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思考

2009-12-03徐新平

甘肃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困惑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徐新平

〔关键词〕 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困惑;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B)—0018—01

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课程价值的融合。其理念是好的,但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1. 理念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旧的管理体制和舆论的影响,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足够进行课改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夹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二者中间,导致课改口号喊得响,实际却是“穿着新鞋走老路”。

2. 过分依赖多媒体,且有“滥用”趋势

合理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文本形象、生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增强理解力。但有的教师为赶潮流,滥用多媒体,大量堆砌材料、展示图片,冲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忽视了教学的重点。这样教学,不但劳神费力,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课堂活动设计形式化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具体指导。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好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从而导致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片面追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撇开教学目标,把一课时的任务用了三课时去完成,使教学失去了真实性和魅力;(2)课堂活动过多,冲淡了教学内容和目的;(3)课堂活动表演化,教师的提问显得苍白无力,不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4. 未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部分教师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扬长避短,把传统教法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很好地统一。而另一些英语教师往往习惯于“就教材论教材”,“就知识讲知识”,自觉不自觉地把知识与技能看作是单独的目标,而不是把知识与技能看作是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

5. 教师自身水平问题

由于教师平时忙于完成教学任务,缺少和其他教师交流的机会,缺少相应的培训,从而导致教师综合能力较差,教学方式老套。

面对这样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固定的教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完成英语教学,难度是相当大的。英语教师迫切要求拥有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也希望能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英语综合素质,使自己顺利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做到教学相长。为此,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1.强化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才能为人师表,同时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调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学工作。

2.处理好四种关系

a.处理好听说与读写的关系;b.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c.处理好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的关系;d. 处理好英语与母语的关系。

3.集体备课,提高效益

不要让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每周需专门规定某两节课为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时间,依据分工,精心准备指定的内容,包括组织材料、查找资料、网上查询、课件制作等。通过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讨论、分析,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质量。各备课组要制定反思教学工作的计划表,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上课、说课、集体评课等内容。

4.经常举行听课、说课和教学方法研讨讲座活动

这一类活动能够为教师解惑答疑,帮助他们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在活动中要打破校与校、镇与镇、区与区的界限,进行充分的交流。有条件也可以请名师、专家进行辅导,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其教学思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教案进行再创造,并写好教学笔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困惑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