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年前,美主动与中国搞战机交易

2009-12-08

环球时报 2009-12-08
关键词:典范战斗机苏联

罗山爱

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非常严格。不久前,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国要求美方放松高技术管制,美方则表示正对现行管制政策进行重新评估。20多年前,为对付共同的威胁苏联,中美两国曾有一项有关武器交易的“和平典范”计划,该计划当时是突破“巴黎统筹委员会”(即“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1994年解散)限制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中美曾经走过的一段蜜月期的见证。

对抗苏联,美主动提出“和平典范”计划

上世纪70年代,受苏联扩张主义的威胁,中美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走到了一起,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开始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当时,苏联在远东部署大量米格-25MR高速战斗机和图-22M3型轰炸机,作战半径甚至能涵盖到中国四川、湖北等腹地,对中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中国此时只有新推出的歼-8II战斗机能在速度上与之抗衡,但落后的制导系统使其拦截效能大打折扣。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正式宣布执行“和平典范”(“peace pearl”,又译“和平珍珠”)计划。美国习惯将对外战斗机方面的合作和交易以“peace”命名,据说为满足中国需求,所以要选择一个与中国人民空军英文名称打头字母一样的单词,结果计算机随机抽取了“pearl”。这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大的一次武器交易。里根解释说,实施该项目的理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需要一种新型战斗机布置在中苏边境,以抵御苏联轰炸机对其领空的侵犯”。当然,美国乐意看到中苏对抗。

根据五角大楼对外公布的资料,“和平典范”计划主要是向中方提供50套机载雷达火控系统和5套备份。实际上,整个“和平典范”计划绝不是几十套雷达那么简单,为吸引中国的目光,美国还热情地提出对歼-8II飞机的外形修改建议,甚至不惜出售尖端的F404发动机(它是美国海军F/A-18战斗轰炸机的标准动力装置)。

如果“和平典范”计划完全落实,歼-8II战斗机将能同时携带4吨弹药作战,不仅能挂载美制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必要的话还可挂载美制AGM-84鱼叉反舰导弹,对入侵的苏联舰队展开攻击。当然,改进后的歼-8II战斗机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能发射美制AIM-7M麻雀中程空空导弹,可在视线外拦截苏联轰炸机,这正是中国空军所需要的。

交易中不忘暗中牵制

1987年,中方正式将两架歼-8II战斗机和一架实体模型运抵美国格鲁门公司的比斯派格工厂,1988年,双方完成了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安装与测试。首架装有美制雷达的歼-8II于1988年首飞成功,随后飞抵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全面试飞。在此次试飞中,美方甚至动用爱德华兹基地“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的第6510中队,美方试飞项目主管是有5700飞行小时经验的资深试飞员,曾撰写美军飞行学校教材。与此同时,中方约20名技术人员前往格鲁门公司工厂、代顿空军基地进行培训学习。

当然,华盛顿对北京的慷慨从来都不是绝对的,他们在最关键的雷达系统上做了一定的“手脚”。在“和平典范”计划中,美国官方把握着这样的尺度:既要提高中国战斗机的全天候作战和拦截低空目标能力,又要防止中国完全吃透美国技术。美国卖给中国的编号为“PRC F-8II”的AN/APG-66雷达,性能几乎与出口巴基斯坦的F-16A/B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持平。考虑到伊斯兰堡和北京固有的亲密关系,华盛顿非常清楚,任何技术装备只要交付到巴基斯坦手中,也等于交到中国手中。

即便如此,到1989年完成第一阶段试飞时,经改进的歼-8II仍然让中国军人感到振奋,毕竟它的性能基本满足了对抗苏联高速轰炸机和战斗机的需求。

东欧剧变后,美单方面粗暴中止合作

事实上,中国并不满足于提高飞机雷达性能,这不足以整体提升中国航空工业水平。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他所倡导的“新思维”运动也悄悄改革着僵化的苏联外交,莫斯科希望与北京恢复军事往来,并不惜出让尖端的航空技术。就在美国帮助改装歼-8II的同时,苏联也积极向中国推销全新的米格-29战斗机及其使用的RD-33涡轮风扇发动机。

与处心积虑的美国人相比,苏联在提供先进技术和装备方面要开明得多。作为昔日的“战友”,苏联非常了解中国的需要。中苏有关RD-33发动机的谈判一开始就以开诚布公的态度进行,苏联欢迎中方单独采购RD-33发动机或引进许可证在中国生产。这是当时第一个愿意无条件向中国出售先进航空动力系统的国家,而且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就在同一时期,随着东欧剧变和中国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自以为打赢冷战的美国粗暴地单方面中止“和平典范”计划,并对中国实施全面军事禁运。这使中国再次感受到“背信弃义”的滋味。美国格鲁门公司向中国政府表示,虽然美国政府正在实施对华制裁,但他们愿意继续进行这个项目,但条件是中方须增加2-3亿美元投资,理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过多,超出原来的预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果断终止该项目,而早先运送到美国的两架歼-8II原型机和实验用1:1模型直到1992年才回到中国。

被视为中国战斗机发展的转折点

“和平典范”计划虽然最终夭折,但影响是深远的。虽然西方军事观察家认为中国花费大笔资金却一无所获,但此项工程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却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平典范”虽没有直接成果,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战斗机技术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方向和道路。

与此同时,中国技术人员切实学习到了美方设备和军企人员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深刻体验了西方航空技术的整体性、可发展性和前瞻性。在中美合作取消后不久,歼-8II改进型的指标已远超出“和平典范”水平,发展出歼-8IIM等若干改进型。可以说,“和平典范”是中国战斗机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此后,中国战斗机设计完全以西方标准贯穿始终,从而真正向自行研制第三代歼-10战斗机这一目标发起了冲击。▲

猜你喜欢

典范战斗机苏联
EF2000台风战斗机
武装保护苏联
数形结合的典范
两装当道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雾在做迷藏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国产FBC-1战斗机
更正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