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乙肝疫苗能否“一劳永逸”

2009-12-07李慧君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09年10期
关键词:一劳永逸携带者乙肝疫苗

李慧君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而乙肝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然而,打了乙肝疫苗就肯定不能得乙肝了吗?这个“护身符”究竟能够保护你多久——

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93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什么是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的本质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须从乙型肝炎病毒(HBV)说起。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大量释出于血液循环中。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最早应用的乙型肝炎疫苗(血源疫苗)本质上即HBsAg,是HBV的蛋白质外壳。其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可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表面抗体——抗HBs。抗HBs阳性提示已通过预防接种或既往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抗HBs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的再次侵袭。

哪些人应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乙型肝炎发病多年来呈总体上升趋势,处于传染病发病率前列。乙肝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一旦罹患,难以根治,危害十分严重。其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散在发生,年龄25~4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加速控制乙肝,必须“双管齐下”,一是新生儿;二是青少年和其他高危人群。凡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既往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青少年、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保育人员、乙肝病毒已感染者或乙肝病人的配偶、子女或密切接触者、血液透析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和性乱者。

对乙肝的深入研究证实,感染HBV的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在1岁以内感染,将导致70%~~90%的婴儿成为HBV携带者;如果在2~3岁感染,将有40%~70%的儿童成为携带者:如果在4~6岁时感染,有10%40%的儿童成为携带者:如果在7岁以上感染,只有6%~10%变成携带者。因此,新生儿时期预防HBV效果最好。

抗体“保效期”多长?

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延长,接种者的抗体水平逐年下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三年内加强注射一次为好。无论相隔多久,只要表面抗体滴度在10个国际单位/ml以上者,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变异乙肝无效)。反之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此值之下则应加强注射。

值得注意的是,接种乙肝疫苗后,大概有10%没有抗体出现。这主要是因为注射的疫苗量对其机体来说分量不够。只要足量注射,就能产生抗体。

目前,儿童接种的乙肝疫苗的剂量是5微克,成人剂量是10微克,这是上世纪80年代剂量,剂量偏小,所以,导致不少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不高。检测显示,儿童如果接种剂量达到10微克,95%以上的儿童抗体出现阳性,成人接种剂量20微克。90%以上会出现抗体,而成人接种60微克后,100%出现抗体阳性。

此外,如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更应定期监测其抗体水平和乙肝感染指标,一旦抗体降至低水平或完全消失,则应及时复种。

有乙肝抗体还会得乙肝吗

一般情况下,按正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是不会引发乙肝的。至于有些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查出HBsAg阳性或抗HBC阳性,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在机体没有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前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注射乙肝疫苗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量的保护性抗体。一般情况下,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的乙肝,多半是因为完成全程注射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机体尚未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的水平较低,这时不幸感染了乙肝病毒:还有的人是未能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即接种完三针,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而感染乙肝病毒。也有少数人虽然完成了全程免疫,但由于免疫失败,也可感染乙肝病毒,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2、接种前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有的人由于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没有进行乙肝病毒学检测,可能在接种前已经被乙肝病毒感染,当接种完乙肝疫苗后,发现HBsAg阳性,误以为是由于接种疫苗导致的;还有的人注射前虽然进行了乙肝病毒学检查,并且结果正常,但这也不能完全排除接种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可能。因为如果检查时正好处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大约半年左右,则检查结果也可能出现“阴性”。

乙肝疫苗何时起效?

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个月打三针,接种第1针后1个月,大约30%的人出现抗体;接种第3针后1个月,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换句话说,乙肝疫苗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有30%的人开始起部分效果,第三针注射完成后1至2个月乙肝疫苗肯定会起效了,这个时候去医院检查效果,如果有乙肝表面抗体,就可长期获得保护不被传染乙肝。

接种乙肝疫苗须注意什么?

接种乙肝疫苗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查,常规要检测肝功能和乙肝五项。因为感染乙肝病毒后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均无自我不适感觉,肝功能正常和乙肝五项全部阴性者才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均不可接种乙肝疫苗。肝功能异常者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治疗恢复正常后再行接种。

抗体阳性,却从未打过乙型肝炎疫苗,是否还需要再打疫苗?

以前从未打过乙肝疫苗,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的人,说明既往已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而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这种人一般不必再打乙肝疫苗。

自然产生的抗体和疫苗注射产生的一样吗?

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一般建议三年打一次加强针,但因感染乙肝而获得的乙肝免疫抗体,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猜你喜欢

一劳永逸携带者乙肝疫苗
滴水藏海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怕吗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近视患者都可以做激光手术吗?做了激光手术就能“一劳永逸”了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好不要喝酒
与细菌携带者决战
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好不要喝酒
接种乙肝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