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多种途径 培养学生能力

2009-12-03田拥军

甘肃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提高兴趣营造氛围

田拥军

〔关键词〕 提高兴趣;激发动机;创造心境;营造氛围;

提高效果;增强效力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2(B)—0034—02

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都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研究。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设法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1.设置悬念问题

如对《原电池》的教学,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先分析Zn+2H+= Zn2++ H2↑的反应实质,然后提问:“体系中既然有电子转移,却为什么没有电流产生?能否设计一种装置使电子定向移动呢?”以此使学生无法回答,就此产生悬念,此时再告诉学生:“科学家正是受到这种启发而发明了电池,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原电池。”通过这种悬念的设置,学生对《原电池》内容的研究性学习顿时兴趣倍增。

2.设计趣味实验

学生对有趣的实验现象都有刨根问底的心理,因此在《晶体结构》的教学中,我就事先在教室做了硫酸铜晶体“生长”的实验。头天晚上放在烧杯里的硫酸铜晶体只有米粒大小,次日早晨就长到了拇指大小,有的甚至还长出了美丽的晶体树。学生们对这个现象惊叹不已,纷纷欲究其因。趣味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推动其迫切希望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了他们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3.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教学中只有树立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才能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创造性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如在学习磷元素的知识时,虽然我在课堂上对含磷化学物质对环境会产生污染做了一些讲解,也例举了一些实例,学生却对此仍然理解不深。于是我便指导学生设计了这样的研究性实验:⑴在教室内放三个鱼缸,分别加入经过太阳晾晒一天的自来水,再在每个鱼缸中放入两条鱼苗;⑵分别用同一种洗衣粉配制浓度为0.1%、0.2%、0.3%的三种溶液各20 ml,并在同一时间倒入三个鱼缸;⑶学生观察三个鱼缸中小鱼苗的生活状况,结果发现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三个鱼缸内的小鱼苗先后死去;⑷由此学生得出结论,含磷化学物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深刻地明白了化学和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4.设计探究实验习题

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为具有探究性的综合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研究性学习的欲望。

如在学习完《二氧化硫》、《硫酸》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设计实验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后的生成物。

学生分析完毕后,设计出了如下的实验流程图:

木炭+浓硫酸共热 → 无水硫酸铜 → 品红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品红溶液 → 澄清石灰水

学生在设计实验流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综合应用了气体检验、除杂等方面的知识,不但增强了知识间的联系,而且还对知识的应用有了创新。

当学生圆满完成这道探究性实验题时,成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愈加浓厚,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研究性学习的动机。

二、创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心境,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积极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思考,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使复杂的学习过程在大脑中逐步展开,完成研究性学习。

如在学生学习完《金属腐蚀与防护》后,我提出问题: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生锈,请设计一组实验,证明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依据学生的假设,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⑴取三支试管,每支试管中放一根新的铁钉;⑵在第一支试管中充入干燥的空气,第二支试管中充满煮沸的水,第三支试管装入一半水,一半空气,三支试管均用橡胶塞塞紧;⑶3~5日后观察现象可知第一、二支试管中铁钉没有生锈,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

据此,学生们准确地证明出了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圆满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发展了创新思维。

三、指导学生提高预习效果,增强他们研究性学习的自主能力

要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要着重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只要形成了自主性,就能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态度,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效果,是提高其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学生都能通过预习基本学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的预习提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时,我对学生提出如下学习任务:⑴什么是酸雨?它是如何形成的?⑵举例说明酸雨有什么危害?⑶我国酸雨分布的情况怎样?⑷如何防治酸雨?对防治酸雨你有何新思路?学生根据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基本上完成了对教材内容的预习。

这样的预习,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带着问题去预习,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以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归纳,这又从另一个层面上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能力。

(作者工作单位:甘肃省瓜州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提高兴趣营造氛围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篮球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