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

2009-12-09

绿色科技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甲醛防治

杨 懿

摘 要:以房屋建筑装修后的空气污染为出发点,列举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其现状,并分析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三个阶段上提出了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最后展望了未来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室内污染;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R1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0-0022-03

1 引 言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修在单位和家庭的需求日益增加,装修的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越来越多,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人类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加上现代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新风量不足,使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增加了人们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

有关报道显示全世界每年有 280 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 [1]。杭州市室内空气检测发现,总挥发性有机物的点超标率和户超标率分别为 63%和 80%[ 2]。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着全人类,所以,防治空气污染不仅是环境专家们研究的焦点,现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2 室内装修后空气污染种类

2.1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较高毒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之一。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胶合板、贴面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同时,墙布、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涂料、家具和地毯也少量存在,在这些装修材料中,使用的粘结剂大多是以甲醛为主要化学成分的脲醛树脂胶,材料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杭州市居民室内空气甲醛户超标率 38.7%[2];某部队营房甲醛超标尤其以会议室和办公室严重,甲醛最高浓度达 0.65 mg/m3,是国家标准的 6.5 倍[3]。

2.2 苯及其同系物

苯是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苯及其苯系物在装修中被大量地用作涂料、油漆中的溶剂和稀释剂,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杭州市居民室内的苯、甲苯、二甲苯各监测 107点,超标率分别为 2.8%、7.5%和 9.3%,最大超标倍数为 3.8倍、5.8倍和 6.4倍,提示装修居室污染情况较严重[2]。

2.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TVOC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物质。杭州市室内空气检测发现总挥发性有机物,其点超标率和户超标率分别为 63%和 80%,卧室和书房中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于客厅、厨房和餐厅。甘肃省环境监测站对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人们停留时间占 1/ 3 以上的卧室污染最严重,其中衣柜残留TVOC浓度最高[4]。

2.4 氡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 氡原子在空气中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为金属粒子,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某些花岗岩制品、瓷砖、建筑水泥、矿渣砖和地基土壤中容易释放氡[5]。当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时,氡气往往超过规定的标准。

2.5 氨

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高温时会分解成氢和氮, 有还原作用。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防冻剂和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同时,氨作为良好的增白剂,也可来自于装饰材料。

3 室内装修后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3.1 甲醛

甲醛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致畸变、致突变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白血病,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更大,可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青少年智力下降。当甲醛浓度达到30mg/m3时,即可导致人死亡[6]。

3.2 苯及其同系物

[JP4]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触高浓度的苯(12~16mg/m3)具有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苯是致白血病物质的证据。有研究证明经口投予受试动物苯也会引发固体瘤。急性高浓度的苯可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和发育不全性白血病。甲苯、二甲苯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引起粘膜刺激,甲苯的急性毒作用为神经毒性和肝毒性,而二甲苯的则为肾毒性、神经毒性和胚胎毒性。

3.3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许多TVOC如甲醛、萜烯、乙酸甲酯、n-丁醇、二甲苯、甲苯、四氯乙烯、壬醇、n-十一烷、十四烷、萘和二氯苯各自的浓度往往不高,但若干种 TVOC共同存在于室内时,其联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具有神经毒性、肾毒性、肝毒性或致癌性,并可损害血液成分和心血管系统。

3.4 氡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氡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容易在呼吸系统聚集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而诱发肺癌。

3.5 氨

氨属于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蛋白质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组织细胞的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恶心、乏力、咽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高浓度的氨还可以通过三叉神经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呼吸停止。

4 防治措施

4.1 装修前控制

“有装修就有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是始于装修,因此,从源头控制是防治的重头戏。设计时应以简约风格为主,做好新风量和气流组织设计工作。在装修居室时,应牢固树立 “绿色环保” 意识。购买各类装饰材料时,应选择国家认可的环保品牌,让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污染物的检测报告,确保安全。

4.2 装修中控制

装修过程中需要工人们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开放施工,确保使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含有苯及苯系等助溶剂和粘合剂的使用,控制混凝土防冻剂和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等应用,开创环保装修的新时代。

4.3 装修后治理

4.3.1 通风换气

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主要涉及增加新风量、保证新风品质和送风效率,重视湿度控制;新居装修后应该每天通风1~2h,经过至少两个月之后再迁入;购买新家具后尽可能放在空房间中通风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虽然通风换气对室内污染物的处理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通风换气只能部分降低甲醛及其他的挥发性有机物,且效果不够明显和彻底。

4.3.2 物理吸附

活性炭是常用的空气净化材料,可用来吸附空气中的微量有毒气体。如氨气、甲醛、苯系物等,但是净化过程中流动阻力大。虽然吸附法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多种污染成分,但是吸附剂大多具有专一性,难以应用于复杂的室内空气,并且当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散发到工作区造成二次污染。

4.3.3 化学中和技术

环保专家研制出了各种光触媒、甲醛去除剂、克苯灵、除味剂,这些清除剂多采用综合技术,破坏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分子结构,从而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进一步清除,最终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结合装修工程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4.3.4 植物净化

植物能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并能点缀美化室内环境,植物治理毫无疑问是成本比较低廉的一种方案了。威廉•沃维尔公布了一份抗污染的绿色植物清单[7],在 24h照明条件下,常青藤能去除90%的苯,吊兰能去除 96%的一氧化碳和86%的甲醛,龙舌兰能去除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植物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 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4.3.5 净化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空气污染净化的新方法不断出现。净化新方法有如下:①负离子净化法;②冷触媒/光触媒技术;③臭氧净化法;④静电除尘法;⑤纳米 TiO2技术等。

5 结语

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加强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预防,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传统的治理技术较为成熟,但却不同程度上存在缺陷;而新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成本较高。如空气触媒技术是目前较具市场优势的新技术,以后必将成为家居必备的产品。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正随着居住者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无空气污染的居室中安心无忧的工作和生活着。

参考文献:

[1] 陈晓东,陈连生.中国室内装修污染及健康危害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 (10) :126~128.

[2] 张旭慧,周紫鸿,徐玲,等.杭州市室内装修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3):669~671.

[3] 张景兰,钱茜,王玉秋.某部队营房的室内空气污染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 (3) :179~180.

[4] 刘玉真.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8):748~750.

[5] 王喜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 周中平,赵寿堂,朱立.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49~256.

[7] 陈金花,卢军.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29(6):108~111.

猜你喜欢

甲醛防治
甲醛
“零甲醛”家具根本不存在
面条里有甲醛?
“零甲醛”家具根本不存在
“零甲醛”的家具根本不存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