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语感,从朗读训练入手

2009-12-03冯淑芳

甘肃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解说员导游语感

冯淑芳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朗读;

培养;语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B)—0049—01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下面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谈一点看法。

一、通过朗读揣摩,培养语感

“把不多见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含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光潜先生的这段精辟的描述,道出了朗读揣摩的实质。可见,朗读教学的重点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情感。现行语文教材精心选编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为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可能,这些文章大多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必须明确怎样的语言适宜于培养怎样的语感。一般说来,构成画面的语言适宜培养形象感;含义深刻、寓意丰富的语言适宜培养意蕴感;对话、独白式的语言适宜培养情趣感。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自己的写作词汇。

二、 朗读与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读、指名

读、分角色读、引读等。

1.角色朗读

(1)作导游员

这种方法可用于写景课文。如,《美丽的武夷山》一文的教学,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问题:“为什么游武夷山会有‘入诗入画的感受?”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的眼前就是美丽的武夷山,现在我们要请导游来为我们介绍,看谁能当最佳导游。接下来是学生争当最佳导游的活动,谁争取到的游客多,谁就获得“最佳导游”的称号。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他们争先恐后地朗读,朗读的质量在教师的点拨下不断提高。

(2)作解说员

这种方法适用于介绍性或叙述性的课文。如,《远行靠什么》一课,这是一篇知识性的短文,有很强的叙述色彩,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展览馆的领导要来我们班招聘解说员。解说员不仅要能把讲述内容清楚、流利地讲给观众,还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你们有信心应聘吗?”然后出示文中的六幅图画,分别是:马车、帆船、轮船、蒸汽火车、磁悬浮列车、各种飞行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讲。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跃跃欲试和大胆尝试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3)作小诗人

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歌体的课文。如,《老农,在田边走着……》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这首诗感情深沉的特点,设计这样的环节:首先启发学生:“同学们,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位老农漫步在美丽的田野上,他会看到什么?会思考些什么?你们能想象出他当时的样子吗?有人想象这些情境,作了一首小诗,现在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当小诗人,朗读自然有感情,有质量。

2.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借助多媒体展示生动的画面,并配以悠扬舒缓的音乐,能唤起学生无穷的乐趣。配乐朗读,给动态的画面配音,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学生朗读起来格外起劲。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对照课文给画面配音。学生轻松、愉快地读出了文中的美、文中的趣。

猜你喜欢

解说员导游语感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小小解说员
游戏解说员:把游戏变成职业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思维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