黑”的表色语义在某些词中已经开始弱化,甚至有些词语中的表色意义已完全消失了。从这几个词来看,语素“黑”基本上能修饰后面的一个语素,但是,除了[黑土][黑竹]是中的“黑”是完全表色外,其他几个词中“黑”的表义特征不是转移了,就是已经完全无表义特征了,如[黑人][黑鬼][黑道][黑手]虽然都能表示黑色,但其意义更多的是侧重于另一面,在人们的意识中,较为关注的还是在于其引申的意义,再如[黑口][黑分][黑田]则已经完全没有了黑色的本义的存在,尤其是[黑口][黑分]已无法从字面上来推出它的意思,完全与“黑”的本义分开了。

可见,“黑”的表色特征的去向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保留着表色特征,大多数“黑~”词属于这一情况;二是仍然保留表色特征,同时还存在另一意义,但一般来说,其中的引申义较为受关注;三是完全丢失表色特征。

三、结语

正因为黑色带给我们沉重,压抑,不轻松的感觉,所以,从黑色引申出来的意义大多倾向于贬义,就像人们都用它们来形容不好的人、事或现象,如黑帮、黑店、黑幕等。文化大革命时期所用的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那个时期,由于与“红”相对,“黑~”词的贬义意义的使用,几乎可以用“泛滥”两个字来形容,黑手、黑会、黑旗、黑秀才、黑材料、黑纲领、黑爪牙、黑笔杆、黑参谋、黑文章等等这类词随处可见可听。

黑,作为传统的色彩词之一,是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很多包含“黑”的词语,当然,其中有使用本义的,也有不少使用引申义的;有还存在其表色特性的,也有完全没有了表色语义的,而且,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如文革时期,它还有泛化的趋势。因此,可以说,词语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总会根据它的某些特性或相似性引申出相关的意义,从而更广泛地使用它。

猜你喜欢

线装书引申义历法
遨游天地话历法 穿越时空访古台
从走马楼西汉简歧异干支谈汉初历法混用问题
“耐”字原是剃胡须
再谈中国古代线装书的文化内涵
历法术语“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词义及相关考索
《回回历法》交食精度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