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教育分流必然性之我见

2009-12-03曹玉华

甘肃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初高中生源分流

曹玉华

〔关键词〕 初高中教育;合理分流;

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B)—0016—01

目前,国家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大批中等职业学校迅速崛起。在生源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要在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初高中教育的合理分流已成为必然。初高中教育的合理分流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对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意义,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 初二后教育的合理分流是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初二后学生的合理分流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战略设想变为现实,又可使中职教育的发展有了稳定的生源。以我县为例,全县今年有初二后学生2070名,当地职校利用行政主管部门对中职学校政策上的倾斜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把喜欢动手操作、适应学技术技能的50%初二后学生合理分流到当地职高职专。学生进校后,一方面进行职业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进行形势教育,使他们懂得未来十年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市场需求,认识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另外,从技术工人的需求情况看,我国7000万技术工人中,高级以上技术工只占3.5%,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不过100余万。上海、武汉、沈阳等城市,都存在技师“断层”现象。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供需比达到1∶8。上海有些岗位技师工资高于管理人员,天津技校生能拿到大专生工资,杭州高级技师身价超过硕士,江苏高级技校生享受大专待遇和高技能人才津贴。通过这些现实和学生就业安置前景的宣传及各种活动的感染,让学生及家长了解职业教育,认可职业教育,进而接受职业教育,使80%以上的初二后分流学生顺利进入职高职专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分流后的另一半自然进入普通高中(普高计划招生1000人),这样,高中入学率就达到了98%,对落实省上提出的“河西地区要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实现大体相当”的目标就变成了现实。因此,在目前条件下,没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大普及。

二、初二后教育的合理分流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稳定的生源。生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职业学校扩大规模的“瓶颈”,长期以来,招生工作是中职学校的头等大事,以往只招收初三毕业生,即普高线外的初三毕业生,这种单一的招生模式已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校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渠道、多格局地进行招生改革,完全可放松中职招生分数限制,改革招生入学方式,允许中职学校采取推荐入学、注册入学、自主招生、集中录取、多次录取、春秋两季招生等多种方式进行招生。然而初二后学生的合理分流是其中较有效的招生方式,笔者从去年开始,组织实施有效的初二后学生分流工作,在全县只有1057名初二后学生的情况下,分流出395名学生到职业中专,分流率达到了37%,职普比达到了4.3∶5.7。今年,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已使分流比例达到了50%,职普比实现了1∶1的比例,在全市各县中职学校都在为完成招生任务叫苦连天的情况下,我县已经顺利完成了招生计划。所以,这一举措已成为中职招生工作的主流,也是稳定中职教育生源的主要途径,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高一、高二后教育的合理分流是提高普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众所周知,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教育,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生源条件。近几年,高校扩招带动了普高扩招,普高规模上去了,但普通高中“尾巴”过大,质量没有提高,甚至下滑。过去,我们一味迎合家长的心愿,能上普高的就尽量上普高,导致我县的高中教育在生源质量上和邻县相比差距很大,邻县招高一学生的分数线在550分以上,我县却在400分左右。如果实行高一、高二后分流,让一部分不适合上普高的、喜欢动手操作的和愿意学习技术技能的学生自觉自愿地到职高职专接受职业教育,并达到一定比例,这就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生源转移,从生源的角度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有了条件。

猜你喜欢

初高中生源分流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