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文言文语感重在诵读

2009-12-03张宏仁

甘肃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精讲多练诵读语感

张宏仁

〔关键词〕 语感 ;诵读; 精讲多练;

文言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B)—0044—01

我们知道,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它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的言语活动过程。语感是在反复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级语言习惯,它的获得要靠学生自己长期的语文实践。很长一段时间,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比较注重文言词句的梳理,以求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最后把全文译成白话文了事。当然,学文言文需要知道一些词句的古今差异,并会翻译,但这不应该是文言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们学文言文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并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学文言文就必须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要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古人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心得,着重描述的就是这种语感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认识主体对言语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同时也揭示了学习文言文沿用至今且行之有效的一种传统方法:诵读。

诵读这种读书方法,是一种集成了视、听、读、思、悟诸感官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使人在反复诵读之中潜心玩味,认知文字,感受声律,推敲词语,揣摩文脉,理解作品的艺术形象,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将古人的文气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吟咏之中。久而久之,就会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熟稔文言词语,贯通文言的语法、修辞规律,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诵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老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学文言文时,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不去朗读、背诵,即使老师讲得再透彻,学生听得再明白,也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文言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语言,关键是练,不需要多讲。教学文言文要精讲多读,摆脱“满堂灌”的解经式教学方法。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诵读也是练,而且是特别重要的练。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诵读为基础,学生的练也要以诵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诵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疏通词义、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之后才要求诵读,只把诵读作为记忆手段的做法。教学文言文,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这里所说的“多”有两个意思:一是诵读的篇数多,凡是教材要求背诵的文言课文都要熟读会背,基本课文尤其要背熟;二是读得遍数多,每篇文言课文都要反复朗读, 熟读成诵。值得注意的是,背诵应是反复朗读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硬记。熟读、背诵的要求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诵读训练不仅要指导方法,而且要严格要求,关键是让学生长期坚持,养成习惯,乐此不疲。因此,在文言文的诵读中又要做到以下三点:(1)诵读读音要正确。这是诵读的基本要求。而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这就要求学生要先认读,只有认读正确了才会有诵读的准确。 (2)诵读句读要正确。句读即断句,就是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面上看这是诵读的问题,实际上直接关乎文意的疏通,而这恰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3)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要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这样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如在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时,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变化。前两段先赞滕子京优良的政绩后写洞庭湖的美景,在诵读时应用稍快的节奏、明朗的语调,读出作者轻松快慰之情。而后两段写览物之情的或悲或喜,在诵读时应根据写景内容不同读出人物内心鲜明的情感变化来。文章最后写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则要读出乐观豪迈之感以及对友人情深意长的劝慰。

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还必须创设文言运用的情境。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些,殊不知,取法乎上,才能得乎其中。只有营造文言文交际的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如,对文意的概括、问题的回答要尽量用文言句式或原文来完成。这种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精讲多练诵读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探讨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