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万别轻视灾后重建的不良苗头

2009-12-07单士兵

环球慈善 2009年7期
关键词:苗头虚报灾情

单士兵

汶川大地震的悲伤,或许永远无法彻底去除,但是,它必须靠持续传递温暖来消解。灾后重建则是持续传递温暖的根本路径。任何温暖,都容不得“水分”的冷却与稀释,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更是如此。

尽管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总体情况良好,但相关审计也发现了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比如,有的单位虚报工程量,套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有的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现场监理不到位,对送检单未认真审核;有的项目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等。(据4月27日新华社)

“苗头性”和“倾向性”这两个概念语,在这里的意味,不言自喻——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局部小有遗憾。不过,在我看来,即使是再小的遗憾。对于个体命运来说,对于民生压力而言,都可能是大灾难。同理,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诸如“虚报工程量套取资金”、“建设现场监理不到位”之类问题,如果得不到高度重视,也很可能成为—种可怕的次生灾难。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的盘子不可能无限大,有限的资源调拨分配,如果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与均衡,灾区的图景,就很可能是这里“火热”,那里“冰冷”。以“虚报工程量套取资金”为例,明明是“小建设”,却被报成“大工程”,最终损害的,还是灾区的整体建设。特别是这些重建资金来之不易,有来自社会各界捐赠,也有中国各级政府投入,更有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可以说,灾后重建资金,每一分一毛都是民生之重,每一点一滴都凝系公共责任。

“我们可以集体哀悼,但是别让我们集体愚蠢。”龙应台曾这样说过。如今回望北川,废墟之上犹有冤魂悲鸣。曾经受到无数质疑的汶川大地震暴露的建筑质量问题,迄今未见真正的独立调查,更遑论有效问责了。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在灾后重建的现场,竟然出现“有的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现场监理不到位,对送检单未认真审核”这样令人不堪的现实。而在质量监理与检验缺位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不再滋生出“豆腐渣工程”呢?连付出汶川大地震这样惨烈的代价成本,都不能换回公共建设的责任,这样的公共管理缺位,让公众看到的只是背离人性与人伦的丑陋,而看不到起码的制度理性。

相关部门在公布对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总体审计结果时,也是强调“尽管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个别地区、单位在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仍然存在灾情上报不准确、资金拨付使用不及时、物资管理不规范等六大问题”,并且举例说,四川省崇州市旅游局、交通局上报数据多列受灾损失12.34亿元。试想,仅仅这样的两个地方部门在灾情上报竟然就能多列损失12亿,这能不令人想象背后可能存在更大的灾情报告“黑洞”吗?有些东西看似是个小小“苗头”,换个角度就会发现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灾后重建,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而且更应该被视为政治问题。这实际意味着,除了审计监督,当前还必须通过更大范围、更多途径对灾区重建进行全面监督,对挪用救灾物资、套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相关责任人,给予及时问责,并通过有效的信息公开,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千万别轻视了灾后重建的不良苗头,因为灾区的天空不应该再增添令人悲愤的“水分”了。而只有民主与开放,才能让灾区挤干一切水分坚硬生存。真实的灾区,理性的重建,一切的真实与理性,都需要民主与法治来助推。

猜你喜欢

苗头虚报灾情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车检过程引起ABS故障虚报分析及处理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运用辩证法强化重点乡镇监管——南通市重拳遏制事故多发苗头
雪夜聊吟
车坛往事2:蒸汽时代初见苗头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锂电行业扩张需谨慎产能过剩苗头已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