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早期教育行业的价值思考

2009-12-03

甘肃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早期教育建议价值

丁 辉

0~3岁正是人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段,是人的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机。针对0~3岁的早教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早期教育;特征;价值;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B)—0014—02

婴幼儿用品及亲子教育产业已成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为此,许多专家认为妇幼产业在未来20年内,将是中国最具成长性与最值得投资的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必然催发强烈的投资欲望,自1998年国内第一家早教中心在北京市成立以来,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众多的投资者都希望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然而,许多投资者在介入该行业之后才发现,在这个大家都叫好的行业中要获得预期利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使投资者的投资取得合理的回报,就必须对我国早教行业的运行特征和市场需求特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选择适宜的投资策略和经营模式,才能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进而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

一、中国早教行业的运行特征

早教行业在中国历经近10年的导入期后,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中城市已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并且开始向二、三级城市扩散。从整个行业的运行状况看呈现以下特征:

——行业发展迅速,但品牌集中度低。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外教育理论在国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早期教育,早教机构数量日益攀升。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就有大大小小的早教机构数百家,尤其在一些大型社区,分布密度非常高,竞争激烈。但同时早教机构品牌纷杂,品牌集中度不高,且大部分早教机构规模较小,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尚未形成。

——市场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行业监管。早期教育市场大,而门槛较低。我国尚没有将0~3岁婴幼儿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缺乏明确的评判标准和业内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早教机构一般以企业咨询或文化学校的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不需要到教育部门备案,教育部门无法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监管,而工商部门只能监管其经营活动。因此,早教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教育内容能否达到要求以及保育环境是否安全等,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人才匮乏。早教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培养早教师资,目前从事早教工作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幼教行业经过短期培训改行而来,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且现有从业人员也普遍素质不高,难以满足早教工作要求和市场需求,加之早教企业规模较小,工资普遍偏低,人员流动率非常高。

二、早教行业市场需求特征

——需求规模大,但市场分散。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05年,国内0~3岁的婴幼儿共有7000万,其中城市达到1090万,2004年新增婴幼儿1593万,市场基数很大。目前真正接受早期教育理念的婴幼儿家长是城市中高学历的父母,要使接受早教理念的家长成为早教机构的目标顾客,他们还需要拥有稳定的工作环境、较高的家庭收入、较为充裕的空闲时间。据北京艾索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对儿童生活与消费状况研究,目前北京市城区3岁以下儿童参加早教的比例已达到14%。北京市作为大都市是我国早教市场的重心之一,儿童参加早教比例最高,而大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参加比例则不足1%。早教在一些经济文化发达的大中城市高档社区相对集中,而在其他地区则非常分散。

——服务半径小,有效消费率低。从早教市场消费特征看,由于早教服务的接受者是幼儿,他们年龄小,参加早教与否以及参加何种早教班完全由父母决定。因此,在不考虑服务内容的情况下,早教机构与居住距离成为父母选择早教机构的重要因素,这种特点决定了早教机构服务半径比较小。同时,其消费往往受到诸如气候条件、孩子身体状况、家长空闲时间等因素制约,往往造成实际消费不足。

三、早教机构的运营特征

从目前我国早教机构的运营情况看,具有市场发育早期的一些典型的特征:

——早教机构运营成本高。我国许多早教机构都是经加盟某国际品牌而进入市场,这些机构在加盟时需要缴纳相当数额的加盟费、管理费、教具费、人员培训费、教材费等,致使开办成本十分高昂。同时,由于早教机构对教学场所要求较高,场地租用费和装修费高,使得投资者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缺乏专业、系统、科学的早期教育课程设置。早期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有强大的科研力量作后盾,才能编写出科学合理的早教课程教材。我国目前尚未编制专门、系统的早教教材,而大多数早教机构没有专业的研究人员,且人员素质较低,自己又无力编制课程教案,只能从并不系统的书本上照搬一些教案,或者模仿已有早教机构的教学模式,至于这种教案和模式是否科学有效,早教机构并不十分了解,使早教的成效大打折扣。

——资源利用率低。我国早期教育多以亲子活动的形式进行,需要父母的参与,但由于大部分父母需要工作,只有休息日才有机会参与,致使早教机构的大量资源在平时闲置浪费。同时,孩子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其接受服务的不连续性,诸如疾病传播、气候异常等不确定因素,均会造成许多早教机构会员多,而有效消费不足,致使早教机构师资、场地等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生源不稳定。尽管早教需求量大,但早教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早教经营半径非常小,因此目标顾客的数量很有限,即使在一些对早教理念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的发达城市,由于早教机构密集,竞争激烈,也难以保证稳定的生源。

——教师流动性大。稳定高效的师资队伍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然而现有早教机构的教师普遍由幼师承担。由于该行业工资普遍偏低,公司规模又小,人心不稳,许多员工将早教机构作为跳板,一旦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便另谋他就或自己开办早教机构,既造成技术泄露,也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关于早教行业的价值思考

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大量的早教机构面临的生存困境使我们不得不考虑该行业的价值存在。

1.当前早教机构赢利模式分析。

早教机构主要以会员的报名费、测评费、玩教具销售、婴幼儿图书教材销售、加盟费、培训费等为主要收入来源。一般早教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前四项,其收入主要决定于会员数量。由于大量的早教机构经营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生源不稳定,又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收入无法保证,导致投入教学、市场营销的费用难以保障,势必陷入恶性循环。而加盟费、培训费只有规模相对较大并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机构才能享有,这两项收入又取决于加盟成员的数量。从目前来看,许多早教机构为了招商往往制造一种表面繁荣的假象,以此吸引投资者加盟,这种假象往往将风险转嫁到其下游加盟商,但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

2.早教行业存在的价值探究。

0~3岁正是人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段,是人的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机。在西方流行的“早期银行论”,就是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但恰好这个最关键的孩子发育“敏感期”,也正是年轻父母最缺乏经验的时候。近年来,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早教对孩子的重要性,尤其是“80后”已进入生育高峰期,他们愿意接受新的观念,也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投入早期教育,这更为早教行业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中国需要高素质人才,就要让中国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中国需要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五、对未来早教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尽快将早教纳入现行教育体制。早期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然而目前早期教育还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和管理规范,也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早教业的规范管理和发展引导,同时为了保障人才的供给,在师范类院校应开设早教专业,培养高层次早教人才。

——以提高人口质量为目标,加强对早教的宣传,尽快普及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一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长远目标的公益性事业,然而目前国内真正接受早期教育理念的人并不多,因此更需要各级教育机构、妇联组织、社区加强扶持,加大宣传,为早教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早期教育理论研究。目前国内早期教育主要以国外教育理论为基础(如蒙台梭利和多元智能教育理念),这些理论没有经过本土化的研究就直接进入国内市场,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模式,而国内对早期教育理论的研究才刚起步,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大投入,支持早教理论的研究。

——积极探索早教经营模式。0~3岁早期教育同3~6岁幼儿教育在专业上有许多共性,可采用幼儿教育和早期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现有幼儿园开展早期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场地及玩教具资源。这种模式平时以幼儿园经营为主,周末及节假日以早期亲子教育为主,既可为幼儿园增加收入,又可以提高现有师资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早期教育建议价值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
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玩具图书馆对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
几点建议
小黑羊的价值